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经济 > 正文
更大力度、更加精准推进新一轮太湖治理,让太湖更美
2023/05/28 20:15  新华报业网  

  帆影浮天际,波光碧水濛。“包孕吴越”的太湖是长三角的“母亲湖”。

  2007年,“太湖蓝藻水危机”暴发。此后,江苏省级财政累计投入治理太湖专项资金320亿元,带动各级财政和社会投资约3000亿元,共实施7000多个重点工程。经各方共同努力多年整治,太湖重现碧波万顷。

  2023年是实施新一轮太湖治理的关键之年。眼下,太湖安全度夏已进入关键期,江苏将如何唱响新时代太湖美?近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前往江苏沿湖各地进行了采访。

  做“减法”:外源减量、内源减负

  除蓝藻、提水质是太湖治理的首要问题。由于夏季太湖盛行东南风,整个太湖的蓝藻会向处于下风向的无锡市水域迁移集聚,加之贡湖湾、梅梁湖、竺山湖等众多口袋型湖湾,岸线迂回绵延,蓝藻易进难出。“无锡是蓝藻的‘重灾区’,也是‘主战场’。”无锡市水利局副局长兰秀凯说,对此,无锡建立蓝藻“挡、引、捞、控”并举的应急防控体系,构建固定打捞为主、机动打捞为辅的蓝藻收集网络,2022年度实现蓝藻打捞量207.52万吨,占全省蓝藻打捞量95.6%。

  记者乘船来到梅梁湖的入湖口,站在船上望去,湖中央有一座形似帆船的白色建筑物,旁边有三条粗壮的“链子”,像一只爪子一样延伸至外太湖。

  “这是控藻深井和三段围隔,我们梅梁湖的一期离岸防控工程就建在入湖口,总共由三口深井和九段围隔组成。围隔对水面蓝藻进行导流,让它们流进深井中。70米的深井压力可让蓝藻伪空胞破碎,使其密度变大然后自然沉到湖底,降低水面蓝藻繁殖密度,防止近岸大面积发生蓝藻水华。”兰秀凯介绍,三口深井每天可处理藻水25万立方米左右,2022年发挥了显著的控藻作用。今年,梅梁湖离岸防控的二期工程计划在梅梁湖中部再建成5座深井、40公里围隔,据初步测算,两期工程完成后可以较大幅度减少进入梅梁湖岸边的蓝藻。

  清淤也是太湖“减负”、提升水质的关键一环,在太湖新一轮生态清淤无锡市区工程现场,记者看到,无锡市提出,计划近5年要完成2000余万立方米。跟踪监测数据显示,清淤量最大的2008年至2012年,太湖总磷和蓝藻生物量明显下降,蓝藻暴发集聚严重的梅梁湖总磷和蓝藻生物量均下降了47%,梅梁湖水草出现大面积恢复。

  此外,记者注意到,在提升水质方面,多地突出源头治理,在削减入湖污染上持续发力。

  5种水质调节池,每个池深8米,装饰材料、线路板等行业生产废水分类排入,进行分质收集、分质预处理……日前,位于常州经开区遥观镇前杨工业园的集中式工业废水预处理项目已试运行,项目日处理工业废水能力为2000吨,将惠及150余家企业。常州经开区生态环境分局副局长张庆介绍,当前,常州经开区已建成4个“绿岛”项目,在建2个“绿岛”项目。通过引导市场主体建设共享型环保设施,降低中小微市场主体治污成本,推动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削减。

  在无锡,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应分尽分”的脚步正在加快。今年,太湖新城污水处理厂三期、北尖公园净水厂、新城工业污水处理厂和锡东工业污水处理厂等多个城镇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厂建设加快推进,雨污水管网修复和建设增量扩面,到2025年底预计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0万吨/日以上,实现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100%,大幅提升污染物削减率。

  控源截污,削减入湖污染。近年来,江苏累计关停整治“散乱污”企业5.85万家,去年省生态环境厅对5万余家重点行业企业开展调查,核实涉磷的企业,推进规范化整治。将排污口排查整治作为太湖治理的“牛鼻子”工程,对流域163条骨干河道和106个湖泊排污口进行全面排查,从源头上降低入湖污染负荷。

  做“加法”:工程加码、生态加持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引江济太”,将长江水引入太湖片区,不仅加快了太湖北部湖湾水体流动速度,提升了水环境容量,抑制了蓝藻水华的聚集,同时以丰补枯,有效增加流域水资源供给,保障流域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

  打开“九枢十景”水利工程图,可以看到太湖与长江连接的重要河道节点上,矗立着常熟水利枢纽、奔牛水利枢纽、丹阳水利枢纽等九大水利枢纽,它们肩负着防洪排涝、引江济太等重要任务。近年来,江苏不断新建重大水利工程,为“引江济太”持续“加码”。

  走马塘拓浚延伸工程,建设望虞河清水通道,保证引江调水水质,增加调水入湖水量,改善地区河网排涝条件和水生态环境;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改善太湖水环境和提高流域、区域防洪除涝能力,减少进入太湖的污染负荷,增强太湖西北部湖湾水体有序流动,提高大湖水环境容量;新建成的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是太湖流域骨干引排工程之一,也是太湖湖西片区最大的引水工程,对于改善片区水质,满足区域生产生活用水具有重要作用。

  “以往江苏‘引江济太’主要依靠望虞河这一单一通道,而新孟河工程的建成投用,打通了‘引江济太’的第二条通道,标志着太湖‘两进三出’引排格局的总体建成。”奔牛水利枢纽管理所所长何伟说,“两进三出”引排格局可以极大地改善北部口袋型湖湾水质差、蓝藻易集聚的格局,实现长江与太湖的畅引畅排,为湖西地区城乡居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等用水安全提供了保障。

  守护一湖碧水,还需做好生态扩容的加法。今年,江苏将加快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着力推动湖体生境恢复、创新生态扩容举措,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

  在苏州太湖生态岛消夏湾湿地项目现场,记者看到,通过“三道关”,湿地系统即可将夹杂化肥农药的雨水净化。现场工程师介绍,该项目在3.3公里长的太湖入湖河道消夏江沿岸建设了15.5公顷各类功能型湿地,治理周边4平方公里范围的农村面源污染,净化后的水又回用于农业生产,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今年,苏州还将系统推进生态修复扩容,深入开展太湖沿线圩区退圩还湖生态修复工程,加快东太湖水草生境构建,巩固金墅港、渔洋山水源地“水下森林”修复成效,推进阳澄湖、澄湖水生植被修复等。

  久久为功,让太湖更“年轻”

  在连续15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的同时,去年,太湖又高质量实现“两保两提”新目标(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水质黑臭,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提高流域防洪保安与水资源配置能力)。

  “太湖、巢湖、滇池是国家重点整治的‘三湖’,目前均为Ⅳ类水,其中太湖的营养状态指数最低,为56.0,呈轻度富营养化。”省生态环境厅太湖处处长刘朝阳介绍,太湖水质在全省、全国类似大型湖泊中处于靠前位置。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太湖治理依然处在爬坡过坎、负重前行的关键阶段。

  无锡是太湖治理的主战场。“今年1至5月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总体符合Ⅳ类标准。”无锡市生态环境局太湖处副处长戚文炜告诉记者,虽然目前还不错,但不能掉以轻心。从气象监测预测情况看,今年夏季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预计随着气温上升,有利于蓝藻集聚。

  今年4月以来,太湖流域降雨量37.6毫米,较常年偏少近五成。4月25日8时,太湖水位3.11米,是近十年历史同期最低水位,低于排水调度水位0.01米。经省水利厅协调太湖流域管理局,4月25日20时,2023年望虞河引江济太应急调水正式启动,常熟水利枢纽日引江流量90至140立方米/秒。截至5月28日,本轮引江济太已累计引江3.54亿立方米,入太湖1.49亿立方米。

  站在新起点上,江苏更大力度、更加精准推进新一轮太湖治理——

  今年,省级重点治太工程项目共安排213项,项目总投资约393.8亿元,年度投资约113.5亿元,重点实施太湖流域一级保护区生态修复与保护、滆湖新孟河控源治污、苏南运河水环境综合整治、环太湖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城镇污水收集处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重点工业污染源综合治理、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流域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建设等9大工程,为太湖水质持续改善打下扎实基础。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洪叶 许海燕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