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现存最古老的星图什么样?紫金山天文台正在展出
2023/02/25 13:47  新华报业网  

  世界上最古老的星图什么样?紫金山天文台珍贵的天文底片拍了什么?西方古典星图描绘了哪些神话人物?近日,“描绘苍穹——星空影像与古典星图特展”在紫金山天文台紫金山园区展出。

  展览由“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紫金山天文台与国内权威天文文物收藏机构“托勒密博物馆”联合举办,紫金山天文台拍摄的珍贵天文底片首次向公众展出,托勒密博物馆馆藏四大西方古典星图首次在华东地区展出。

  据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主任张旸介绍,紫金山天文台累计拍摄的照相天文底片已经超过11000张,是我国现代天文学非常珍贵的观测资料。本次展览首次展出的珍贵底片就包括了如中国现代天文学的奠基人张钰哲先生于1954年使用60厘米望远镜拍摄的仙女座大星系M31,曝光时间长达68分钟。仙女座大星系拥有银河系类似的巨大盘状结构,直径约20万光年,是银河系的两倍。虽然当年拍摄的是黑白照片,但250万光年外的星系在照片上清晰而神秘,展示出宇宙的浩瀚而令人敬畏。

  图片说明:仙女座大星系M31,张钰哲摄

  展厅中还展出了敦煌星图复刻本。托勒密博物馆创始人、国际地图收藏家协会会员韩鹏表示,敦煌星图约绘制于唐中宗时期(公元705-710年)。这份星图长210厘米,高约25厘米,共绘有恒星135颗,涵盖了肉眼可见的绝大部分恒星。敦煌星图把北极附近的恒星画在圆图上,把赤道附近的星画在横图上,减小了误差,开创了中国星图的科学绘制法。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在他编撰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称之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科学星图”。敦煌星图于1909年被斯坦因带到英国,原件现藏于伦敦大英图书馆。

  图片说明:敦煌星图(局部)

  中国古代的星图只有点和线,没有形象,而西方星图从诞生之初就被赋予了动物和神话人物的形象,体现出人类早期对于夜空的理解和想象。1603年,德国天文学家拜耳出版了被誉为“四大古典星图”之首的《测天图》。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收录南北天区的全天星图,其恒星的位置大多来自于丹麦天文学家第谷所编的星表,星图中的南天恒星主要来自荷兰航海家凯泽尔等人的观测报告。拜耳星图绘制了托勒密的48个星座和新增的12个南天星座。拜耳在他的星图中首次使用希腊字母+星座拉丁名的格式给恒星命名,被称为拜耳命名法,并沿用至今。

  图片说明:拜耳星图中的南天十二星座

  1690年出版的赫维留星图达到了裸眼观测的极限,也是最后一部用裸眼观测的星表,而第一部基于望远镜观测的弗拉姆斯蒂德星图,则是第一任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台长弗拉姆斯蒂德半个世纪的观测成果。1801年出版的波德星图,是古典星图的巅峰之作,从此以后人们逐渐放弃了绘制星座图像的艺术追求,转向了更注重准确性,由点和线组成的科学化星图。

  图片说明:韦伯空间望远镜拍摄的“创生之柱”

  展览中最“年轻”的影像是2022年10月由韦伯空间望远镜用近红外光摄影机拍摄的最新“创世之柱”图像。创生之柱是位于巨蛇座的鹰星云内由星际气体和尘埃构成的象鼻管,距离地球6500-7000光年。在那里,气体和尘埃正在创造新的恒星,同时也被最近在附近形成的恒星发出的光侵蚀。这幅刚刚问世的图像非常详细地捕捉到了仍在发育中的年轻恒星形成时的喷射物。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宏伟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