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社会 > 正文
从江苏“百佳家庭农场”看“现代农场主,可喜新模样”
2023/09/09 19:09  新华报业网  

  9月8日,2023江苏“百佳家庭农场”“十佳家庭农场服务联盟”发布。入围农场主来到南京,喜滋滋地捧走了沉甸甸的“金字招牌”。记者在发布现场发现,如今的农场主们与传统的农民形象已经大相径庭:上台领奖的农民有不少皮肤黝黑、穿着朴素的“土农民”,也有很多打扮时髦的“洋气农民”、斯斯文文的“眼镜农民”;上台分享的农民也不再是只顾耕耘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小农”,而是畅谈“链式思维”、崇尚合作共赢的“大格局农民”。

  “新农人”,“新农村”的主力军

  “农担农行杯”2023江苏“百佳家庭农场”“十佳家庭农场服务联盟”寻访发布活动,由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妇女联合会指导,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江苏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研究会等单位共同主办。发布的百佳家庭农场是从全省16万多家庭农场中经过严格程序遴选出来的。

  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金融学院教授周月书长期关注江苏家庭农场发展,也参与了这次百佳家庭农场寻访活动。经过现场踏访,她发现,与七八年前相比,江苏家庭农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新面貌,其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职业化新农人崭露头角,赋能农场专业化发展。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一批80后、90后大专以上的年轻一代职业农场主开始逐渐活跃在田间地头。有的是父辈家庭农场主的接班人,有的是在其他产业完成原始积累后从事农业创业;有放弃‘朝九晚五’工作有情怀的返乡种粮人、有从事设施农业的90后、有种养结合、农旅、研学综合经营的80后。”在周月书看来,新一代职业新农人有文化、乐于学习新知识,敢于尝试新技术、新事物,善经营管理。他们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如南京农业大学举办的“头雁计划”培训等,不仅有效提升家庭农场的经营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转变经营理念,拓展视野,开阔经营思路,同时培训也为农场主搭建了交流平台,发挥学习示范效应。

  家庭农场既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基础性和骨干性经营主体,又是稳定农业基本盘、实现农产品稳产保供的重要力量。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许善平介绍,经过多年发展,我省家庭农场队伍不断壮大,成为保障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主力军,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全省纳入名录的家庭农场达16万家,经营面积超2100万亩,占我省土地流转面积的7成。其中从事粮食种植的家庭农场6.6万家、土地经营面积超过1600万亩。累计培育各级示范家庭农场超过2.3万家,其中省级示范达到3134家。全省各级各类家庭农场服务联盟接近200个。

  变现知识,玩转农业“技术活”

  常州新北区新农家庭农场联盟服务中心秘书长吴建月上台分享时,首先表达了对母校南农大的感恩之情。“我们把母校的专家请到田头,将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到农场,做到技术进乡,提升农业的智慧化、数字化水平,还和母校联合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共同进行课程研发,提高农民的专业素养。”她说,和高校院所的合作,不光提升了农产品的种植品质和附加值,也让农场主们更具商业思维,为乡村建设增加活力。为进一步服务好农户,联盟服务中心还与工业行业协会、商会联动,让“农品出乡”,通过家庭农场联盟统筹规划,帮助农户实现信用担保,联合农业银行、邮储银行送金融到乡。

  新时代的农场主不是秀财富,而是秀证书。在“百佳家庭农场”寻访过程中,记者常遇到农场主捧出一堆培训证书的场景。东海县白塔埠镇蓝天家庭农场负责人刘周平2004年开始种地,2013年9月注册如今的农场。从种植大樱桃,到如今种养结合,农场里现有五六十亩樱桃,上一茬玉米刚刚收获不久,新种的一茬已经出苗。此外还养了100多头牛,少数鱼、鸭,一年四季忙碌而充实。寻访当天,刘周平捧出一堆证书:2016年参与南京农业大学省级示范家庭农场主培训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学习的结业证书,2021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评选的年度农民教育培训“百优保供先锋”,参与江苏省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主办的江苏省中小农业企业产业双创新农人培育项目,还获得东海县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江苏省“十行百星”巾帼创业创新典型“三农之星”、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等荣誉称号。

  知识学到“脑里”更要变现到“地里”,让农业“技术活”更灵活。如东县赵云家庭农场负责人赵云说,农场努力搭建平台培养年轻人,培养他们操作无人机、烘干机等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用智慧在家门口赚取“智费”。通过聘用、培养更多爱农业、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一代新型职业农民,为农场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让“新农人”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带头人”。

  “要把培养高素质的家庭农场队伍作为推动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许善平表示,江苏鼓励乡村本土能人、有返乡创业意愿的外出务工农民等创办家庭农场。引导家庭农场根据产业特点和自身经营管理能力选择最佳规模,从而实现最佳效益。同时,利用农技耘APP为家庭农场提供“全天候、顾问式”的线上农技服务。积极推广家庭农场电子记账模式——随手记APP,帮助家庭农场加强成本核算,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告别“小农”,“链式思维”促发展

  暑热未消,走在徐州市铜山区三堡街道新何村迦南之地家庭农场的彩虹柏油路上,只见木制长廊上凌霄花开得正盛,一些少年正身着迷彩服在草坪上军训,远处的葡萄园里,美人指、阳光玫瑰等已结实饱满。

  “我们2014年起步时种养结合,因为位于城郊,就琢磨发展休闲功能,2019年逐渐转到农旅融合。现在农场总占地120多亩,有宠物兔观赏区、蔬果采摘区、垂钓区,正在训练的孩子们参与的是暑期研学项目。”农场负责人陈朋介绍,农场是集农业生产、种植、养殖、采摘、住宿、餐饮、农事体验、科普游研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生产+旅游示范基地,去年门票、餐饮、住宿、采摘、游玩项目等收入380余万元。“种植面积约40亩,大部分是水果,基本每个季节都有成熟的,但每个面积都不会太大,我们希望在园区内进行消化。”

  而在南京市江宁区农汇谷家庭农场,家庭农场主张云不满足于自身蓝莓种植技术的日益成熟,她结合周边的旅游资源,逐步探索出将单一蓝莓种植发展成与蓝莓初加工、蓝莓深加工、蓝莓采摘游、亲子研学等相结合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模式,同时做大做强自有“蓝卉谷”品牌。

  “我们以自有蓝莓资源为依托,逐步在标准化生产、冷链仓储建设、深加工产品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逐渐打造出基地、农户、深加工和市场的全产业链,进一步提高蓝莓附加值。”张云说,随着种养殖品种、规模逐渐增加,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树立链式发展思维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农场主,我们需要加紧学习、提升能力素质,不断改进优化农场管理方式,确保农场健康、高效、可持续以及标准化发展。”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琼 颜颖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