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将体育与语数英并列为100分 云南中考改革引争议
2019/12/31 07:31  央视财经  

  12月30日,一项新的中考改革政策瞬间刷爆云南中学生家长的朋友圈。

  12月27日,云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根据新的改革方案,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设定的科目,将全部纳入云南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全科开考,共计14门,总分为700分。各学科分值分配为: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各100分;物理50分;政治、历史、生物学各40分;化学、地理各30分;音乐、美术、劳技各20分(优秀20分,良好15分,合格10分,不合格零分);信息10分(合格10分,不合格零分);此外,生物、物理、化学要考实验操作,首次计入中考成绩。

  这一改革从2020年秋季学期入学的七年级学生起开始实施。

  据悉,从2012年以来,云南3次对中考进行改革。而此次中考改革,与以往相比力度之大,再次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张春骅就此次改革的原因解释说,当前,云南省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不能较好地体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要求,教、学、考、招有机衔接不够,不能从指挥棒导向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他介绍,从2019年3月以来,省教育厅将多次讨论修改形成的征求意见稿,交给州、市、县、区政府和教育体育局进行讨论;在昆明市、大理州的4个县、区召开了座谈会;组织了两场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育部门及中学校长教师、家长参加的专家论证会。经过反复权衡利弊、修改完善,并做合法性审查后,于2019年12月27日正式印发。

  这一改革引来家长不同看法,有家长认为物理化学是与生活生产联系密切的实用学科,是第一生产力的学科,分值偏低,会让初中学生不重视,基础不好,将给高中学习带来影响。

  对此,云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刘刚解释说,此次改革分值的变化,是根据各科目的课时、容量、难度来测算的。过去有的科目分值太高,导致学生要去补习班超前学,加重了学习负担,也导致学校偏科,成为学校难以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原因。比如八年级开始学习的物理,在整个初中阶段的课时总占比只占了4.9%,但在现行的中考方案中,分值为80分,占了13%。现在物理下降到50分,在700分的总分占比中为7.1%,仍然高于其在课程中的占比,就是考虑到这门学科的实际份量。

  对于新的改革方案,关注度最高的是体育分值上升,与语文、数学、英语均为100分。

  有家长认为,“这对于不爱运动和天生体质差的孩子来说就是噩梦”;更多的家长认为,“将体育列为主科是必要的,没有体质一切都为零”,“孩子的健康比数理化成绩重要”。

  对政策的出台,网友称:“体育老师笑了”,“体育老师终于不用‘卑微’地要课了”。

  前段时间,一位体育老师因晒出他总是把课让给主科老师的聊天记录而走红网络。网友同情地说:体育老师“本应该是体质最好的那个,最后却经常被‘生病’”。

  “体育老师,有求必应,体育课变万能课,其他老师随需索取”的现象目前普遍存在于许多中学。体育课上取消篮球赛、长跑改短跑,测试中引体向上大多数学生不达标,运动会纪录多年无人打破。加之学业负担过重,作业过多,周末要上补习班,学生几乎没有户外运动时间。

  云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徐忠翔用16个字来总结现行的招生考试制度:“考什么,学什么,教什么,考得多学得多,考得少学得少”。

  云南省教育厅2018年对该省16个县的小学四年级和初中八年级的抽查显示,四年级的数学周课时超过正常课时的60%,八年级数学周课时超过正常课时数的90%。四年级体育开课达标率61.2%,八年级体育开课达标率只有38.7%。

  “青少年的体育健康已存在很大的问题,学生中的‘小胖墩’‘小眼镜’‘豆芽菜’越来越多。” 徐忠翔说,初中阶段是青少年身体和心理健康发育的关键时期,必须通过相应的运动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为此,新的中考改革,将体育的成绩从50分提高到100分,身体素质60分,包括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长跑等;体育技能40分,包括排球、篮球、足球等。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试方式将三年一考改为一年一考。

  有家长认为,此举也是对体育教育的“倒逼”:提高体育教师素质,完善体育考核机制,减少人为操作空间。

  刘刚表示:“中考改革就是要发挥正确的指挥棒作用,扭转现代教学中一些不合理的偏科现象。”(记者 张文凌)

标签: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