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秘境之眼·人类之友 日历 | 乌鸫:舌端万变乘春辉
2022/04/25 08:17  新华报业网  

  编者按:

  野猪下山了!“猴纸”到我家阳台了!野生动物进城的消息频现社交媒体。事实上,我们身边居住着众多本土野生动物,它们与我们为邻,我们却鲜少了解它们。了解、友好、相伴,万物方能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新华日报·交汇点联合江苏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等推出“秘境之眼·人类之友” 日历专栏,带您一起通过红外相机、动物观察者等的视角,去关注既熟悉又神秘的 “动物邻居”。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家园的生存基础、生机所在,每到节气日,我们还将邀请节气官来进行当日的特选推介播报。今天是2022年江苏省“爱鸟周”第六日,我们一起来认识乌鸫。

  乌鸫乌鸦傻傻分不清?

  在南方,乌鸫极为常见。乌鸫有时被误认为乌鸦(乌鸦有很多种),其实乌鸫比乌鸦在体形上要小得多、秀气得多,和普通鸽子差不多,而乌鸦体型粗壮。乌鸦的喙是黑的,乌鸫的喙是黄色的,这点极易区别。相较于乌鸦,黄嘴山鸦和红嘴山鸦更易和乌鸫混淆。这两种山鸦体形远大于乌鸫,并且腿都是红色,没有黄眼圈,以此可与乌鸫区分。

  乌鸫有什么生活习性?

  乌鸫,俗名百舌、反舌、黑鸫、黑鸟、黑山雀、牛屎、八日雀、中国黑鸫。体型略大(约29厘米),全身黑色,但嘴黄色。一年产卵两窝,每窝4-5枚卵。卵呈浅绿色而缀以淡灰色斑纹。孵卵期为12-15天,饲养雏鸟13-14天,即出窝。它是我国长江流域、华南、西南各地常见的鸟。

  乌鸫眼尖,对外界反应灵敏,常在田圃或林间地上觅食,以甲虫、蝗、蚊、蝇等多种昆虫为食,冬季也吃果实及浆果,为农林益鸟。

  乌鸫的鸣啭在中国无鸟能比?

  乌鸫歌声嘹亮动听,和八哥一样是“效鸣高手”,善仿其他鸟鸣。画眉、燕子、黄鹂、柳莺、喜鹊乃至小鸡的叫声,它都学得惟妙惟肖,有时象笛声,有时象箫韵,韵律多变。它的叫声犹如击石,音似“鴶(jiá)——鴶——鴶——鴶”。乌鸫的鸣啭非常丰富婉转,在中国几乎无鸟能与之相比。有人在近两年的记载中发现,乌鸫的叫声有120余种变化,而极善鸣的画眉不过50余种。

  乌鸫有什么故事?

  从春秋早期到清代中期,乌鸫与八哥一样,被人们当作宠物鸟笼养,后来此风渐微。

  在古诗词中,常能看到乌鸫身影。例如,刘禹锡的《百舌吟》中,“笙簧百啭音韵多,黄鹂吞声燕无语。”“天生羽族尔何微,舌端万变乘春辉。南方朱鸟一朝见,索寞无言蒿下飞。”王维的《听百鸫》中,“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万户千门应觉晓,建章何必听鸣鸡。”

  策划统筹:王晓映 任松筠

  采写:白雪

  美编:杨晓珑

  摄影:邹维明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