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我做这点事,大家这么关心我,我一定要更加努力感恩社会。”说这话的是火神山医院建设志愿者刘立生。
1月30日,35岁的江苏淮安人刘立生得知建设中的武汉火神山医院急需人手安装排风系统,就通过工友几经辗转找到了建设方招工联系人,以一名志愿者名义递交了请战书,获批志愿支援火神山医院建设。不久前,刘立生荣获江苏省委宣传部评选的“江苏最美防疫先锋”称号。
请战援建火神山医院
“1月30日,得到招工方批准当天,我就与志愿者李兴文一起连夜驾车从淮安出发火速奔赴800公里外的武汉。”刘立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激动不已。
第二天凌晨两点多到达建设工地,看到眼前热火朝天的工地,刘立生很是震撼。他含着泪在手机里写下这样一段话:“来汉第一天,途中有点紧张,有点恐惧,也有点兴奋,凌晨两点到现场。火神山,再有3天,72小时,4320分,259200秒,就会开始呈现在国人眼前。火神山的天罡伏魔阵即将布好,天使与死神的较量,将在这里展开,战必胜,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休息了两三个小时,刘立生就加入了来自全国各地4000多名建设者组成的“滚滚洪流”,夜以继日投入战斗。
“所有一切现在想起来都让人激动,催人奋进,大家完全顾不得什么是苦,什么是累。”刘立生说,每一个人都默默干活,都不愿多说一句话,都期待医护人员早日进驻启用,去挽救更多人的生命,一起努力控制住疫情。
回乡递交入党申请书
“我长期从事水电安装、暖通工作,会电焊,也管理过20多人的小团队。”刘立生说,自己只想着多做一点,动作再快一点。
2月4日,刘立生所在的班组施工区域交付完工,前后5天时间他实际休息不足20个小时,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湖北安全了,全国就安全了。全国各地包括江苏医疗队被一批批派往湖北,他们才是最危险、最伟大的,我这点工作根本算不上什么。”刘立生说,每个人分工不同却都争分夺秒赶进度,不计较个人安危得失奋战在工地一线。
2月5日中午,带着中建三局火神山医院现场指挥部开出的情况说明,和同行的志愿者李兴文一起从武汉自驾返乡。按照之前和村里联系确定的路线,赶到了他家所在的淮安市淮阴区南陈集镇临时隔离点——镇文化站,接受隔离观察14天。
刘立生还用施工工地支付的工钱购买了50只KN95医用口罩、10个护目镜、100瓶消毒液、1000副医用外科手套等一线紧缺的防疫物资,捐赠给了还留在火神山医院施工的“战友”们。
当地党委、政府特意送来了写有“驰援武汉战疫情 无私奉献暖人心”的锦旗,村委会也派出专人负责两人的生活。
2月7日,刘立生给所在的小桥村党总支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在火神山医院见到了好多党员,我希望成为一名党员,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作贡献。”
目前,小桥村种植业党支部已将刘立生列为入党积极分子。
解除隔离又当志愿者
在决定去火神山医院参加志愿者援建之前,刘立生就联系南陈集镇小桥村村委会,要求参加全村疫情防控工作。
“在去武汉前,他不仅很早就给家人备齐了口罩,还自费买一批捐给了相邻村民和村干部,加入网格参加防控。”小桥村党总支书记刘绪坤说,刘立生一直是村里的热心人,疫情暴发后还自发开展防疫宣传。
“请大家不造谣不传谣不串门不哄抢不集会不恐慌,勤洗手不出门勤喝水勤锻炼……出门必须戴口罩,硬条齐鼻梁,深色朝外面。”刘立生自编了几个防疫顺口溜,后来还帮助村里录到小喇叭里,在巡逻时边走边播放加强防疫宣传。
2月20日,刘立生解除隔离。休息一两天后,他找到村里,要求作为一名志愿者、一名临时网格员,加入到“网格化+防疫”工作中。
这些天,刘立生除了日常巡逻、宣传外,还承担起外来人员排查上报、街道商店复工复产督查和集市管理等事务,指导返乡人员开展健康申报,督促理发店、小餐饮店等按通告要求规范经营。
刘绪坤认为,有刘立生这样一名参与过火神山医院建设的人,带动了全村阻击疫情的热情。村“两委”将8名村组干部、两名网格员、网格志愿者组成巡查队伍,不间断开展巡查工作,为所有居家隔离观察人员提供每日两次体温测量、心理疏导、生活必需品代购、真情联系卡发放等零距离暖心服务,形成一张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的疫情防控网。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国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