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中建二局三公司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二期项目全面冲出“正负零”,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地上主体结构大规模施工的新阶段。
烈日骄阳的照映下,8台塔吊机械在作业面不停运转,700余名建设者奋战正酣。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二期项目自2021年4月7日开工以来,始终落实高效的总控计划和进度措施,30天完成场地清表,120天完成了全部桩基及基坑支护工程。
从施工现场可以看到,经过合理规划和施工穿插技术,现场已全面冲出正负零,项目东西两侧3栋单体9#楼研究院、培训产业中心与博物馆5#楼数据中心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4栋单体已建到地上三层以上。
2022年3月疫情多点频发,项目正值地下室施工与主体结构施工,同步穿插作业的高峰期,涉及10余工种同步作业,材料进场守疫情期间交通限制,劳动力、机械严重制约现场进度,生产任务艰巨。面对多重不利因素,项目团队精准施策、加强模块化施工,充分利用一切可调动资源,锁定每个工种可作业项目,科学组劳动力进场施工,持续1个多月封闭式奋战。全体施工人员在三点一线的施工节奏中,实现1号楼7500平方米安全文化博物馆,2层主体施工完成,项目全面持续展开的作业面,为进度履约打下坚实基础,有效保障推进了主体进度。
全力以赴促生产,跑出施工“加速度”,项目始终坚持“保安全、控质量、抓进度”原则,强化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紧紧围绕项目建设目标节点,精心组织施工,克服了工序复杂、场地狭小、环保治理等重重困难,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公共安全专业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使合肥成为公共安全专业人才输出和管理输出的基地和高地,为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防灾意识,提升合肥市的城市形象,驱动安徽省的创新改革举措赋能。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二期公共安全与应急科技创新基地、研发总部基地项目位于合肥市经开区,锦绣大道与宿松路交叉口西南角,项目将打造全国首例综合性消防云平台和合肥首个安全文化博物馆,用地141.42亩,总建筑面积约 25.67万平方米。
项目是国家公共安全重要研究基地、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由清华大学、安徽省、合肥市三方共建的新型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技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带动消防安全领域咨询服务、数据信息、金融保险、技术研发、产品制造、检验检测、实训演练等产业链条发展,打造“公共安全+N产业”的核心承载区,填补相公共安全关产业、管理和教育的空白,进一步健全国家公共安全体系。(胡恒晨、姚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