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对制造业发展至关重要。面对日趋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变化,我省各地正通过精准施策“补链”“延链”“强链”,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优化产业链布局,为制造业发展注入更多信心。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形势下,我国产业链各环节发展不均衡、产业规模集聚效应不充分等短板亟需弥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从出台《江苏省“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到发布《江苏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我省深入实施产业强链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省重点集群。目前,江苏已培育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重点产业链,努力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产业链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系统,贯穿经济发展全过程各领域。“链”上任何环节遇到问题,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要在提升“韧性”上下功夫。“韧性”,就是对外部冲击所具有的抵抗力。要想“千磨万击还坚劲”,江苏尚需继续练好“内功”,排查产业链供应链的堵点、卡点、断点,通过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分类强化产业链条竞争力,提升政府引导全社会的“串链”能力,实现产业链的多链联动融合发展,确保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
产业链供应链本身是一种技术集群的载体,而核心技术创新是促进产业链发展的动力,也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关键。长期以来,江苏产业创新存在着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等问题。要重视产业基础研究,引导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技术应用转化,以数字技术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数字技术和绿色技术的全产业链渗透;推动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对接产业领域,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发展。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应放眼国内国际“双循环”来实现。着眼国内来看,要加强区域产业政策协同,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空间布局。深化优势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一二三产业及相关资源要素高效整合,推进“链”式合作;着眼国际来看,既要深化国际产业链开放合作,又要发挥外资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吸引全球先进技术等资源要素,推动国内产业链提质增效,在互利共赢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