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作家、汉学家齐聚南京,中国文学国际传播论坛暨第六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开幕
2023/09/05 14:15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9月5日上午,由中国作协和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文学国际传播论坛暨第六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在“世界文学之都”南京隆重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出席开幕式,并向与会汉学家颁发了“中国文学之友”证书和纪念牌。

  围绕“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学”的主题,毕飞宇、阿来、刘震云、东西、曹文轩、李洱、范稳等40余位中国作家、国际传播专家,和来自24个国家的32位汉学家欢聚一堂。在会场,不同肤色却说着同一门语言的友人们欣喜相逢。“这是一次旧友新知、双向奔赴的欢聚,更是一场以中国文学之名,汇聚四海宾朋的盛会。”开幕式上,中国作协副主席、江苏省作协主席毕飞宇深情说道。

  论坛举办地南京是中国唯一的“世界文学之都”,文脉悠远、文风昌盛,也一直是中外文学交流的重要枢纽。南京市委副书记、南京市市长陈之常介绍,早在16世纪,南京就率先将四书五经翻译到欧洲;迄今,已有60多种外国文学作品在南京翻译成中文。今天的南京拥有佳作频出的“南京作家群”,活跃着数以千计的文学社团和协会组织,涌现出一大批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优秀文学作品,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等重量级荣誉,每年翻译出版以及向国外译介的作品有近千部。

  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深刻形塑着彼此的面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表示,随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宽,中国作家的眼界也越来越开阔,文学观念不断更新,对创作方法的探索从未停止。中国作家会当今之变,采众家之长,胸怀世界,放眼全球,向全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彰显中国的审美秩序,也加深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彼此理解和珍贵情谊。

  “即使远隔重洋,也仿佛比邻而居。”开展文学交流,翻译家至关重要。胡邦胜认为,文学翻译除了需要扎实的语言功底,也要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文化背景有深刻的理解把握,还要与作家建立密切的联系、开展深入的交流,以便准确传达作家的思想和情感,保持原著的魅力。无论是忠实原著,还是创造性翻译,都会打破不同语言文字之间的隔阂,促进不同族群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

  有朋友自远方来,温暖动人的一幕幕在会场内外上演:有翻译家欣喜地认出“神交已久”的中国作家,激动地上前Say Hi;来自南京市外语志愿服务联盟的年轻志愿者们,自信地展示着青春中国、古都南京的动人风采。意大利汉学家代表李莎更是以流畅的汉语,介绍了她与中国文学相识相知的过程——

  “从2010年的首届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开始,我们从研讨中国翻译经验,到了解全球视角下的中国文学翻译;从研讨怎么介入中国的故事,到主张与中国文学携手同行;从讲述中国文学在自己国家的认知程度,到分析中国故事的特征——逐渐,我们和很多中国作家成为知己:莫言、刘震云、贾平凹、阿来、余华、毕飞宇、麦家……如今我们可以很自在地谈论我们选择翻译他们作品的动力和理由,通过一次又一次会议,从宏观视野到微观视角,我们渐渐地靠近核心目标,那就是积极地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

  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创办于2010年,每两年举办一次,是团结凝聚各国汉学家,推动中国当代优秀文学作品对外译介,提升中华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平台。

  一如毕飞宇所言,文学翻译是一项“爱的劳动”:“作为作家,我深知一部文学作品,谁来翻译、怎么翻译,太重要了。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数字时代,人工智能取代了相当一部分翻译工作,但始终跨不过文学翻译的门槛。”长期以来,一批优秀的各国汉学家、翻译家,满怀对中国文学的热爱,苦心孤诣、辛勤笔耕,以己为桥、贯通东西,为中国作家作品找到超越民族、地域、文化、语言、时间的互动、共振与交汇,使中国文学真正成为世界的文学,使中国作家和世界读者从此遥远而亲密地联系在一起。

  为表达中国作协、中国作家对各国翻译家们的真挚敬意和真诚感谢,开幕式上,13位为传播中国文学付出智慧和辛劳的翻译家获颁“中国文学之友”证书,此刻,从江苏传唱世界的名曲《茉莉花》悠扬流淌,诉说着东道主对远方来客的款款情意。

  开幕式后,阿来、吉来(土耳其)、曹文轩、莉娅娜(墨西哥)、刘震云等著名作家、翻译家围绕“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学”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接下来的两天内,“世界文学视域中的中国文学”“文学交流与文明互鉴”“文学交流与城市发展”等研讨会将精彩举行,为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注入新的动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

  主办方供图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