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党中央作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重要战略部署的第6个年头。媒体融合有哪些最新成果?哪些新趋势新挑战?又有哪些协作之方和成事之道?在10月29日深圳举办的媒体融合发展论坛上,这些问题都给出了部分答案,也留下了一些启示。对此,观潮君为您梳理。
【新趋势】
当前,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基础的推动下,新闻传播格局正在发生进一步的深刻变化,新媒体内容生产和传播也出现了一些新趋势。
第一,可视化加速到来。视频是传播的全息载体。从可读到可视,从一维到多维,“无视频、不传播”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随着5G的普及,短视频迎来爆发增长。
第二,移动直播有可能进入快速增长通道。短视频或许只是可视化的一个开端,未来将呈现更丰富的视频传播形态。过去几年网络直播高速发展,吸引了大批用户,特别是年轻用户,随着技术的发展,尤其是5G技术的落地,实时态的内容将大面积流行,移动直播有可能进入快速增长通道。
第三,高品质视频或将获得增长空间。当传输速率和时延不再是问题,人们便会去寻找更精致的内容。5G将推动视频声画质量显著提升,进一步提升用户的视听体验。在经历了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UGC内容的大规模增长后,视频生产可能向更精细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一些突破时长的高品质视频,特别是和4K、8K、VR等结合的精品视频或将获得增长空间。
第四,沉浸式传播正在成为新潮流。这给用户带来沉浸式、跨时空的全新体验,传统的读新闻、听新闻、看新闻将逐渐演进为身临其境的体验新闻。
第五,万物皆媒将为融合传播提供更丰富的场景。5G传输下,信息交互媒介将极大丰富。柔性屏、车载屏、智能音箱等都将成为传输渠道,屏屏可传播,处处皆入口,这样一个万物皆媒状态将会到来,跨界融合将成趋势。
第六,算法改变信息传播的逻辑和规则。在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媒体智能化是大势所趋,过去是人找信息,现在传播变得更聪明,将实现信息找人。一定意义上讲,算法将改变信息传播的逻辑和规则,并将和数据、算力一起,决定媒体的竞争力。
——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主任丁伟
主流媒体大力发展融媒体,从“两微一端”等平台建设、短视频、H5等形态扩展,到中央厨房等机制创新,媒体融合的“上半场”已然结束,以技术推动的内容产业价值链亟待重构,内容科技就是“下半场”的核心议题。
如何让内容品质更高,让内容与用户产生更强的精神共鸣,这是内容科技从供给端到消费端的关键节点。腾讯希望成为媒体生态的共建者。
去年以来,我们基于用户对热点话题的内容刚需,构建了一个智能运营平台,服务于CP生产和供给热点内容。这个平台能够提供三种服务:热点发现和提醒服务、热点内容生产辅助服务、热点内容分发服务。同时,腾讯新闻和企鹅号正在十数个领域共建数字内容新生态,以满足用户更为广阔的垂直和长尾的需求。腾讯连接内容和用户,一直在努力为优质内容创造宽广“出口”。
——腾讯网总编辑李方
【新思路】
媒体融合,是一场在党中央战略谋划下实现的创新发展。媒体融合发展自2014年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已经走过5个年头。5年来,我们与时代大潮同行、与技术创新同进,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在更好扛起使命任务中变革新闻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在做大做强主流舆论中重塑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取得了积极成效。
媒体融合,也是一场由技术飞跃带来的深刻变革。当下,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赋予了媒体新的时代内涵和发展空间。全媒体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各大主流媒体从推进产品融合、渠道融合,迈向推动平台融合、生态融合。机构在融,机制也在融;内部在融,内容也在融;人力在融,能力也在融。各大主流媒体在内容、渠道、手段、运营等方面大刀阔斧的改革,正在催化出融合质变的新生态。
——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主任温红彦
人工智能被誉为开启未来的神奇钥匙。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尝试建设了世界首个智能化编辑部,其核心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生产全环节、全流程进行系统化再造。这是新闻生产领域进行的一场智慧革命。
现在,我们的编辑和记者每天都在使用技术。在采集环节,利用“现场云”,也就是移动直播系统,记者可实时发起全息直播;在加工环节,利用“媒体大脑”“AI合成主播”等机器人家族成员,生成全息直播、文字、图片等全媒体产品;在分发环节,基于用户画像,实现个性化精准推送……
全程“人机协同,以人为本”,人工智能能帮助我们从简单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更多地从事创意等智慧劳动。就这样,通过一次采集,N次加工,多元分发,打造统一、协同、高效的智能化运行体系,让新闻生产提速、提量、提质、提效,为媒体融合发展探索新路径。同时我们也以此为抓手,同步探索适合媒体融合发展的新体制和新机制。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主任陈凯星
专业党媒既要实现圈层内的有效传播,又要具备破圈传播的能力。面对两者定位、用户、方式的大不相同,需要强调“差异思维”。我们在“三农”领域,依托农民日报、中国农网以及最近升级改版的“三农号”客户端,着力打造最具专业性的“三农”信息生态体系;在“三农”领域之外,寻找专业内容与社会公众兴趣的有效连接点,根据不同第三方平台特点差异化运营,例如微信公众号强调权威性、头条号侧重服务性、抖音号主打趣味性等,实现公共舆论空间里的广泛传播。
全媒体时代,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就是“合作思维”。专业党媒在坚持内容生产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要提高开放度,包括机构发声与名记者个性化发声互为补充,自有内容生产与网络大V、圈内KOL参与共同发力等。我们把“思维再造”应用于实际,效果也有了初步显现。
——农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江娜
有着81年光荣历史的新华报业,加快运用新的传播技术,努力打造融合传播的新高地。
首先,坚持移动优先,建好传播矩阵。在办好报纸同时,我们推动集团各媒体采编力量全面向移动新媒体进军。目前,集团全媒体平均每天阅读量达1.1亿次。
其次,创新传播手段,优化内容供给。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大主题宣传中,全面使用移动直播、无人机采集、全景拍摄等新技术,先后推出“重走渡江路”“我们的五星红旗”等大型融媒体报道。
同时,紧跟技术步伐,做强平台支撑。新华报业2018年投入9000多万元建设全媒体指挥中心,构建融媒生产、智能拓展、指挥管理三大平台,形成“策、采、编、发、传、控、馈”完整闭环,实现全媒体、全流程、全要素统一管理。最近,我们又与江苏移动共建5G融媒体实验室,探索更好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新华日报社总编辑、党委副书记 顾雷鸣
【新对策】
打造“朋友圈”,形成“生态链”。习近平总书记在“125”讲话中指出,要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的关系。这提醒我们,媒体融合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有一个健全的“生态链”。单骑突进往往会陷入孤芳自赏,也未必会获市场认可。如我社主要是为海外华文媒体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由于人才、资金、技术甚至观念上的原因,它们在媒体融合发展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社在推进自身融合发展的同时,通过内容、技术、人才培训等合作方式,帮助海外华文媒体融合发展。我们开发出“新萌”客户端自助定制系统,提供给华文媒体实现向移动化转型;对全球400多家华文新媒体业务进行测评,定期发布“世界华文传媒新媒体影响力榜单”,促进华文媒体发展新媒体业务;在最近召开的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上,发布了《世界华文媒体融合发展报告》,针对华文媒体融合发展中的难点与痛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之道。上述举措受到海外华文媒体的欢迎,既打造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朋友圈”,也促进了我社自身的融合发展。
——中国新闻社社长章新新
创新本身就涉及一个“社会分工”的问题。技术创新是一回事,创新成果的应用又是一回事。技术创新很难,把技术创新成果应用到现实生活、满足甚至创造出新的需求,也不容易。但技术创新的价值就体现在它的实际应用上。
其实,技术创新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开放的。为什么别人可以御用技术创新成果建成强大的平台、广泛的渠道,而我们却没有呢?我觉得关键问题就在于应用上。他们找到了新技术好的应用模式和场景,去满足甚至创造出了新的需求,而我们还在摸索。
因此,在融合发展的路上,主流媒体一定要当好技术创新成果应用者的角色。当前,5G、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及云计算,基本代表了技术创新的最新成果,但如何通过理念、模式、场景的创新,把这些技术成果应用到合适的位置,把技术进步意义体现到媒体融合的实践中去,这是我们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种子已经播撒,能否开出美丽的花朵,需要我们辛勤浇灌、精心培育。
——经济日报社新媒体传播部主任陈发宝
媒体融合需要更加开放的机制,去接纳更多新媒体、自媒体进驻到媒体平台当中来,允许让社会上更多的内容创作者基于我们的优质内容去进行二次创作,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内容生态的问题。
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公司的合作,能够将互联网技术和正能量的优质内容融合,碰撞出最佳的商业模式。阿里巴巴集团愿意将积累的媒体相关技术通过阿里云智能开放出来,和媒体一起打造更加有竞争力的媒体融合产品。
每一轮的科技革命都会带来传媒格局的深刻变化,媒体融合也是一场由技术革命带来的变革,必须在融合媒体发展过程中,积极鼓励技术和产品的创新,才能适应新的传播需要。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拼的就是创新速度,只有通过滚雪球式的迭代创新和改进,才能让媒体融合的产品更有生命力、更贴近用户、更好服务用户,进而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 刘 松
交汇点记者 颜云霞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