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首都安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抗疫纪实
2020/05/05 20:58  经济日报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的医护人员为患者送上亲手制作的千纸鹤。 戴 欣摄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被列为北京市确诊患者定点收治主战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们勇挑重担、敢打硬仗,以过硬技术和担当,努力实现“打胜仗、零感染”的目标。

  科学救治不辱使命

  疫情突发,兵贵神速。1月21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被确定为北京市市级三家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医疗机构之一后,立刻承担起确诊病人和重症病人的收治任务。 作为该中心疫情防控主力军的感染病医学部,在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亲自带领下,闻令而动,第一时间拉响战斗警报、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第一时间进入战斗状态。 医学部围绕批量收容、精准救治、院感控制、生物安全、心理干预、物质保障等工作,建立指挥、实施、保障、监督全流程战时体系,迅即完成平战状态的高效转换;他们合理设置救治单元,高效衔接救治环节,迅速设置发热门诊、留观病区、疑似患者病区、确诊患者病区、危重症患者病区,进一步优化救治流程。 他们从两个院区精选出感染、呼吸、重症、急救等专业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迅速组建了发热门诊收治、确诊患者救治、疑似患者与医学观察人员管理的三支力量,组建24人疫情处置专家医疗组,汇聚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赵敏教授、北京市卫健委新冠肺炎确诊专家秦恩强等一大批专家。 他们精准制定重型、危重型病例诊断、患者出院、院内感控等规范流程,健全完善疫情专项应急管理体系,做到战疫有条不紊、有章可循。成立专家小组,24小时轮流值班,坚持每日多学科会诊机制和重症早期干预理念,针对危重患者病情逐一讨论,不断优化个体化诊治方案。 赴汤蹈火英雄本色

  “我是军人,是共产党员,还是传染病专业医生,这个时候,我不上战场谁上?我在感染科工作10年,完全可以胜任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的护理工作”。危难之时,方显英雄本色。曾参加过抗击非典、埃博拉战斗的传染病专家秦恩强,在抗击疫情誓师大会现场,代表全体医护发言,话虽不多,但掷地有声。 面对传染性极强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医学部全员上阵。他们先后组织500余名专家和医务人员,分批次接替进入一线,担负起发热门诊排查和确诊患者收治等任务。 到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大多数为疑似患者。有的临床无症状,体温正常但核酸检测为阳性;有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但影像学检查提示肺部有炎症改变;还有的临床症状典型,但核酸检测却为阴性……如何通过火眼金睛辨别这些患者?发热门诊主任黄磊说,除了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做到细心、负责。一位做过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的患者,在黄磊的建议下没有回家,又做了第三次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患者感激地说:“幸好听了黄主任的话没有回家,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在病区,传染病专家姜天俊每天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夜以继日地守护着患者,随时观察患者病情的发展。为提高工作效率,他不敢多吃饭、多喝水,尽量不上厕所,一个班下来常常全身湿透,累得筋疲力尽。 在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与新型冠状病毒交手,与传染病过招,争分夺秒从死神手中抢救生命,他们冒着随时可能被病毒感染的风险,没有一人后退。20岁出头的朱彬彬是科里年龄最小的护士。当护士长刘利敏问她:“彬彬,你害怕吗?”她回答:“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不怕!”王玲、魏春娇接到去隔离病房工作命令后,为便于开展工作,两人当机立断剪去一头长发。面对疫情,原来准备年前结婚的护士夏丽媛,悄悄把车票退掉,说服家人推迟婚期……

  待患如亲无微不至

  1月31日晚,一位女患者在发热门诊被确诊,值班护士陈典洁护送患者住院时,将自己的大衣脱下披在患者身上,为患者抵御寒冷。患者连忙摆手,“这可不行,我身上有病毒,会弄脏你的大衣!”“大衣可以再消毒,您要冻着了,病情加重,可就麻烦了!”“外面这么冷,我还穿着羽绒服,你就穿这么薄的防护服,怎么行?”“我年轻,我扛冻!”在陈典洁坚持下,患者最终披上了她的大衣。 “走出发热门诊的每位病人,我都清楚他们的病情。”黄磊说。不管是确诊、疑似患者,还是被排除人员,黄磊都亲自把关,确保万无一失。病人走后,他仍然牵挂着病人的安危,利用休息时间对就诊回家的人进行电话随访,及时掌握他们的身体状况。 重症患者小杨住院期间,其父不幸病逝。小杨悲痛欲绝,一下子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不配合治疗。专家徐哲看到眼里,急在心上,他找各种机会跟小杨谈心,通过微信开导他要坚强起来。在徐哲的帮助下,小杨最终配合治疗,康复出院。 病毒无情,人间有情。护士长吴丹每日深入病房,都会了解患者饮食、睡眠、心理状况等。看到患者身体虚弱吃饭困难,她就一勺一勺地喂他们,往往一顿饭下来,她被累得直不起腰;看到患者看不清报纸上的字,她就找来放大镜,帮助患者缓解被隔离的孤独;看到患者心情焦虑,她就走到床旁说说知心话,鼓励他们增强信心战胜病魔。 患者刘某就要出院了,这一天他收到来自中心医务人员亲手折的千纸鹤。这是护士们在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两层胶皮手套、护目镜和面屏的情况下“盲折”的。接过这些大大小小、歪歪扭扭的千纸鹤,刘某热泪盈眶:“虽然看不清你们的面容,但我可以看到你们微笑的眼睛,听到你们温柔的话语,让我有信心战胜病魔!”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