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说,你有100个理由奔向远方,就有101个理由回到故乡。
过去,他们远离故土,追逐梦想,任家乡成为萦绕在心间的思念。
如今,他们次第归来,重新把家打造成梦想中的诗与远方。
没有比家乡更好的地方了——
“美丽庭院,让我和故乡重新产生了链接”
我叫周丽萍,是土生土长的董浜人,我是1995年去上海读大学,然后在那边工作结婚生小孩,之前有一段时间,我觉得和这个村子、和我们老宅其实是蛮陌生的,我可能只是逢年过节回来一下。
一个是父亲他们年纪已经大了,他们就需要一个安度晚年的空间,另外我对小时候那种田园生活非常的怀念,也觉得自己需要这样一个精神的家园,所以我花了一点心思在我们房子的改建和庭院的建设。
看着这个花园从无到有,一点一点饱满起来,我感觉和这块土地又产生了联系。现在我们每次回来,快要到时间了,我得走了,都非常舍不得,过几年可能就想常住在这边了。
河对岸的那片麦田,本来是个脏乱差的厂房,在当时我们整个乡镇有一个"复耕还田",厂房又变成了耕地,我小时候的田园风光又回来了。这个也是让我真的感到家乡这种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动作非常快,效率非常高。
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的,我还能回来是非常难得的,我的理想就是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乡村艺术家,没有比家乡更好的地方了。
希望和我们的花园一起成长——
“每次周末有时间都会回来,我老公就会说你看庭院这么美,还出去度假干嘛。”
我叫李洁,我和老公、女儿是工作在上海,周末的时间我们会回到老家,跟孩子的爷爷奶奶一起度过常熟的乡村生活。
宅基地是从2018年开始(翻建),到2019年盖完,就开始建造庭院。我们家人特别和谐的一点就是每个人有他自己的特点,我有时候开玩笑说我们是“公家施工队”,我老公是负责规划,我负责采买,然后公婆负责施工种植。
花园让我们家庭成员的沟通话题更多了,关系更加融洽了,另外,我是觉得让我的生活节奏慢下来了,慢下来跟土地建立一种关系,让城市生活中的快节奏情绪和焦虑的情况能够有所改善。
现在沈海高速扩建了,从上海回到常熟只需要一个小时,回来就更快捷、更方便了。
所以退休之后我们肯定会回来跟老人一起住,跟老人一起来打造,继续来跟着我们的花园一起成长。
一方庭院,是心底最柔软的故乡归处,如今,也成为无数常熟人回到故土的理由。
留得住水乡风味,守得牢故土记忆。近年来,常熟不断改善乡村环境面貌,把公路通往家家户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手抓的同时,让乡村焕发新的生命力。
任你走得再远,陌上花开的时节,风景如画的故乡,永远等你归来!(据常熟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