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感恩奋进加油干|“村民理事会”共谋乡村振兴新路径
2023/07/21 22:22  新华报业网  

  “社区治理要以民为本、共建共享,这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才能稳健前行。本期#感恩奋进加油干#来到南京老山脚下,看栀子花里开出的致富路。

  2015年,杨晓玲被调到南京市江浦街道华光社区任党总支书记。用她的话说,“八年,我从社区‘两委’中的年龄第二小变成了年龄第二大”。这八年里,一同变化的还有响堂。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响堂村70%以上农户便开始种植栀子花和艾草,栀子花种植已有近四十年光阴。2020年,浦口区提出“艺术重构乡村”的理念,系统挖掘响堂的乡土风貌、产业结构和文化形态,赋予栀子花新的内涵。华光社区党总支依托多年种植基础和规模,推动产业种植,拓宽销售渠道,把栀子花、艾草送进民宿、展厅、大型活动,线下通过市场批发、零售,线上通过社区团购、电商平台。

  杨晓玲告诉记者,去年端午节,栀子花在“叮咚买菜”开售,两万株栀子花通过冷链物流走进上海和杭州后,今年栀子花鲜切花产品更是销往北京、广州等地,响堂也成为叮咚平台栀子花鲜切花的独家供应商,更快地带动村民致富。“随着响堂栀子花品牌打响,销售额也从2021年的84万元提升到2022年120万元,直至今年的144万元。”

  “我们对响堂的改造不是推翻重来,而是在最大限度保留原始村貌和人文的基础上做加法。”杨晓玲告诉记者,随着乡村发展,辖区居民需求也呈现多元化,结合社区实际,依托现有资源,响堂村遵循村的自然肌理和文化本质,在重塑功能形态的同时修复传统记忆,实现乡村魅力回归,“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千村一面’的境况”。

  响堂还成立了村民理事会,通过新老村民代表、设计师、运营机构和建设方共同加入,联动社区创新乡村治理机制,在共商中实现共赢。“新村民中有许多商业、文化、艺术圈层的大咖,他们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里带领老村民,深度参与到村落改造与山村文化的复兴中。”知名设计师陈卫新既是响堂村新村民,同时也是响堂项目的文化顾问。在他的设计参与下,不起眼的农家院落变成品质景观,文化展览、主题沙龙、民谣歌会接连落地,就连村口的稻田、屋前的溪流都展现出浓浓“文艺范”。

  乡村美了,也带来了更多荣誉。社区近年先后获得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省、市级特色田园乡村,省级传统村落,南京市“我们的节日·端午文化传承基地”等荣誉称号。

  暑期来临,民宿和露营火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慕名前来响堂“打卡”,感受风吹栀子花香的田园生活。从单一的栀子产业到多态共生的乡村新场景,华光社区响堂村正在栀子花香中续写着新的振兴故事。

  “感恩奋进加油干!接下来我们会在党建引领下,共绘‘红色乡圈’,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艺术赋能与乡村发展共通共融,找到属于华光社区的特色,争做江北文旅发展示范社区。”杨晓玲告诉记者,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后,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将紧扣讲话内容,继续探索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即日起启动“感恩奋进加油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主题拍客征集活动。邀您结合工作实际讲述对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切感悟和学习体会,讲述对未来生活的奋斗目标和热情期盼。

  要求:竖版视频(手机拍摄即可),投稿时请加#感恩奋进加油干#话题标签,请尽可能加上字幕。

  操作提示:点击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底部菜单栏→视频,选择拍客,即可根据要求投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林惠虹/文 邓宇轩/视频

标签:
责编:周晓雨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