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淮海战役支前文物展”首展暨巡回展启动仪式在复旦大学博物馆举行,共展出淮海战役纪念馆支前文物75件/套,珍贵历史照片110幅。这也是淮海战役革命文物首次走进校园。
展览由江苏省文物局、中共徐州市委宣传部主办,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管理中心(淮海战役纪念馆)、复旦大学博物馆、中共一大纪念馆、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
彰显人民支前的伟大精神
本次展览分为“人民战争的不朽丰碑”“人民战争的深厚伟力”“小推车革命精神永放光芒”三个部分,以精选的小推车、小竹竿等淮海战役支前文物为核心,集中彰显党领导人民群众支援淮海战役的光辉历史和人民支前的伟大精神。
现场展出了一根特别的小竹竿,使用者唐和恩是淮海战役中的一位特等支前功臣。记者从淮海战役纪念馆了解到,唐和恩是山东莱阳人,1948年秋参加支前小车队。他带领小车队,从莱阳县万寨乡出发,随军转战,跑遍淮海战场。
每到一地,就把途经的地名刻在随身携带的小竹竿上,一米多长的小竹竿被刻上了山东、江苏、安徽3个省88个主要城镇和村庄的名称,把这些地名连接起来,行程达5000余里。这件不寻常的文物,见证了支前民工运输的艰辛,成为人民群众支前的历史缩影。
1948年的冬天,大运河西岸的宿迁县,一支支接淮海战役的民工队伍出发了,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一个18岁的姑娘,她叫朱永兰,穿着一件红棉袄,在队伍中尤其的显眼。她是宿迁大兴区短勤运输大队一中队女分队长,带领370多名民工,推着350辆小车往前线运送大米。狂风肆虐的运输路上,朱永兰总是跑在最前面为大家探路、鼓劲。队友没鞋穿,她就脱下外衣撕成布条给队友包脚。
途中经过10里宽的大淤泥荡,最浅的地方也要漫过小腿,上面结着冰,为防止车队出现危险,朱永兰坚持在淤泥中指挥。朱永兰和小车队破冰过河,经4昼夜紧张转运,行程400里,将3.5万斤粮食一斤不少送到前方。现场展出了解放军颁发给朱永兰的一枚奖章。
山东乐陵县支前特等功臣石连生剩下的半截棉袍也引起很多人关注。长途转运途中,石连生经常脱下棉袍给伤员取暖,撕下布片给伤员包扎伤口,扯出棉花给伤员擦血污。一件崭新的长袍只剩下了破旧的半截,成为一个普通民工艰苦支前历程的见证。
在百年名校开启红色之旅
“这是一场革命纪念馆与高校博物馆的‘博物之约’,是在党的诞生地上海,在拥有厚重革命传统的百年名校,开启的一场红色之旅。”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管理中心主任、淮海战役纪念馆馆长贾萍说。
据介绍,淮海战役纪念馆以前和高校联手都为图片展,此次,淮海战役支前专题展是第一次走出纪念馆,纪念馆的文物也是首次走进高校。
为什么选择复旦大学?贾萍表示,复旦是百年名校,文博专业特别强,馆校合作,铸魂育人,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出发,奔赴全国高校,让青年学生深刻领会革命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激发学子们踏上新征程,投身祖国建设。
提升文博公共文化服务
这次展览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聚焦人民,普通百姓成为展览的主角。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人民选择了共产党,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诀。
怎么讲好人民故事?贾萍表示,“就是通过真实的文物来打动观众。比如唐和恩的小竹竿,石连生的半截棉袍,观众看到会有所触动。”同时,展览通过翻板、拓印、二维码扫描等形式,多层次、多元化地推进文物史料与观众的互动,让红色教育走进年轻人的心灵。
“复旦是有着近120年历史的世界名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此展作为2023年江苏省博物馆纪念馆精品巡回展项目之一,是我省持续提升文博公共文化服务的具体举措,也是复旦大学和淮海战役纪念馆跨界合作、推动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与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成果。”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姚文中说。
本次展览展期为10月13日至10月29日,共17天。展览期间,将开展专题讲座和“革命文物我来讲”志愿活动,邀请复旦大学生作为志愿者报名认领文物故事,讲述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图片由淮海战役纪念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