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从“吃了吗”到“打球吗”“跑步吗” 问候语之变折射全民健身热潮
2019/10/02 18:43  新华网  

  曾经,不少人见面打招呼都喜欢问“吃了吗”,如今,“话风”早已焕然一新,“跑步了吗?”“打球吗?”“下班一起去健身?”……越来越多含有运动关键词的话语,正逐渐成为流行问候语。

  “以前朋友见面,总是条件反射般地会问‘吃了吗’,现在见面,可能要说‘走啊,跑步去’‘跳舞去’,才算跟上时代潮流。”60岁的姚宁笑着说。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运动开始深度融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像姚宁一样将运动视作一种生活方式的人不在少数。

  今年54岁的马彦柱,是宁夏银川市自来水公司的一名工人,以前一下班就“家里蹲”,现在,他每天都要出去跑步。

  “小公园越来越多,里面还修建了塑胶跑道,绿化也越来越好,我每天跑步就为‘洗洗肺’。”马彦柱说,身边的运动设施越来越多,人们的健身热情也越来越高。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宁夏全区建成35个体育公园、80余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141条健身步道,公共体育场馆陆续实行免费或低收费对外开放。

  不只是宁夏,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围绕健全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组织、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丰富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活动、支持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赛事、加强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指导、弘扬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文化等“六边工程”持续发力,“15分钟健身圈”“10分钟健身圈”在全国多地涌现,健身步道、健身器材成了不少城市小微公园中的标配。

  “生活好了,手里有钱了,咱的脚也越来越舒服了。”马彦柱撩起裤腿,露出了鞋上的对钩,“以前跑步穿的是土布鞋,或是十几块钱的白球鞋,现在儿子给我买了跑步鞋,轻薄舒适,还不臭脚。”

  记者采访了解到,健身设施多了、装备好了,人们的健身选择也多了。如今,击剑、网球这样的“小众”运动在西部城市也受到不少人青睐。同时,像马彦柱一样尝到运动“甜头”的人,开始以朋友圈步数排行榜、健身软件约跑等形式带动身边人参与健身,健身人群数量不断提升,运动正在成为更多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

  仅在宁夏,截至2018年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约为225.1万人,占常住人口比例约为32.7%;每周参加一次体育锻炼的人数约为357万人,占常住人口比例约为51.8%。

  “语言,是时代的风向标。”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系教师台文泽博士表示,生活质量的提升、生活方式的改变,在社会话语体系中自然会产生投射,从“吃了吗”到“跑步吗”的问候语变化,既是全民健身热潮的体现,也是社会变迁的缩影。

标签:
责编:周莉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