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特拉·吉安·梅拉蒂是印度尼西亚的水稻种植户。为提升水稻产量,今年7月,她家新添置几台水稻插秧机,但机器买来了,操作起来却很生疏,导致产量上不去,这让她犯了难。然而仅仅过了1个月,这个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可概括为:标秧、精插、稳发、早搁、优中、强后……” 网线这头,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下称“苏农院”)教师许乃霞通过Zoom软件线上向梅拉蒂等种植户讲授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千里之外,在印尼农业培训中心,梅拉蒂正在电脑前认真做笔记,时不时还用红笔标注重点。
“通过线上学习,我对水稻插秧机各项功能有了全面了解。”梅拉蒂表示,通过老师远程辅导,自己对机器操作很快上了手,机械化提高了水稻生产标准化和精确化程度, 大大降低了成本。
印度尼西亚的国土大多由岛屿构成,缺少可供开发的大平原,加之近年来受海啸、干旱影响,坐拥2.76亿人口的印尼粮食供应紧张。提升产量,成为印尼农业发展的主题之一。
“我现在对水稻插秧机的操作已经非常熟练。我还学完了《种植制度与土壤耕作》课程。”梅拉蒂表示,学习中国先进的水稻种植知识后,对印尼多季稻种植方式有了更深的感触,希望今后有机会去中国留学,学到更多先进的粮食种植技术。
苏农院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许建生介绍,2019年,学院组织赴印尼实地考察,随后在印尼建成农业培训中心,负责企业印尼籍员工培训。同时与印度尼西亚吉打邦国立理工学院、江苏“走出去”的龙头企业紧密合作,校企联合培养本土技能型人才,持续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视线转到非洲。刚果(布)的土壤非常肥沃,降水量充足,非常适合发展农业,但由于种植技术受限、种植方式落后等原因,蔬果产量并不高。
库蒂亚·埃文斯是刚果(布)的农民,由于管理不到位,他种植的西瓜,个头小、甜度低,产量一直不尽如人意。这让他犯愁。
“在种植方面,当地有个观念,即不要太多人为干预。 苏农院王镇博士告诉记者,“他们认为把种子撒入泥土后,能收多少就是多少,‘望天收’。”受这种观念影响,当地种植技术和水平不强,果蔬产量受到很大影响。
苏农院给他送来提升西瓜产量的“宝典”。“西瓜根系生长的最佳温度为28℃-32℃”“这个部位的枝叶需要剪去”……在王镇指导下,埃文斯摒弃过去“看天吃饭”的旧思维,学习西瓜种植新技术。看着满地大西瓜,埃文斯乐开了花。“我相信今年的西瓜一定会大丰收。”
埃文斯成为“种瓜能手”的故事并非个例。苏农院校长苏士利介绍,针对刚果(布)农业技术不足等问题,自2018年起,苏农院建设中刚地方农业远程科教服务中心,面向刚果(布)开展农业培训课程。“通过‘中心+海外基地+农户培训’模式,线上线下累计开展农业技术交流活动6场,农业技术培训6场;招收刚果(布)来华留学生32人,首批刚果(布)黑角市校政联合培养留学生归国后,赴黑角市政府农业部门工作,目前正持续为服务中心建设发挥作用。”
“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因此我们与苏农院开展农业教育领域合作。”印尼日惹梅尔库布阿纳大学农业产业系主任查塔里娜·莉莉斯·苏里亚尼博士表示,在农业发展方面,可向中国借鉴更新的技术和更丰富的经验,通过合作,更先进的农业技术在印尼得到应用,大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给印尼师生提供新的生产理念,提升了大家的国际视野。
服务“一带一路”农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苏农模式”实现了双向互利共赢。以印尼合作项目为例,印尼日惹PGRI大学重视国际科研合作,与苏农院教师展开科研对话,不仅共同探讨专业共建,也为未来联合科研和联合发表科研论文打下坚实基础。9月26日,第五届UPY国际应用科学和教育大会在印尼日惹PGRI大学召开,该校同苏农院就“人工智能在现代世界中的挑战、机遇和影响”展开学术研讨,并提出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现实应用与发展方向,共绘未来智慧农业发展蓝图。
苏士利介绍,苏农院构建校政企合作发展长效机制,在刚果(布)黑角市建立中刚地方农业远程科教服务中心,在印度尼西亚建立印尼农业培训中心,招收“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来华留学生83人,为当地及周边国家培养本土化农业技术技能人才逾700人。
“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我们展示和推广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进理念、模式、经验和技术,开展农业‘走出去’人才培养、职业农民培育,主动对接长三角地区农业‘走出去’企业,全面服务农业对外合作园区。”苏农院党委书记傅兵表示,学校争当国际农业人才输出的探路者,探索服务“一带一路”农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苏农模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姚政宇 吴琼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