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江苏召开遵循新发展理念持续排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工作会。在全省上下奋力夺取“双胜利”的时刻,江苏专门为民生问题开一场直达乡镇、街道的大会,省委书记娄勤俭郑重动员——
“深入排查和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在新的起点上共创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
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再出发之年,江苏在民生领域谋划再出发,这充满“温度”的“再出发”备受关注、值得期待。
一次酝酿已久、期待已久的会
今天的会,酝酿已久、期待已久。“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了解到,根据原先规划,这次会议原本是春节后一上班就开,因为疫情影响,延期到今天召开。
会议延期,关注从未延期。担任江苏省委书记以来,娄勤俭对住房、教育、就业等民生问题多次作出指示和部署。去年底以来,他更是在多个场合表达对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关注。
在去年12月召开的江苏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上,娄勤俭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良好健全的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用五个“着眼于”,也就是着眼于“更好的教育”、着眼于“更稳定的工作”、着眼于“更满意的收入”、着眼于“更可靠的社会保障”、着眼于“更舒适的居住条件”,阐释如何建立完善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制度体系。
今年1月5日至6日,娄勤俭在宿迁调研时,去了学校、菜场、农民集中居住社区。他提出,要聚焦民生突出问题,健全保障机制,坚决把各项民生事业办好办扎实。
“‘强富美高’的新起点,应当成为增进民生福祉新的‘起跑线’。”娄勤俭在1月14日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郑重指出。他详细阐释说,我们要遵循新发展理念,把握民生需求新变化,围绕教育、医疗、就业、社保、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精神文化生活等领域,加紧梳理排查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更加精准地解民忧、纾民困,让群众生活改善与决胜全面小康同节奏、与探索开启基本现代化同步伐。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不再仅仅是温饱和小康,还有体面的收入、均等化的福利以及人生出彩的机会。回应老百姓的这些民生新期待,显然已是新时代的一道必答题。
紧接着几天后的在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上,他再次强调,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其中一点就是,更加注重解决突出民生问题。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非常时期”,娄勤俭多次强调保障好民生工作。3月17日至18日,在盐城检查调研时,先后来到建湖县恒东村、盐都区佳富村、响水九丰现代农业园和老舍中心社区恩覃村,察看农业生产恢复和农民住房条件改善情况。他要求,用心用情做好民生保障工作。
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大决策和重要抓手
今天的会有两个关键词很醒目:新发展理念和突出民生问题。
当前,江苏发展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点,有一系列重大的命题摆在面前,民生问题为何摆在特殊位置?会议一开始,在娄勤俭就指明八个字:天下之大,黎元为先。
为什么要推进民生工作?娄勤俭开宗明义,向与会者提出这个问题并作出鲜明的回答:这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部署,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大决策和重要抓手。
“作为党的干部、人民公仆,任何时候都要站稳人民立场,带着情怀为老百姓办实事,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一直以来,民生实事都是娄勤俭的关注重点。
客观说来,这几年,江苏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人民生活高质量”作为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重要内容,民生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全省人民不断感受到生活有新变化。
让娄勤俭感慨不已的是,这三个月过得极不寻常。“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对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冲击,也让我们对发展、对生活、对民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说。
经此一“疫”,江苏及时采取一系列举措解决现实难题,有效降低了疫情对群众生活的影响。与此同时,疫情也暴露出不少民生领域的短板和漏洞。娄勤俭坦言,不可避免会有一些因为历史背景、时代局限性而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会有一些因为发展理念偏差、客观条件限制而形成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更多的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风雨之后,如何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新的历史关头,民生事业向何处去?值得深思。
娄勤俭连发三问:
今年是“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再出发之年,民生领域如何再出发?我们要作出回答;
全面建成小康之后民生改善怎么办,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如何创造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我们要作出回答;
主题教育虽然结束,如何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长效机制深化落实?我们也要作出回答。
开启新征程、迈上新台阶,江苏的民生事业没有终点站。“民生发展永远在路上。”娄勤俭表示,决不能有一好百好、盲目乐观的认识,必须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树立强烈问题意识,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
基于此,娄勤俭动员全省上下乘势而上,深入排查和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在新的起点上共创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
“从现在开始,面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接着一任抓,扎扎实实向前推进……”这番话,斩钉截铁传递出抓民生的信心与决心。
民生问题是发展问题、政治问题
民生大事沉甸甸。当前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不管是经济增长,还是财政增收,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有人对解决民生问题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娄勤俭认为,有必要进一步用新思想解放思想、统一思想。他说,
——民生问题不仅仅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政治问题。越是发展遇到困难挑战时,越要高度重视解决民生问题。离开了这个前提,我们就难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实现稳步的发展。更何况,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人民、为了民生,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这个出发点。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六保”,深层次看,都涉及民生。我们要在主动排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中,实现积极的而不是被动的“保”,给社会良好的预期,给群众更多的信心。
——排查解决民生问题不是毕其功于一役,更不是不顾财力实际地大干快上,而是要抓住一到几项最关键、最突出、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优化投入结构,集中资源要素,撬动各方力量,打好攻坚战、持久战。我们要做到的是,排查要全面、规划要系统、推进有步骤、年年有突破。
——排查解决民生问题,不能仅仅看作投入问题,也是带动内需、拓展空间、拉动增长、培育动能的重要举措。
围绕“八个更”要求,让民生答卷更有“厚度”
排查解决民生问题,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娄勤俭指出,要在围绕“八个更”要求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切实找准找实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他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民生工作的“八个更”要求,即“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以及“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这“八个更”,概括了新时期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就是我们做好民生工作的方向指引。
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娄勤俭表示,要通过改革破解难题、完善体制机制,加快构建民生领域的现代治理体系。他说,彻底解决这些民生短板弱项,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这就要求我们,哪里有短板,改革举措就要往哪里聚焦发力哪里有民生关切,制度建设就要在哪里回应强化。
事实上,江苏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对“八个更”方面提出明确要求,要把改革贯穿始终,把问题解决和制度建设统筹起来考虑,在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的同时,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和高质量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让江苏发展实绩更有“温度”、民生答卷更有“厚度”。
对此,娄勤俭在今天的会议着重提了四点要求: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些民生问题之所以迟迟得不到解决,不是解决不了,也不是没有能力解决,而是思想不够解放。
民生事业千头万绪,资源一定要用在刀刃上,与各地发展实际特别是服务人口、服务半径相适应,真正做到以我为主、按需建设。
——坚持系统谋划、分步实施。对于民生问题,不能头痛医头、就事论事,要学会通盘考虑,拿出系统解决的办法。
比如,我们实施苏北农村住房条件集中改善,就是要按照“四化”同步要求,着眼重构城乡关系,系统解决农民就业、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等问题。
解决民生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工程化、项目化推进,从最紧迫的事先干起,一年办成几件实事,让群众看得见效果、真正有获得感。对于那些短期无法解决、需要长期攻坚的,可以纳入“十四五”规划。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解决民生问题要算大账不能算小账,很多时候力有不足,本质上还是没有尽力而为,把我们的财力盘活用好,是完全做得到的。该政府投入的,不能简单地推向社会,而且辩证地看,把民生工作做好,群众后顾之忧少了,反过来也能扩大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强调尽力而为,绝不意味着不顾实际地大干蛮干,既要努力办成事,还要量力而行、注意发展的可持续。
——坚持顶层设计、基层探索。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决定了民生问题千差万别,有共性的,有个性的。
共性的问题,要提到省级层面来研究,规划好方向和目标,拿出整体政策方案、工作方案。
个性的问题,鼓励各地大胆探索,为全省作出示范。
带着情怀干、带领群众干,共同成就美好生活
排查和解决问题,怎样才能真正解决到位?娄勤俭强调,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着情怀干、带领群众干,形成解决突出民生问题的强大合力。
民生工作面广、量大、头绪多,能不能干好关键是看是否站稳群众立场。在娄勤俭看来,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一定是有情怀的干部,群众所病、如患己身,食不香、寝不安。一个有办法的领导干部,不仅为了群众,也会依靠群众,能够带领群众一起干、奋力干,共同成就美好的生活。
娄勤俭指出,排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就是对各级干部落实三点要求的最好检验。
检验的是我们抓落实有没有一股子狠劲、韧劲,定下来就要做到,要做就要做好;
检验的是我们有没有一颗真正的忧民之心,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了解民生关切,做到“一枝一叶总关情”;
检验的是我们有没有做好群众工作、解决复杂问题的本领,从规律上、本质上来认识和把握民生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乡镇是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在老百姓眼里,代表着党的形象。工作落实在基层,与群众走得最近的也是基层。这次会议,以视频形式开到乡镇一级,也是这个考虑。
娄勤俭说,解决突出民生问题,方向政策确定以后,最终还要靠基层来落实。他语重心长地嘱托大家:
一要知冷暖、讲实际情况。民生问题的枝枝叶叶,就在大家身边,要带着深厚的群众感情,增强敏锐性,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反映问题。
二要懂政策、讲明白话语。与老百姓坐在一张板凳,用群众爱听、听得懂的话,把党的政策讲明白,带着大家一块干。
三要有思路、讲科学方法。各地情况不同,要增强贯彻落实的创造性,因地制宜把事情办好,真正让好的政策收到好的效果。
让群众过上更加殷实富足、富有品质的生活
娄勤俭一席讲话鞭辟入里、语重心长,引发会场震动。与会者纷纷表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
南京市委常委、江宁区委书记李世贵发言时表示,将立足防控,把“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模式向防境外输入延伸,坚决守住空中门户。
教育是民生之基。如皋市委书记张建华提出,三年内,规划新建各类学校16所,创成高品质示范高中1所,新聘教师1500人,确保学前教育学位按标准供给、义务教育资源更加均衡、普通高中办学规模持续扩大。
盐城市盐都区委书记吴本辉说,全力做好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升集镇功能,激发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热情。
“将有限的财力用于急需补短板的事项。”江苏省财政厅厅长储永宏发言说,在支出安排顺序上,优先安排“三保”支出,切实加强对三大攻坚战、教育、医疗、社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等方面的保障。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表示,确保2020年完成500个老旧小区改造,确保新开工城镇棚户区改造18万套、基本建成8万套,建成一大批“建设品质高、公共服务好、产业发展优、群众满意度高”的新型农村社区。
加快补齐综合交通运输短板,让群众出行更“顺心”。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陆永泉说,在去年实现苏北五市通高铁的基础上,开工建设北沿江高铁、沪苏湖铁路,力争开工建设通苏嘉甬、盐泰(锡)常宜铁路,确保建成连淮扬镇铁路、连徐高铁和沪通铁路,力争提前建成盐通铁路,到年底全省12个设区市通高铁。年内开工建设江阴第二过江通道,建成五峰山、沪通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五桥,加速省内全域一体化。
无论遇到多大的风险挑战,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群众,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这是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我们任何时刻都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为了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沿着新发展理念的指引,聚焦民生关切,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一定会收获更加殷实富足、富有品质的‘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成果!”
娄勤俭充满激情的话,让8000万江苏人对于高品质生活更加憧憬。
交汇点记者 倪方方/文 图片 张筠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