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深读|乡村“土特产”化身“致富IP”
2023/10/26 07:56  新华报业网  

  秋风起,蟹脚痒。眼下在苏州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内,来自消泾村的村民们娴熟地挑蟹、分蟹、绑蟹,并为一只只阳澄湖大闸蟹系上专属防伪标识。“得益于品牌效应,市场上一只阳澄湖大闸蟹的价格在70—200元,远高于普通大闸蟹。”当地蟹农金宏说。

  近日,阳澄湖大闸蟹、东台西瓜、如皋黑塌菜、高邮鸭蛋、如东条斑紫菜入选2023年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加上2022年入选的射阳大米、阳山水蜜桃、宜兴红、盱眙龙虾、兴化大闸蟹,两年来江苏共有10个品牌入选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入选总数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名第二。

  阳澄湖大闸蟹围网养殖水域航拍。 陆恒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从“养在深闺”到“远近闻名”

  一批农业品牌脱颖而出

  “想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就要打造品牌,提升单位面积耕地创造的价值。品牌打造是农业增收非常重要的一个渠道,在农业产业发展中举足轻重。”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徐志刚认为,品牌的基础是品质,江苏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生态类型多样,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各地都有“拿得出手”的特色农产品,且长三角地区居民人均收入较高,消费更加多元化,优质农产品有市场,因此江苏有条件、有优势打造农业品牌。

  水乡兴化,五湖八荡星罗棋布、万余河道纵横交错,河蟹养殖面积达80万亩,形成从种苗繁育、技术服务、生态治水到螃蟹交易的完整产业链。正因为产量高、品质好,兴化大闸蟹曾经屡屡被外地一些蟹贩买走、贴上一些知名品牌再卖高价。

  “明明是兴化产的好蟹,为什么要‘为他人做嫁衣’呢?我们应该打响自己的品牌!”兴化市农业农村局四级主任科员姚志刚说,兴化把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作为关键重点,委托专业咨询公司进行策划。2020年6月,兴化大闸蟹区域公用品牌战略发布会举行,以“足斤足两足够肥”为卖点,全新设计品牌标识和公共形象,制定养殖标准和质量标准,完善授权办法和行业规范,引导全市养殖户开展标准化生产。“我们每年举办河蟹开捕季、农民丰收节等活动,结合网红或‘市长’直播带货,推进兴化农产品品牌建设与运营,提高影响力。”姚志刚说,兴化全方位建设销售网络,线上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主流网购平台开设品牌旗舰店、专营店等,线下围绕长期合作、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推动区域公用品牌、核心广告语、门店设计、包装设计实现“四统一”,在南京、扬州、泰州、靖江等地的特色景区相继开设了兴化农产品展销店。

  品牌一旦打响,就容易出现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的情况。如何规范品牌使用,是许多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中需要面对的问题。“为进一步健全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射阳制定发布高于国家标准的射阳大米江苏省地方标准,建成质量追溯平台,对使用‘射阳大米’品牌的企业进行‘双码’全程溯源管理,实现来源可查询、全程可控制、质量可追溯,确保消费者购买的每粒米都能找到源头,还原从田间到舌尖的全过程。”射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曹平苏告诉记者。

  农产品品牌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持续发力。兴化坚持政府推动与协会发力相结合,厘清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制定区域品牌建设计划、实施细则和准入办法。政府通过联合开展“打假保品牌”行动,集中力量打击假冒名牌产品等违法行为,维护品牌企业权益;行业协会通过考察企业生产能力、收取品牌使用管理费等方式,设定品牌使用门槛,明确品牌使用规则。目前兴化大米、大闸蟹等行业协会已有75家会员单位按照品牌保护的要求,签订品牌授权使用合同,履行品牌授权使用责任,共同维护兴化农产品品牌形象。

  盱眙龙虾从“外来物种”变成“中国名菜”,射阳大米从“默默无闻”到“香飘全国”,兴化大闸蟹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远近闻名……近年来,江苏深入推进“品牌强农 营销富民”工程,不断创新品牌赋能方式,探索品牌打造新路径,构建了具有江苏特色的品牌创建模式,打造了一大批知名度、美誉度和消费忠诚度高的农业品牌。

  目前,江苏已成功创建12个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共有5个品牌入选“全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榜”,12个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10个品牌进入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农业农村部连续4年向全国推广江苏农业品牌发展经验。

  从“特色产品”到“支柱产业”

  优质农产品联农带农效益显著

  盱眙,从曾经的江苏省重点贫困县、江苏省财政转移支付县蝶变为如今的“中国龙虾之乡”,实现了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盱眙十三香龙虾”功不可没。2001年,盱眙举办第一届“中国龙虾节”;2008年,盱眙被正式命名为“中国龙虾之乡”,“盱眙龙虾”被评为“中国名菜”。盱眙持续举办23届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盱眙龙虾”先后获评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盱眙把小龙虾做成了一个“致富IP”。

  “小龙虾撬动大产业,通过大力推广‘繁养分离’和‘虾稻共生’综合种养模式,盱眙龙虾品质和产量持续提升。目前,全县龙虾养殖面积达91万亩,年产龙虾12.3万吨,年交易17万吨。全县养殖50亩以上大户4265户、500亩以上大户近200户,亩均效益达到3000元以上。”盱眙县龙虾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东说,盱眙大力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形成百亿级产业规模,2022年全县龙虾产业总产值达202亿元、同比增长11.60%,小龙虾年交易量超过17万吨,交易额突破68亿元。

  如今,小龙虾产业已经成为盱眙的支柱性产业,全县近20万人口从事小龙虾相关行业,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约1/4来自小龙虾,整个小龙虾产业规模约是全县GDP总量的1/4。“盱眙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今年达353.12亿元,连续7年位居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水产类第一名。

  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与信息化处处长樊宝洪告诉记者,近年来,江苏将农业品牌建设作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来抓,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地域特征、文化底蕴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各地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抓手,不断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联农带农新模式,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以产业兴旺带动百姓共同富裕。

  “我们突出科技创新、业态融合、品牌建设,将‘东台西瓜’这个‘土特产’,打造成现代农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名片’。”东台市副市长缪斌介绍,东台市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形态联农带农机制,一体推进良种推广、农资供应、技术培训、产销对接,让广大农民“好种瓜”“种好瓜”,最远种到东南亚。全面构建“一主多副”品牌营销格局,在全国建立直销窗口800多个,产品畅销盒马鲜生、百果园等数千家连锁门店,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和全国最具综合价值地理标志产品称号,该市每年办好“瓜儿熟了”西瓜节庆活动,推动产业“接二连三”,创成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如今,“东台西瓜”常年种植面积超30万亩、产量超100万吨,成长为总产值超30亿元、惠及10多万瓜农的“甜蜜产业”。

  射阳努力用“一粒米”撬动一个产业、培育一批企业、富裕一方百姓。“我们实施大米加工龙头企业提升工程,‘一企一策’推动射阳大米集团、必新米业等核心企业‘智改数转’,支持益海粮油、沈氏米业等重点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形成‘以稻优米、以米促糕、以米带油’的产业互联新模式,提高粮食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曹平苏介绍,射阳现有大米加工企业68家,年生产能力达300万吨,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个、省级3个,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4亿多元,同步促进包装、物流等产业发展,增加产值11亿元,成为“江苏省地标富民十大典范”。

  从“品牌打造”到“精品培育”

  注重更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发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但农业品牌多而不精、大而不强、杂而不亮等问题客观存在,品牌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有待提升。一些地方和部门脱离主导产业和本地优势创建品牌,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与全域全品类区域公用品牌、文旅品牌、区域形象品牌等混淆,品牌打造没有与特色农产品培育、促进产业增值增效有效衔接,离开了产业基础,导致品牌识别度下降,难以实现优质优价。

  实际上,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除了质量要素,还包含产品服务、文化价值等更多内容,取得产品质量认证不等同于创成品牌。品牌是否获得认可,往往由消费者决定。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日前印发《关于高质量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坚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与挖掘本地资源特色、新老品牌并举、强化运营管理、市场精准营销相结合等原则,科学培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动形成省市县三级分层发展、相互促进的区域公用品牌梯队,全面提升品牌竞争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近日,省农业农村厅、省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了2023江苏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将“阳山水蜜桃”等66个品牌纳入江苏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其中区域公用品牌17个、产品品牌49个。

  “江苏正处于农业品牌快速发展阶段。今年初,我们联合省知识产权局,提出依法规范、高标准培育一批产业优势领先、市场空间潜力大、文化底蕴深厚的农业品牌精品,通过提升品牌基础、营销推广、管理服务、市场消费等方面能力,打造强势农业品牌,放大品牌引领产业增值增收的效应。”樊宝洪说,此次入选江苏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的66个品牌,集中代表了江苏农业品牌发展的高端水平。下一步,省级层面将对入选精品培育品牌计划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产业基础、营销推广、管理服务、市场消费等方面提供支持,各地结合实际,在政策制定、规划指导、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上下联动,打造省内闻名、国内知名的“苏”字号农业大品牌。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洪叶 吴琼 颜颖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