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日在长沙举办的九州华裳汉服秀中,南京的鹤庐汉服工作室推出20套永乐宫壁画复原汉服参加走秀,无论是富丽华贵的唐代供养人,还是手持琵琶的飞天、菩萨,走秀的模特们仿佛从壁画上穿越而来,引来业界一片惊叹。
鹤庐汉服主理人张则宁其实是一个学材料的理工科妹子,因为自己喜欢传统文化,尤其是喜欢穿汉服,不满足于市面上成品汉服的购买,她自学了绘画和服装设计,开始自己设计汉服。并另辟蹊径,致力于复原款汉服的研究设计制作。
“我复原的第一套汉服是永乐宫壁画上捧金炉的玉女。”这是站在西王母的左侧一位玉女,手中端着金色炉,头戴花冠,身穿的长裙上绣了完整的龟背纹纹样作为装饰,腰带上则有玉格带装饰,美极了!张则宁介绍,去永乐宫参观时,她被气势磅礴的永乐宫壁画深深震撼,200多个人物姿态迥异,所穿着的服装和衣冠也各有特色,复杂精美,曲线流畅。“我当时就想,我自己这么爱穿汉服,为啥不把壁画上的衣服穿到自己身上!”当即她买了最高清的图册寄回家之后,从壁画上站在最前边的玉女开始做汉服复原。
“复原汉服最主要的就是‘贴切’,从服装的纹样、材质、颜色,到饰品、鞋子、手持的道具,每一样都要跟画上一样,最后的模特定妆照也是要按照画上的人物进行原版造型。”因为壁画是二维的,而服装则是立体的,比如被挡住的衣服纹饰、扁平的头饰、袖口、后身的设计等。而这些就需要多方考据,查找各种资料,还要去其他壁画前寻找规律,再加上适当的脑补。在鹤庐工作室靠墙是一面完整的书架,摆满了敦煌壁画全集、敦煌壁画服饰资料、敦煌壁画女性服饰美学研究、永乐宫壁画服饰图案等图册,张则宁还要三个移动硬盘来保存她收集的高清图片和视频。
从电脑上画服装纹饰、上色,再到设计袖宽、裙头宽度,打板,找面料,印花、绣花,打样出来试穿后再进行各种调试,再到手工制作各种复杂的头饰,每套服装的复原要花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们推出得比较慢,一年也就十几二十款,然后在网上接受定制。”张则宁说。
以永乐宫壁画、法海寺壁画、敦煌壁画、唐伯虎仕女图等文物文献资料为基础,“鹤庐”近年来推出了敦煌莫高窟61窟张娘子复原《馥蓉》系列,唐懿德太子墓女官线刻画复原《重润》系列,敦煌莫高窟凉国夫人像复原的《仙蕙》系列,敦煌被盗文物供养人像复原《白瑞香》系列,唐伯虎《王蜀宫伎图》复原的《引鹤》系列等。每个系列上新,都会在网上引来一片赞叹,她结婚当天,新郎新娘以及亲友团穿的正是自己复原的汉服,上演了一场穿越婚礼。
复原汉服的同时,也是对于传统文化的系统学习和研究。张则宁说,在复原系列中,她通过确定人物的身份,学习到了更多当时的风土人情;通过服装的复原,能够察觉到古代人对生命的理解,审美的趋向,以及国人传统审美的一脉相承。“壁上有乾坤,透过这一扇窗,可以穿凿时空,看到古人宗教、建筑、美术、服饰、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近,有加拿大的留学生社团找到她,对于流失海外的壁画希望能够合作进行汉服复原,张则宁对此非常期待。“就算国宝不能回国,但是我们通过复原壁画,让流失海外的这些瑰宝能够让更多人看到,也是我们年轻人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努力。”
快问快答:你为何曾从事这个职业?
交汇点新闻记者额外准备了10个问题,请新“职”向的青年选择回答,张则宁选择了第一题,下面请听她的回答吧:
因为爱,所以爱!因为喜欢汉服,所以做了这个职业。
在复原壁画、研习传统文化的时候,我希望它能够落地,让我们今天的年轻人能够穿起我们古人的服饰,来体会、来再现我们古人的这种审美。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海琴/文 王苏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