“我想让自己的技术配得上生命的韧性”——“90后”护士武汉战“疫”归来感受
2020/05/04 18:29  新华网  

  新华社南京5月4日电(记者邱冰清)了解病人病情,为病人擦洗、翻身、清理排泄物……从武汉回到扬州,许思瑶又回到日常工作中。没了厚重的防护服、雾蒙蒙的护目镜,她感到轻松之余似乎有些不习惯,“武汉的日子犹在眼前,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出生于1995年的许思瑶是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的一名护士。疫情期间,医院组建发热病区,她第一时间报了名。大年三十,护士长打来电话问“是否愿意奔赴武汉前线”,她果断答应。

  担心妈妈不同意,许思瑶和爸爸一起瞒着妈妈。到武汉后的第三天,妈妈知道后打来电话,她安慰妈妈,“重症医学专业自诞生的第一天就注定与灾难、瘟疫、战争、临床医疗生命支持与救治密不可分,冲在一线是我的责任。”

  清理“战场”、明确分工、改造病区、划定“三区两通道”……到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后,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同心协力,病人的收治工作井然有序。“没有人要求你,但大家都用心地工作。”

  为节约防护物资,一天下来,许思瑶和同事们基本上要保持八九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配药、打针、换药、消毒、核对、记录、翻身拍背、清理排泄物、收拾医疗垃圾……在病区,她和同事有三种身份:护士,管治疗;护工,管护理;保洁,管打扫。

  “戴上护目镜后,有雾气看不清,抽血等操作全凭手感。大约两小时后,雾气凝成水滴落下来,眼前就又清楚了。”许思瑶笑着说,给病人吸痰时,要离病人很近,不排除患者口腔内痰液喷溅的可能,“不是不害怕,是忙到顾不上害怕。”

  和许思瑶同去武汉的江苏护士中,超过九成都是“90后”,大家相互支持。棉毛衫用消毒液浸泡,变得黑一块、白一块、红一块,大家觉得很时尚。男护士们自愿承担所有的大夜班,并且在女护士们小夜班结束时风雨无阻接她们下班。

  “我们这一代从小不愁吃穿,被保护得很好,有人说我们被惯坏了。但我们的爱国精神从未缺失,这是根植在骨髓中、流淌在血液里的,当国家需要,我们义不容辞。”许思瑶说。

  武汉的奋战经历让许思瑶长大了许多,也更热爱自己的工作。“都说在重症病房脏、累、苦,但在最具挑战的现场,给病人最多的生命机会,我觉得很有价值。”回到扬州,许思瑶给自己定了新目标,认真尝试写论文,提高职业水准,“经历过疫情,我想让自己的技术配得上生命的韧性。”

  

标签:
责编:张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