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沐浴着总书记的亲切关怀,江苏这个春天显得格外温暖,令人振奋。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沐浴在春光里,江苏各级科研机构迅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创新自信,抢抓创新机遇,勇攀科技高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原动力。
值此节点,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深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触摸科技创新脉搏,采写一线研发故事,从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强化产学研深融、发力新领域新赛道等方面,聆听江苏科技力量全力走好“必由之路”的坚定足音。
“问天”类脑超算打造“未来智能中心”
3月10日下午,记者来到南京麒麟科技城中科南京智能技术研究院。室外新芽吐绿,室内一排排黑色机柜中,正在研制的“问天1”类脑超级计算机闪烁着盈盈绿光——科研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调试工作。“按照计划,本月底‘问天1’就将完成1亿神经元规模的类脑超算子系统建设。”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尚德龙说。
什么是类脑计算机?它和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计算机有何不同?通俗来说,类脑计算机就是一款模拟大脑神经网络运行的新型计算机,它将脑科学与信息技术高度交叉融合,在生物脑信息处理原理的基础上开发而成,具有高效能、低功耗、实时性等特点。
当前,计算机性能提升正面临一个重要瓶颈,即功耗巨大。尚德龙介绍,现有的计算机,CPU(中央处理器)负责计算,内存和硬盘等存储器负责存储数据,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程序和数据必须从存储器读入中央处理器进行处理,之后再返回存储器中,这一过程不但能耗巨大,而且影响速度。类脑计算机借鉴生物脑神经系统和信息处理过程,从而大幅改进计算能耗、计算能力与计算效率。
“类脑计算机是一种全新架构的计算机,在硬件、软件、算法等层面,对现有的计算体系与系统做出了本质的变革,可以说是一条全新的赛道。”尚德龙说,目前世界各国正加大对类脑计算技术的研发,美国、欧盟、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已深入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我们科研人员责无旁贷,在类脑计算机这条新赛道上,我们不能落后于人。”
中科南京智能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20年,是聚焦于人工智能与集成电路领域的新型研发机构,其目标直指类脑超级计算机。经过三年的发展,中科南京智能技术研究院在类脑计算机的架构、互联、神经元模型、神经网络结构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比如通过时空交叠方式优化神经元模型等。截至目前,“问天1”类脑超级计算机已完成类脑原理机、类脑计算芯片、板卡、超级计算机架构及其软件系统的研制与开发。现已进入软硬件系统调试及应用部署阶段。
令人期待的是,预计到6月底,“问天1”类脑超级计算机就将问世,届时它可实现5亿神经元2500亿突触智能规模,较现有计算系统能效提升近10倍,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同等水平。后续,研究院还将启动新一代类脑计算芯片、类脑超级计算机的迭代研发,聚焦类脑智能应用开展攻关,打造类脑计算生态环境,支撑江苏省类脑超级计算机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地位。
展望未来,类脑超级计算机将广泛运用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人机交互等领域。未来的类脑智能系统将有望与数据中心、各种掌上设备等智能终端、汽车、飞行器、机器人等深度融合。记者了解到,中科南京智能技术研究院已孵化引进了南京极景微半导体有限公司、南京瀚海伏羲防务科技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上下游企业,市场估值近10亿元。未来,结合市场需求,将联合高校院所、头部企业在医疗器械、智慧交通、工业数字孪生、天文观测研究、生物脑科学研究等领域开展应用探索。
让无人机放飞在祖国蓝天上
13日早晨,当第一缕晨曦照在西北的沙漠戈壁滩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型号试验队队长王洪宪和伙伴们已经工作了两三个小时。起飞、切换各种飞行姿态、降落回收……无人机两三个小时的试飞过程,各专业组集中精神,配合默契。
作为无人机技术突破、装备研制的重要环节,试验试飞是无人机装备的试金石和检验器。王洪宪介绍,“无人机试飞需要足够大的空域,在无人机进入外场试飞与调试阶段后,试飞场地只能选在大西北荒无人烟的沙漠和戈壁滩。”
去年9月12日以来,为保障某重点型号科研设计定型,南航无人机研究院组织试验试飞队分批奔赴距离南京3000公里外的沙漠戈壁滩,开展新指标验证飞行试验。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严寒天气里,队员们常常摸着黑,和运输车、测控车、加油车等5辆车以及2架飞机一起出发,行驶80公里开往外场,当雪亮的车灯划破大漠外场的夜幕,一天的工作就正式开启了。
“试验工作一秒都耽误不得,在试飞过程中,团队成员需要随时应对处理各种问题,时刻都在与时间赛跑。为了提高效率,大家在各个环节都配合默契,拧成一股绳。”王洪宪说,有次在飞行前20分钟,大家突然发现了一个链路故障,按照以往情况任务将会被取消,当时测控组伙伴以最快时间爬到车上打开主板检查问题后,立刻启用了备用链路,近3小时全程手动寻找信号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在无人机回收环节,打开的回收伞面积足足有200平方米,需要迅速折叠,装回在一个小小的背包里,不同专业组的队友们都会上前齐心协力,半小时内高效率完成回收任务。
早上7点出门,晚上10点以后才收工返回,半年多来,包括春节在内的近两百个日日夜夜的坚守,大家从来没有半句怨言。测控组的唯一女同事陈雪霁是无人机操作手,负责无人机空中飞行的各种姿态调整,时刻监控着无人机飞行状态,每次任务都要连续盯着屏幕五六个小时,飞行任务结束后,还有一起扛备用电池、操作油机、架设天线等等繁重工作……“这是国家给予的光荣使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我们都责无旁贷。”王洪宪告诉记者,有的验证需要满足无人机连续飞行数百小时不出故障。“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31架次飞行,累计空中飞行时间70小时。第一阶段试验已经圆满完成。”
春日天气回暖,外场这两天平均气温在零下3至5摄氏度左右。“戈壁没有降水,风沙还是不小,但大家生活环境已经改善了不少。”王洪宪说,之前气温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米饭都煮不熟,大家只能啃面包,现在队员们一般可以吃点泡面、米饭,但这支平均年龄不过二十五六岁的队伍甘之如饴。“我们要为国家研制出好的装备。”“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是要人无我有,人有我强。”前几天在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时,年轻的队员们都深刻感觉到,前进的动力更强了,肩上的使命感更重了。
王洪宪说,大家正在积极准备后续试验,预计本次试验5月份结束,“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负重奋进,开拓创新,实干到底,用智慧和汗水为建设航空强国积极贡献力量。”
智能输送系统跨行业,“融会贯通”闯海外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面对新发展趋势,如何插上“科创”的翅膀?3月9日,记者走进江苏博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博泰环保正在精耕关键核心技术,为跨行业发展打下地基。
大型激光切割设备快速移动、数台焊接机器人上下翻飞,智能车间里,工人们正熟练地进行钣金、焊接、装配、搬运。“在赶制订单之余,公司正加快推进今年的市场开拓以及新产品开发工作。”江苏博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陈银说。
博泰环保一直专注于垃圾焚烧行业锅炉灰渣及烟气飞灰输送系统设备的生产供货及服务。“在垃圾焚烧发电厂中,从垃圾上料、到炉渣、再到飞灰,都是输送机负责传输工作。”朱陈银说,公司主要通过向垃圾焚烧发电厂提供产品盈利。全国已投运的600多家垃圾焚烧发电厂,其中共有近300家由博泰环保提供输送系统设备。北至佳木斯,南至三亚,东至上海,西至拉萨,都有博泰环保产品的身影。
“公司建立初期,我们曾尝试过跨行业发展,但彼时公司的规模实力不支持。我们决定深耕本行业,以品质优先,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朱陈银回忆,公司刚成立那两年,国外进口设备占据市场主流,更新维护成本高,服务及时度不够;国外的工艺设计选用的国产设备在选型上匹配不高,运行维护也存在问题。“一部分国产化,一部分做优化。”朱陈银抓住这两个痛点,在公司起步阶段给国外的工艺和设备“打补丁”,这也是博泰环保走上专业化道路的契机。
随着垃圾焚烧市场的高速发展,业内对产品专业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据介绍,2017年底,公司为满足产能需求,收购并控股中泰环保,同时开工建设胜利桥工厂二期以扩大产能。2020年,博泰环保又在兴桥工业园新增工业用地110亩,新建输送机智能工厂。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年产3000台套输送设备,并成为国内最大的刮板输送机生产基地。
“公司的发展规模与整体实力已经迈上了新台阶,我们打算调整战略,利用原产品、原优势跨行业发展,以同样‘打法’进军新市场。”朱陈银表示,垃圾焚烧行业本身规模较小,而公司专攻的输送系统设备在造纸、新能源、冶金、化工等行业都能够得到广泛应用。
博泰环保近年来与同济大学、河海大学等高校合作研发,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对原产品加以升级改进,坚决舍弃产品原有缺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产品智能化、物联化、全自动化,提高使用效率、减少运行成本。此外,原本需要人工操作的打包机也改进为全自动式,实现智能化与无害化,避免人体健康由于防护不当造成职业病的危害。“企业的未来发展还是要靠科技创新。只有不断提升产品关键核心技术与生产规模,才能具备国际竞争能力。”朱陈银说。
如何真正融入国际市场?“首先要对标国际标准,加大跨行业发展的研发投入。要拥有前沿的设计、研发与整合能力。”朱陈银坦言,公司对标了一家一百多年历史的日本公司,该公司产品与博泰环保类似,但却面向国际较高端市场。主动和国际公司合作交流,既能学习融合行业的国际先进理念及技术标准,又能跨行业、跨国推广本行业的优势产品,让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走”出国门。
目前,博泰环保的产品已出口至芬兰、巴西、印尼、泰国等国家。预计今年公司出口的大型输送机订单合同额将超过5000万元。为满足这些国际标准要求的订单,博泰环保近两年对生产体系进行了全面升级,包括ERP、PLM等软件系统及自动焊接系统、自动表面处理、喷涂系统等硬件系统。
“我们要从理念、设计、管理、技术上与国际全面接轨,在顺应国际行业标准的同时最大化发挥自己的优势。”朱陈银期望,在坚持研发关键核心技术、融合国际行业先进理念的基础上,博泰环保能够在跨行业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开拓国际新业务!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蔡姝雯 杨频萍 张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