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第27天 | 王大勇日记:望诊看不清病人脸,我让他们拍照传来
2020/03/09 22:10  新华报业网  

  护目镜后我看不清你的眼,防护服下我辨不出你是谁。但我知道,你是驰援黄石的“逆行天团”。江苏支援黄石医疗队310名医护人员正在争分夺秒救死扶伤的战斗一线,一个背影都亲切,只言片语亦动听,他们时时刻刻牵动着全省8000万人民的心。新华日报和交汇点客户端《黄石第N天》纪实栏目同步上线,将全程跟踪记录这些可敬可爱的“江苏身影”,分享“战报”、分担焦虑,共同迎接战“疫”胜利的曙光。

  记录人:王大勇,大丰市中医院感染科副主任中医师、阳新县人民医院专家组成员

  这几天,阳新的病人越来越少,除了进隔离病房给确诊病人会诊外,我还参加疑似病例调查工作。这真是个好兆头,相信很快阳新的确诊人数会清零。20多天前,阳新确诊人数还是三位数——161人。这是大家共同战斗的结果。湖北胜,全国才能胜。

  今天下午4点多,临时又进了一次隔离病房,因为有一批入院20天左右的病人核酸检测没有连续阴性,达不到出院标准。需要根据CT和核酸检测等指标,综合评估病人的身体状况,结合病人的基础病、生活习惯等,调整治疗方案。很多病人很焦躁,我进来也是要跟病人说一声,保护你是一方面,还要确保你出院后,周围亲友的安全。

  今天下午连续会诊了9位病人。有个小伙子,看着病友一个个都出院了,很着急,每次见他,他都流泪。今天好消息终于来了,两次阴性,明天可以出院了。没想到小伙子又哭了,与“疫魔”搏斗这么多天终于胜利,肯定是百感交集吧。

  来到阳新后,我发现病人对我们江苏来的医生很是信任,也很依赖。短短20多天,我经手直接治疗的病人有50人左右。虽然隔着厚厚的防护服,很多病人一听我声音,依然能“辩声识人”。

  作为中医,原本看病是需要“望闻问切”的,但汗水和雾气常常模糊了镜片,让我看不清病人的脸。我想了个办法,让病人用手机拍下自己的样子,加我微信,传给我再细细看看,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都很重要。

  所以这一次,我加了很多阳新病人的微信。有些病人出院了,在隔离点还给我发最新的照片,问服药和饮食的禁忌。不管是在上班,还是休息,我都会一一回复。

  这时候,我们就像他们的后盾,加微信不仅仅是为了落实医嘱,也是一份心灵的慰藉。我也常常叮嘱出院的病人,继续服用帮助肺功能康复的药物,做呼吸操,积极治疗基础病。

  我是这一次大丰市中医院派来的唯一一位医生,也是阳新专家组两位中医之一。中西医结合,辩证治疗新冠肺炎的疗效,已经得到临床实践的验证。国家也出台了统一的诊疗方案,有固定方剂、汤药等,不过中医讲究因人施药,我还是要亲自看到每一个病人每天的新状况,调整药方和剂量。

  作为抗击传染病的“老战士”,我参加过2003年抗击非典战斗,当时坚守在本院的发热门诊。这次我又主动报名,远征湖北,家里人也十分支持。不过妻子还是很担心,亲朋好友、还有很多我以前的病人都纷纷给我留言鼓励,这是我莫大的动力。

  这次抗击新冠疫情,是团队战,是人民战争。在这场战役里,没有个人英雄,都是强大的国家,集体的力量在支撑。个人能力再强,也控制不了全流程。比如我们进出隔离病房,感控有专人看着执行,穿脱衣服都有人监督。任何一个细节上的疏忽,都可能带来风险。

  作为一名医生,我深知,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从来都应该是“防大于治”,治疗只能是救急救命,期盼新冠肺炎疫苗临床应用的一天早日到来!

  整理 交汇点记者 唐 悦

  栏目执行 唐 悦

  策划统筹 王晓映 刘玉琴

标签: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