弶港镇位于盐城市东南黄海之滨,与南通市接壤,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海上武装力量也在此起锚,如今,这里不仅是著名渔港,还拥有“中国美丽海湾”。行走南北一百多华里的海岸线,放眼远望,是迷人神奇的连陆浅海。
为什么取名叫弶港?
“弶”是什么意思呢?东台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东台年鉴》主编王素云告诉记者,弶是古代为张捕鸟雀的网具。网具绷好,一侧着地,另一侧以一根带绳的小木棍支撑,在网下撒饵,等到鸟雀入内觅食,拉动小木棍,将鸟雀扣在网下,这个动作即为“弶”。后来也称网具为弶。弶港先民用木棍、竹棒支撑篱笆、木板、布蓬等遮挡风雨,形同鸟弶,所以方言称“打弶”。
弶港鸟瞰。孙家录摄
弶港是从何而来?据王素云介绍,南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黄河南徙,夺淮入海,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带来的大量泥沙在古海陵(今盐城东台境内)范公堤以东的南黄海西岸快速淤积。到了明末清初,淤涨至东台三仓一带。三仓以东一线,在黄海和东海两大洋流的作用下,有沙洲形成,继而有潮墩隆起于沙洲之上,低潮时潮墩露出水面,有渔民在退潮后到墩上取鱼采贝。
他们用芦苇编成篱笆,将鱼叉一头斜插于地,一头顶住篱笆,弶风弶雨,东风来时东面弶,西风来时西面弶。久而久之,渔民“打弶”之地被称为弶墩子。
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东台建县。三仓等地陆续有灶民移居弶墩子打鱼为生,墩子上安家的渔民增至108户。弶墩子本地人自称“弶港”。到了1916年,东台县政府正式将此地定名为弶港。自此,海边渔村弶港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
据东台统计年鉴,2020年末,弶港镇域面积1244平方公里,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镇,拥有海岸线85.4公里。
苏中军区海防团在此起锚
抗日战争时期,片片红帆在弶港冉冉升起。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部重建。原苏北指挥部所属部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一师,活动于苏中地区,粟裕任师长。1941年4月,苏中军区在三仓河以南如东县木并茶镇成立,粟裕任司令员,新四军第一师指挥机关兼苏中军区指挥机关长期驻扎于东台三仓一带。
当时的三仓地区南、西、北三面皆为日伪控制,东面是茫茫大海,东边的弶港镇便成了海上对外通联的唯一大门。
1941年9月,苏中行政委员会警卫团参谋长吴福海带队进驻弶港镇韩公祠,开始了海防团的组建。至1942年夏,新四军以弶港为中心,在斗龙港、环港、小洋口、吕四、南坎、北坎、何家灶等十余处港口,开辟和建立了党、政、群工作组织。苏中军区的海上领地也向南向北迅速扩展。1942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第一支正式的海上军事力量——以陶勇为团长的苏中军区海防团宣告成立。1943年11月,海防团升格组建为苏中军区海防纵队,纵队二团团部设在弶港镇韩公祠。
韩公长生祠——新四军苏中军区海防团遗址旧貌。
苏中军区白手起家,没有一兵一卒,一船一帆,由海防团发展壮大为苏中军区海防纵队,实现了从背靠大海到掌控大海的转变,实现了从走向大海到利用大海的跨越,为中国人民海军创建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在中国人民海军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弶港巴斗村陈列的红帆船。张捷摄
1961年,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惊险故事片《51号兵站》即取材于此。2009年,中央电视台《人民子弟兵》栏目到弶港拍摄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红帆船》,融入红帆精神的“弶港红”渐为世人熟知。
2021年上榜全国首批美丽海湾
进入21世纪,人类走向海洋时代。弶港人祖祖辈辈日日取渔年年闹滩的生活,在世遗小镇的新渔民手中似乎走向了终结。弶港人从取鱼走向了护鱼,从卖海鲜走向了卖海景。“一线潮”“两分水”“三水滩”……这些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成就了弶港渔民的华丽转身。渔民们收起渔网,走下渔船,办起了渔家乐。文蛤、泥螺、青蟹、大蛏、小白虾、黄鱼、鳓鱼、鲳鱼、驱浪鱼、梭子鱼……让人口舌生津;花海居、笠舶居、红帆渔家、水畔明珠、渔溪别院、金鱼满堂……众多渔家风情民宿让人留连忘返。
弶港海域潮汐为正规半日潮,一昼夜两次,生生不息。与别处不同的是,来自东海的前进波与来自黄海的旋转波在弶港海域辐合。大潮汛期,两股潮波合似观音合掌,分似天女散花,形成极为壮观的“两分水”。
滩涂晨景。张捷摄
2021年,弶港条子泥岸段上榜全国首批美丽海湾,成为江苏唯一的“中国美丽海湾”。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链接:“寻迹江苏老地名”专栏由新华日报和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联办,在《人文周刊·文脉》版、“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交汇点文化频道、“紫金文艺头条”微信公众号推出,邀您撰文探索江苏各地的地名文化,共同讲述地名背后的蕴藏的江苏故事(投稿信箱:4548910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