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一个副镇长的退休生活:那些悲欢故事,那些泪洒当场……
2019/12/25 09:53  江苏新闻广播  

  故事要从一场特殊的团聚说起。

  2018年8月7号,对于苏州吴江的何双凤一家是个特殊的日子:阔别47年的小儿子终于要回家了。知道儿子要回家的消息,80多岁的老何几晚都没睡好觉。

  下午,47岁的小儿子杜治利终于出现在了老家人眼前,而他的身边,站着80多岁的养父——老杜。

  老何手捧着鲜花,激动地快走向前,一把拥抱住老杜,久久不能言语。还是老杜先开了口:“47年了,今天我把你的儿子送回来了!”

  老何连呼感谢:“谢谢你,把我的儿子养得这么好!”

  

  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紧紧相拥,任泪水恣意流淌,心酸、无奈、担忧、期盼,这种种的情绪随着泪水落地,化为甘甜与幸福。

  这团聚的一瞬间,被站在一旁的寻亲志愿者朱学明用相机永久定格。

  他,不仅是记录者,更是促成这场团圆的“桥梁”。

  今年62岁的朱学明

  是苏州市吴江区震泽人

  曾担任过震泽镇副镇长

  2016年,由于热爱摄影

  他开始接触公益寻亲活动

  并主动承担了苏州吴江及周边地区的寻亲工作

  

  由于历史原因,上世纪60年代

  苏州农村地区的一些孩子

  被送养到山东、河南等地

  半个世纪过去了

  这些被领养的孩子已步入中年

  “寻根”的欲望越发强烈

  而老家的亲人

  也盼望着能找回当年送走的孩子......

  朱学明的第一个帮助对象

  是村民黄美娟

  她的弟弟尚在襁褓时

  便被送到了山东

  从此音信全无

  虽然黄美娟一心想与弟弟团聚

  但关于弟弟去向的线索却几乎为0

  黄美娟只记得母亲在世时曾说过

  家里有一个小纸条,

  记录着弟弟当初被送往的地名

  但黄美娟从未看过这张纸条

  朱学明陪着黄美娟来到乡下老家翻箱倒柜

  搜寻纸条

  

  黄美娟的目光被墙角堆成小山的一摞箱子所吸引

  她依稀记得,3年前,母亲过世前

  目光一直停留在最下面的箱子上

  打开箱子

  果然在一堆物件中搜寻到了那张字条

  

  在那一瞬间

  黄美娟明白了母亲最后的遗憾

  在朱学明与山东志愿者的联动帮助下

  这一年的中秋

  弟弟小李终于回家了

  

  朱学明用镜头全程记录下这次团圆

  可氛围却和想象中不太一样

  父子相见时,场面甚至有一丝尴尬

  面对儿子的热情拥抱

  老父亲的眼神中却满是愧疚

  这也让儿子有些无所适从

  一家人坐下喝茶时

  小李突然提出想看看自己母亲的照片

  虽然刚出生就离开了母亲

  但小李一下就从相册合影中定位到了她

  

  他低头摩挲着母亲的照片

  半天才哑着嗓子轻轻地喊了声“妈妈”

  这个词像是扣动了眼泪的开关

  在场的人纷纷红了眼睛

  流泪的父子俩相互安慰着

  之前的尴尬与隔阂也被泪水冲淡

  

  本是局外人的朱学明被这种氛围感染

  流着泪将眼前所见收录在相机中

  同时,一个念头也在心里生了根

  要将寻亲这件事继续下去

  为了让更多人获得帮助,

  朱学明开通了公众号“秋波心影”

  义务收集寻亲人的信息

  一条条编辑后上传发布

  

  为了能找到更多信息

  朱学明经常奔波于村落、社区之间

  去派出所咨询也成了家常便饭

  四年时间,他从苏州震泽出发

  往来于上海、浙江、山东等地

  最远的一次,自驾来回了1200公里

  只为核实一个寻亲人的信息

  

  为什么执着于帮人寻亲?

  朱学明说,自己也经历过饥荒的岁月

  了解那些父母当年的痛苦与无奈

  将嗷嗷待哺的幼子送往远方

  这看似残忍无情的抛弃

  其实是对孩子最后的温柔

  而那些无辜远离亲人的孩子

  在“无根”的状态下辛苦半生

  纵容生活稳定幸福

  内心总有一份“归根”的渴望

  寻亲志愿者就是一道桥梁

  可以勾连起寻亲的双方

  让那些迷茫与遗憾不再延续

  而每一次寻亲

  朱学明也都将自己带入寻亲者的角色

  天生的柔软与善良

  让他具有强大的共情能力

  在奔波求证联系之余

  他倾听着寻亲者的焦灼不安

  见证着亲情羁绊所带来的悲喜

  也用镜头记录着一张张生动的面孔

  

  

  他说,自己在寻亲过程中

  很多时候都分不清是志愿者还是当事人

  总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带入他们的故事

  也因此,会更渴望团圆的那一刻

  从16年到现在

  朱学明帮助了270多人寻亲,

  促成了27对家庭的团聚

  

  当然,每一次寻亲的结局并非都完满温馨

  除了苦苦寻觅却仍杳无音讯的

  也有一方因经济利益不愿认亲的

  更有寻到亲人却闹得不欢而散的

  朱学明自己也遭遇过各种质疑

  甚至还被怀疑过是个骗子

  但他却一直坦然以对

  因为他坚信

  人性的美好总是多过丑陋的

  自己不为名不图利

  真正想得到的

  不过是拨开荆棘雾霾后

  窥见暖阳的那一份感动

  而他也愿自己的举动

  能为世间传递更多暖意

  

  如今

  朱学明成立了江阴寻亲志愿者协会吴江分会

  协会内共有11位志愿者

  义务寻亲之路

  仍在继续

  愿天下所有失散家庭终能迎来团聚

  让亲情绵延,不留遗憾

  为寻亲志愿者点赞!

  江苏新闻广播出品

  记者:王爽 彭航 钱一鸣

标签:
责编:张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