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9年12月21日,成立于1958年的江苏排球队迎来60周年庆典,迟到一载,恰逢盛期。
今年,中国女排夺得第10个世界冠军。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女排代表,重提女排精神,盛赞女排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号召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凝聚了全国排球人的心血,其中蕴含着江苏元素。从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五连冠”到今年第10次夺冠,功勋册上闪耀着许多江苏人的名字:袁伟民、孙晋芳、张洁云、殷勤、赵蕊蕊、惠若琪、张常宁、龚翔宇……他们为女排精神的铸造和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他们这里,向更深更远更细处挖掘,我们可以探寻到女排精神的一条“江苏路径”。
交汇点今天推出《女排精神的“江苏路径”》系列报道第二篇,致敬为中国女排做出贡献的江苏人,也为弘扬新时代女排精神鼓与呼。
奥运冠军龚翔宇(中)和队友交流。
在位于南京仙林的江苏省体育局训练中心排球馆,江苏女排姑娘们正在训练备战全国联赛。“扬女排精神,攀联赛高峰,精心打造江苏竞技体育铁军。”——馆内红色横幅特别醒目。
“女排精神,体现在我们身上就是扎扎实实地训练,从练排球第一天起,没人教过我们去放弃,这已经刻在骨子里了。”奥运冠军张常宁在场边对记者说。
张常宁看似简单的话语,帮助我们在朴实的江苏球员与崇高的女排精神之间,寻觅到了紧密勾连的关系,寻觅到了女排精神的“江苏因子”。
感冒的张常宁,没有放松训练
当天训练课,张常宁前一晚发烧,还在感冒,但她没有缺席。记者在现场偶遇张常宁父亲张友生。他不放心女儿,特地赶到训练馆看她。张友生曾是中国男排国手,参加过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
“来,赶紧喝点水。”训练间隙,张友生帮女儿打开水杯,轻声叮嘱着。这位慈爱的父亲,更多时候表现出的是“铁石心肠”。“在我们家,两个孩子(张常宁的哥哥张晨是一名男排国手)从小遇到擦伤或者磕磕碰碰什么的,都是自己解决。现在,他们打球遇到困难,在我这诉苦没用的。哪个家长不心疼孩子呢?但当运动员就要吃苦,就要磨炼意志,否则出不了成绩。这一点孩子很清楚,这么多年也习惯了。”张友生说,女儿一年呆在家里的时间,不会超过两个星期,他也习惯了。
尽管身体不佳,但无论是和全队的配合训练,还是个人与二传手的进攻训练,张常宁都完成得一丝不苟。蔡斌说:“张常宁是球队最重要的攻手,很多战术都围绕她来打,如果她不参加训练,全队的训练质量就会打折扣。”
江苏女排队员训练,始终不忘“女排精神”。
蔡斌来江苏队后曾把这支队伍带到了全国女排联赛和全运会冠军
。他对江苏女排姑娘的评价是踏实。他说,
除了外出比赛,球队一年365天中绝大多数日子高强度训练,每天差不多有七八个小时,而且队员执行力非常强,对教练技战术指令执行得很到位。
同样的评价,郎平用的词是朴实。
薛永业是江苏男排的冠军主帅,也执教过江苏女排。采访中,现为中国排球后备人才训练组成员的薛永业说:“江苏女排队员完成训练任务从不打折扣。我当教练几十年了,有些地方的队员训练会偷懒,耍点小聪明,但江苏队员不会。”
江苏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毛武扬说:“我们的队员都很能吃苦。以惠若琪为例,她经历了心脏和肩部大手术,一旦身体条件允许,就自觉投入高强度训练,这样才能跟上国家队的节奏。说实话,她在术后半年能够参加里约奥运会,绝对是个奇迹!”
赵蕊蕊在腿部骨折之后,为了赶上雅典奥运会,付出无数汗水和泪水,同样令人动容。即使在雅典赛场再度倒下,她依然选择留在球队,哪怕是在场边,也要和大家战斗在一起。
江苏女排训练课,队员认真、刻苦。
记者注意到,无论张常宁、龚翔宇这样的奥运冠军,还是江苏女排的其他队员,都是集体一员,为了团队的共同目标,教练组对她们一视同仁,训练要求都一样。感冒的张常宁,减少了一部分扣杀训练,却在一旁,独自默默加练体能……
分别的时候,张友生拍拍女儿的脸蛋,爱意、不舍、鼓励、期望,尽在不言中。
水韵江苏滋养灵秀气质,成才更需练智能与意志
除了朴实、踏实,江苏女排姑娘还给人灵秀之感。高大身材掩藏不住由内而外散发的聪明伶俐,在担任中国女排核心或队长的几位江苏队员身上尤为明显,其内秀气质与关键位置需要的智慧、领导力很是匹配。
蔡斌曾执教上海女排多年,也执教过北京女排以及中国女排,他从地域文化的角度点评江苏女排姑娘:“江苏处于南北交融地带,球员既有北方人的体格素质,又有南方人的细腻灵性,非常适合排球运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韵江苏,刚柔并济,千年文脉,儒雅丰厚,孕育、滋养了江苏女排姑娘,但要让灵秀之气转化为赛场致胜法宝,还需后天努力。
江苏排球名宿张然有个观点:“打球机器”难达竞技巅峰。“训练不只是练体能,练技能,还要练智能,练意志。智慧、意志、品德等软实力,对运动员的培育与成长有不可低估的战略意义。”江苏女排也是一直循着这个指导思想在传技育人。
奥运冠军张常宁(右)训练中扣球。
毛武扬每次谈到江苏女排队员的时候,都很自豪,“我们的队员从小到大,一直坚持文化课学习和排球训练,文化水平都比较高。像惠若琪和张常宁,上学的时候都是学霸,除了打球好,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张常宁数学常拿满分。”难怪,郎平说江苏球员整体素质高。
张然透露,“惠若琪这孩子很好学,退役后她写了本关于排球的书,还专门就具体问题向我请教,我当然乐意给她指导。”
赵蕊蕊退役之后当了作家,她写的科幻小说还拿到国际奖项,赵蕊蕊画的卡通也很传神,拥有很多忠实粉丝;孙玥退役之前就到南京大学读书,是班上的明星,也是学习最刻苦的一个……
如果请外援,可能不会有今天的龚翔宇
在江苏排球60年的发展历史中,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没有请过外援,注重本土选手的培养。
从最初广东恒大女排花大价钱请高水平外援之后,近几年北京、天津、上海、四川、山东、福建等队纷纷聘请外援,全国女排联赛掀起了一股外援潮。然而,江苏女排始终不为所动,坚持做自己。2014——2018赛季,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江苏女排连续5年打进联赛四强,全国唯一。
“作为职业教练,我当然喜欢直接用高水平运动员,比如高水平外援,这样我会轻松很多,成绩上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回报。但是,江苏女排要兼顾全运会,要兼顾培养后备,江苏省体育局决定不请外援。”蔡斌坦言压力挺大,因为全运会和联赛都要有好成绩,全运会四年一个周期,但联赛打不好的话,可能等不到全运会他就下课了,俱乐部和球迷给予的压力都会非常大。面对不请外援的现实,主教练只能想办法从年轻队员中找人,然后把她们培养出来。“举例来说,上一批队员退役之后,江苏女排没有优秀的接应,如果当初我们请了外援,可能就不会有今天的龚翔宇。”
江苏女排主教练蔡斌。
的确,从青年队到国家队,龚翔宇实现了快速的“两连跳”。更神奇的是张常宁,从沙排到室内,从联赛新人再到国家队,只用了短短一年时间,如此“三级跳”在中国女排的历史上前所未有,令人惊叹。
引进外援,是联赛机制下的市场行为,一方面可以提高联赛水平和观赏性;另一方面,其对于本土球员的影响,是利是弊,一直存在争议。
江苏女排不请外援,在外援扎堆的联赛上,成绩会受影响,但本土年轻球员有更多机会打上联赛,有更大的上升空间,可以给国家队输送更多人才。
立足本土,内部挖潜,“水涨船高”,“民富国强”,是江苏女排对中国女排的奋勇担当。
交汇点记者 汪秋萍 景正华/文 实习记者 张思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