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畦水泽正弥弥,竞插新秧恐后时。”农历二月正是神州大地春耕季节,在南京博物院《大江万古流——长江下游文明特展》上,一套清代的《耕织图》反映了南宋以来江南耕田织布的情景。自宋至清,各种版本的《耕织图》层出不穷,形成了中国绘画史、科技史、农业史、艺术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成就了中国文化遗产的一大瑰宝。这些《耕织图》大多描绘江南水乡的耕织场景,不仅宣传了当时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宣扬了“安居乐业,各司其职”的思想,具有深远的象征与社会治理意义。
中国一直是以农为本的国度,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量与农事活动相关的文字资料记载,还有许多以绘画形式保存下来的农事图像资料。耕织图的起始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采桑铜纹壶,此后经汉至唐,不断丰富,至宋代最终形成较为完整的耕织图体系。南宋绍兴年间,临安府于潜(今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县令楼璹将绘制的《耕织图》呈献给宋高宗,受到赏识。此后历经元明清700多年,我国至少出现了几十套不同版本与内容的耕织图。如今,楼璹的原本已佚,南博展出的这套《耕织图》,是清代焦秉贞根据楼璹《耕织图》(或摹本)增减而绘制成的。
焦秉贞绘制的《耕织图》。南京博物院提供
作为此系列画作的鼻祖,楼璹为什么会绘制《耕织图》呢?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王加华在《教化与象征:中国古代耕织图意义探释》一文中认为,主要原因是出于一个地方官员对皇帝“务农之诏”的响应。楼璹的侄子楼钥为《耕织图》所作的题跋曾言:“高宗皇帝身济大业……尤以百姓之心为心,未遑它务,下务农之诏,躬耕耤之勤。”其次,楼璹个人的悯农、重农情怀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据载,他是一个对民众疾苦十分关心的人,比如曾积极向上级申请以减轻民众负担等。为绘制此画,他跑遍于潜县,深入田头,出入农家,与当地的农夫蚕妇交流取经。
清代焦秉贞重绘《耕织图》有着怎样的社会背景?据南京博物院研究馆员欧阳摩一介绍,清代是制作《耕织图》的高峰期,这是与帝王的重视和提倡分不开的。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南巡时,意外得获南宋楼璹《耕织图》,感慨农夫之苦、织女之寒,下令内廷供奉焦秉贞以楼璹原作为基础绘制的《耕织图》。康熙不仅每图亲题七言律诗一首,而且在图前亲自写了序文,并将此图刻印成书,书名定为《御制耕织图》。
《耕织图》的创作发挥了怎样的社会作用?王加华认为,历代《耕织图》的绘制与推行,并不只是发行一册图画那么简单,也不单纯是为了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目的在于对民众施行道德教化,劝民努力本业,从而巩固封建政权。
《耕织图》被称为“中国最早完整记录男耕女织的画卷”“世界首部农业科普画册”。历代《耕织图》基本上是以“江南”为具体描绘区域,这是什么原因呢?王加华认为,因为后世绝大多数《耕织图》都以楼璹《耕织图》为母图绘制而来,但更主要的是“江南”地域因素的影响。首先,农业经济的发达使“江南”成为重农、劝农的示范之地;其次,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加之创作者心目中的江南情怀与意识,促进了“江南”场景的表现与传播;再次,发达的经济、昌盛的文化使“江南”成为彰显政治认同的重要隐喻与象征。因此,历代《耕织图》描绘显现出“处处是江南”的场景特点。
“农耕文化是长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包含着中国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智慧。时至今日,农耕文化中的许多理念、思想和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我们应该发挥农耕文化在传承民族特色、丰富文化生活与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作用,为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智慧滋养和力量支撑。”欧阳摩一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