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财经讯 9月13日,由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主办的北交所“三服务”江苏行启动仪式暨北交所“深改19条”政策解读会在宁举行。在宁证券机构、上市公司、专精特新企业代表400多人参会。
现场,北交所华东区域负责人深度解读“深改19条”政策,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江苏证监局、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分别发言,引导企业把握政策红利,更好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
会议现场
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苏企“抢滩”北交所后劲十足
在北交所设立两周年之际,北交所上市公司已达217家,是开市时近3倍。北交所上市企业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四成,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九成。北交所上市公司累计公开发行融资超440亿元,平均每家融资2亿元。2022年以来,新增挂牌公司457家,目前创新层公司1877家,处于近年来最高水平。
目前,江苏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6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4.4万家,国家专精特新企业1500余家。这些数字,充分说明了江苏实体经济实力雄厚,也为包括北交所在内的资本市场提供了丰富优质的源头活水。
江苏证监局数据显示,目前江苏共有38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家,占比超四成;高新技术企业37家,占比超九成;民营企业36家,占比超九成。江苏北交所上市公司累计公开发行融资67.15亿元,平均每家融资1.77亿元。
江苏专精特新企业众多,与北交所有着天然的契合度。江苏证监局副局长涂储斌介绍,目前江苏北交所在审企业20家、在辅导企业44家、上市意向挂牌公司103家,后备企业形成梯队。今年,江苏新增新三板挂牌公司30家;48家挂牌公司由基础层调入创新层;55家挂牌公司实现定增,融资金额12.87亿元。
“目前,我省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上市后备企业超过500家,其中明确选择在北交所上市的企业有134家。我们要抢抓北交所高质量扩容的战略机遇,推动更多江苏企业登陆北交所。”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二级巡视员周建林说。
再添一服务基地,引导更多优质企业上市
现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北交所江苏服务基地(南京)正式挂牌。
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首批81家上市公司正式亮相。南京云创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北交所首批上市名单中唯一一家南京企业。
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邓智毅介绍,2021年11月,南京市与北交所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在北交所上市。目前,南京已有4家企业企业在北交所上市,其中3家是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已超100家,其中进入创新层的企业已有36家。未来,南京将有更多的企业登陆北交所,实现跨越式发展。
为了让企业更好地了解北交所相关制度、特色服务等内容,北交所华东区域副首席代表南 洋围绕新三板挂牌、多层次资本市场新格局、北交所制度特色、北交所上市路径等热点内容进行了授课培训。
会上,北交所“三服务”(即“开门服务、直达服务、精准服务”)江苏行宣布正式启动。未来,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将在全省开展“三服务”活动,按照“送政策、听诉求、解难题”的思路,通过一对一走访、集中座谈、集体培训等形式,着力解决市场主体“急难愁盼”问题,激发江苏企业挂牌上市意愿,为地方企业创新发展和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助力。
丰富上市路径,满足企业差异化需求
9月1日,证监会制定出台《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从融资端、投资端、交易端等方面提出了19条系统性改革举措,进一步推进北交所稳定发展和改革创新,加快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系统合力。
从北交所建设来看,“北交所深改19条”立足北交所发展新阶段新起点,着眼于强化北交所市场功能,聚焦市场关键核心问题,提出一揽子举措。通过关键制度机制创新,着力破解当前市场各方高度关注的流动性、吸引力等关键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市场活跃度、强化市场功能、改善投资预期、营造良性生态、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形成市场特色品牌和比较优势,夯实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基础。
记者了解到,在改革之前,企业要在北交所上市,需要满足在新三板挂牌满一年,且提交上市申报材料时必须是创新层企业。改革之后,允许挂牌满12个月的摘牌公司二次挂牌后直接申报北交所上市,进一步加大对优质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市场成本、明确各方预期。
“对于江苏企业而言,此次‘北交所深改19条’的出台是一个很好的上市契机。” 北京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李永春说,本次改革是一次系统性的、超出预期的全面改革,也是从各方高度关注的流动性、吸引力等关键问题出发,形成的一套制度“组合拳”。今后,北交所的上市路径更加多元,将有新三板“层层递进”和直接IPO两条上市路径,满足企业差异化需求。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