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儿童节,不该是“儿童表演节”
2019/05/31 13:38  澎湃新闻  

  朋友小荷向我吐槽,上幼儿园中班的女儿六一要表演节目,为了买一双舞蹈鞋,她先是在网上买,结果买大了。去店买,连跑了好几家,都断货了。另一个当中学英语老师的同学,被要求去幼儿园观看表演。为此,不得不调课,但如此三堂连上又让学生抱怨。郁闷还在于,表演完,衣服鞋子又要和去年买的一样,躲进角落生灰。普通工薪家庭的她们,也心疼浪费的钱和东西。

  在某宝上搜索“舞蹈鞋”,最近一个月销量达到1.5万双以上的就有7家,冠军店达到惊人的7.5万双以上。在评论区,众多买家表示,买鞋是为了孩子参加儿童节表演。

  这几天,朋友圈也井喷式出现宝妈晒孩子的儿童节演出装备。一些心急的地方,表演已抢先登场。不仅幼儿园、小学有表演,很多培训机构也狠刷存在感。“还在让孩子看电视、玩游戏?快来参加我们的舞蹈培训吧!明年儿童节,你的孩子就是最闪耀的星!”一个开艺术培训班的朋友也蹭了一波热度。

  虽然不少家长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鼓励和点赞——当然也有在老师面前“表现”,背后吐槽的,但我也看到了不少隐藏在华丽服装和浮夸妆容下,面无表情、眼神迷茫的稚嫩面孔。这个时候,我就会在心里开启“反问三连”:儿童节,不该是孩子们快快乐乐玩耍的节日吗?为什么要他们表演节目给我们大人看?大人过节日,怎么不表演节目给小孩看?

  多年前,我去一家幼儿园采访儿童节活动。那天太阳很大,孩子们早早换上衣服,脸上抹了浓厚的油彩,在舞台入场口暴晒,大汗淋漓。受邀观看的教育局与街道的领导们,则在阴凉的观众席不厌其烦地谦让座次。有位年轻的女老师心疼小朋友,也只能柔声安慰他们马上就结束。不知道台下那些为人父母的领导们,心里会不会有一丝异样的感受?反正我作为一个成年人,是挺尴尬的。

  这些年,在一些大城市,逢儿童节必让孩子们给家长和领导表演节目的风气,有所扭转。家长会带孩子吃大餐、送孩子书籍玩具,很多单位会组织员工带子女开展亲子活动。但据我的观察,在很多中小城市和城镇,表演仍是主流甚至唯一的过节方式。农村更甚,不光儿童节,只要是个节日,孩子们就要打扮得花枝招展地登台表演。看着他们娴熟或笨拙的表现,大人们在朋友圈等各种渠道给出自豪或调侃的点评。至于孩子们愿不愿意,高不高兴,似乎没人关心。

  今天的儿童节,当然不需要像这个节日设立之初那样,带有太多严肃沉重的色彩。轻松、欢乐、活泼,应是主基调。我们需要丰富多彩的节日内容,喜欢唱歌跳舞爱表演的,尽可以各种登台展现。不爱这些的,去找小伙伴玩耍,或睡个懒觉,宅在家看会电视、打会游戏,又有什么不好呢?

  我们更需要有包容和同理心。把这一年仅一次的“撒欢”权,不打折扣地交还给孩子。将心比心地讲,我们成年人面对假期,也希望自己可以自由支配,而不是被他人左右吧?起码,能不能附下身来,认真听听孩子的想法?带点私心地说,这也可以让家长们少点折腾,还节约环保。

  很多年前,有一首儿歌叫《快乐的节日》,就是唱儿童节的。歌里有小鸟,有鲜花,有美丽的衣裳,但点睛的是这句:“亲爱的叔叔阿姨们,同我们一起过呀过这快乐的节日!”看!我们曾也有这样清醒的认识、包容的心态:儿童节的主角是孩子,大人才是配合表演的。这样的儿童节,这样的“叔叔阿姨们”,多好。

标签:
责编:周莉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