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 语林啄木鸟 " 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今天发布 2019 年度 " 十大语文差错 ",以 " 差强人意 " 表示让人不满意、把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 当成孔子的话、" 己亥 " 误为 " 已亥 "、" 挖墙脚 " 误为 " 挖墙角 "、" 主旋律 " 误为 " 主弦律 "、" 鲇鱼 " 误为 " 鲶鱼 "、" 不以为意 " 误为 " 不以为然 "、" 禁渔 " 误为 " 禁鱼 "、" 令人不齿 " 误为 " 令人不耻 " 等入选,来源于年度各大热点事件、重大新闻报道以及名人偶像所犯的差错。
"《咬文嚼字》曾开展‘咬嚼名家’活动,有人的差错率竟然超过了 20/10000。"《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回忆道,当时低级差错多到惊人,如 " 令你们自豪 " 误成了 " 另你们自豪 "," 剖腹产 " 误成了 " 抛腹产 "、" 脱缰之马 " 误成了 " 脱疆之马 " 等。" 近几十年来,语文差错呈泛滥之势,‘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刊,无错不成报’,几近成为语文生活的常态。"
2006 年起,《咬文嚼字》每年评选年度 " 十大语文差错 ",希望以此吸引社会关注,并最大程度地激发人们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唤醒人们对母语的敬畏意识。至 2019 年," 十大语文差错 " 已连续评选了 14 次。黄安靖介绍,评选以典型性、新闻性、广泛性为标准,即重点收集语文运用中使用频率高、出错频率高的典型差错;重点关注重大新闻、热点事件报道中出现的差错,以及名人偶像所犯的差错;同时兼顾各种差错类型。" 有音误,如老舍的‘舍’误读为 sh è(2017 年);有字误,如‘胡蜂蜇人’误为‘胡蜂蛰人’(2013 年);有词误,如 ‘反击’误为‘反戈一击’(2018 年 );还有成语运用错误、引文错误、语法搭配错误等。"
十几年过去,在黄安靖看来,当初的评选目的一定程度上达成了。" 具体的纠错效果十分明显,比如 2006 年《咬文嚼字》将‘神州六号’列入了‘十大语文差错’,后来在有关‘神舟七号’‘神舟八号’等新闻报道中,就很少出现将‘神舟’误为‘神州’的错误了。又比如,2014 年将‘单独二胎’列入‘十大语文差错’,此后这个错误也很少在媒体上出现了。" 经编辑部调查,凡是《咬文嚼字》列入年度 " 十大语文差错 " 的条目,后来出现频率都大幅降低。
2019 年度 " 十大语文差错 "
一、足协致歉声明中的成语误用:以 " 差强人意 " 表示让人不满意。
2019 年 11 月,中国男足在世界杯预选赛中负于叙利亚队。赛后,中国足协通过微博为中国男足的糟糕表现向球迷致歉:" 中国男足表现差强人意,令广大球迷倍感失望,中国足协对此深表歉意!" 其中误将 " 差强人意 " 当作 " 让人不满意 " 用了。差(ch ā):略微;强:振奋。" 差强人意 " 表示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二、明星微博中的知识差错:把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 当成孔子的话。
2019 年 11 月,演员李小璐和贾乃亮宣布离婚。随后,李小璐发微博称自己是一个 " 普通女人 ",还说 " 孔子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已有辞书收录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 条目,用例大约出现在明清时期,意思是:常人不是圣贤,谁能不犯错误?其出处可追溯到《左传 宣公二年》"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一语。
三、干支纪年中的用字错误:" 己亥 " 误为 " 已亥 "。
2019 年是农历己亥年," 己亥 " 在使用中常被误为 " 已亥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天干中有 " 己 " 没有 " 已 ",干支纪年中只有 " 己亥 " 年而没有 " 已亥 " 年。还有将 "2019 年己亥年 " 误为 "2019 年乙亥年 " 的。干支纪年中确实有 " 乙亥 " 年,但 2019 年不是。
四、科技新闻中的词形错误:" 挖墙脚 " 误为 " 挖墙角 "。
2019 年 8 月,华为发布操作系统 " 鸿蒙 ",并许诺了众多优惠,力邀安卓应用程序开发者为鸿蒙效力。媒体一时调侃:这是在 " 挖安卓的墙角 "。其中 " 墙角 " 是 " 墙脚 " 之误。墙角是指两堵墙相交接所形成的角;墙脚则指墙基。墙角被挖开对墙体损害有限,但墙脚被挖整堵墙就会坍塌。因此,汉语词汇系统中有 " 挖墙脚 ",而无 " 挖墙角 "。" 挖墙脚 " 即拆除墙基,比喻从根本上加以破坏。
五、影视新闻中的用字错误:" 主旋律 " 误为 " 主弦律 "。
2019 年国庆期间,《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中国机长》三部主旋律影片集中上映,获得广泛好评。相关新闻中," 主旋律 " 常误为 " 主弦律 "。" 旋律 " 通常指若干乐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有节奏的组合;" 主旋律 " 指多声部音乐作品中的主要曲调,现在也用来比喻基本的观点、主要的精神。" 旋律 " 不能写作 " 弦律 "," 主旋律 " 也不能写作 " 主弦律 "。
六、经贸新闻中的不规范用字:" 鲇鱼 " 误为 " 鲶鱼 "。
2019 年 11 月,美国确认中国鲇鱼监管体系与美国等效,中方表示欢迎。相关报道多将 " 鲇鱼 " 误为 " 鲶鱼 "。鲇鱼,头扁平,口宽大,体表无鳞,多黏液,过去也作 " 鲶鱼 "。2013 年《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实施,确定 " 鲇 " 为规范字,而其异体字 " 鲶 " 未收入表中。此后,将 " 鲇鱼 " 写成 " 鲶鱼 " 就是不规范的了。
七、司法新闻中的词语误用:" 不以为意 " 误为 " 不以为然 "。
2019 年 10 月,大连一名 10 岁女孩惨遭杀害,凶手蔡某因不满 14 周岁,依法不追究刑责。有媒体报道:蔡某行为素有不端,其父母虽有察觉却 " 不以为然 ",未加严管,最终导致恶性事件。其中 " 不以为然 " 是 " 不以为意 " 之误。" 不以为意 " 指不把事情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 不以为然 " 指不认为他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父母不重视孩子的不良行为,应用 " 不以为意 "。
八、环保新闻中的用字错误:" 禁渔 " 误为 " 禁鱼 "。
2019 年年初,多部委联合印发《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对长江流域分阶段实施禁捕做了规定。在相关报道中,部分媒体把 " 禁止捕鱼 " 说成 " 禁鱼 ",混淆了 " 鱼 " 和 " 渔 " 的区别。 " 鱼 " 是名词,即鱼类;" 渔 " 是动词,即捕鱼。" 禁渔 " 是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在一定时期或一定水域内禁止捕捞,不能写成 " 禁鱼 "。
九、波音坠机事件中的用语错误:" 令人堪忧 "。
2019 年 3 月,埃塞俄比亚一架波音 737-8 飞机发生坠机空难,举世震惊。不少媒体报道:波音飞机的安全性 " 令人堪忧 "。" 令人堪忧 " 是病态结构。" 堪 " 指值得;" 堪忧 " 指值得担忧,意即令人担忧。因此,可以说 " 波音飞机的安全性堪忧 ",也可以说 " 波音飞机的安全性令人担忧 "。但是,将 " 堪忧 " 与 " 令人担忧 " 杂糅成 " 令人堪忧 ",是错误的。
十、外交新闻中的词语误用:" 令人不齿 " 误为 " 令人不耻 "。
对于美国无端挑衅的 " 霸凌主义 " 行为,我外交部发言人曾用 " 令人不齿 " 一词予以抨击。相关报道常将 " 令人不齿 " 误为 " 令人不耻 "。" 齿 " 本指牙齿,引申指并列;" 不齿 " 指不与同列,表示鄙视。" 不耻 " 指不以为有失体面,如 " 不耻下问 "。对美国的挑衅行为表示鄙视,应用 " 令人不齿 "。" 令人不耻 " 是根本说不通的。
作者:张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