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他们素不相识,“莫言”就是接头暗号
2019/12/20 15:54  新华报业网  

  

  佳期将至,金陵晴好,无雪亦无风。

  一场期许已久的美妙约定即将化作现实。21日(本周六)晚,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和共青团南京市委、南京市青年联合会联合主办的“致敬经典 宁聚青春 新华之夜”2019-2020南京跨年诗会“大地的模样”莫言作品朗读会将在新华报业传媒广场新华礼堂隆重举行,当代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将和多位作家学者、实力演员共襄盛会,和读者观众一起在琅琅读书声中祈盼新年。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如候鸟翩跹而至的,还有从城市各个角落匆匆赶来的读者。是刚刚交代完手头的工作,还是下课铃声刚响,就背着书包狂奔而来?对素不相识的他们来说,“莫言”二字就是接头暗号。

  冬日寒冷,文学的火光使我们相偎。

  就在今天,莫言将抵达南京。时钟的指针将一分一秒,在我们的屏息以待中,逐渐拨向那个约定的时刻。此时我们需要做的,是回望大师的文学生命,再次亲近他的心灵,来使我们的相逢更加美好。

  

  

  1童年

  莫言1955年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大栏乡,小学五年级辍学,在农村劳动长达10年,种高粱、种棉花、放牛、割草。孤独酿成了他童年的底色。在瑞典文学院演讲时,莫言回忆童年时说:“有时候我会蹲在牛的身旁,看着湛蓝的牛眼和牛眼中的我的倒影。有时候我会模仿着鸟儿的叫声试图与天上的鸟儿对话,有时候我会对一棵树诉说心声。但鸟儿不理我,树也不理我。”

  孤独只能用读书来排遣。莫言看的第一本“闲书”是《封神演义》,那是他邻村一个石匠家里的“传家宝”。为了看这套书,莫言曾跑去给石匠拉磨磨面,他拉半天的磨,就可以看两个小时的书。那时村里没有钟也没有表,两个小时究竟是多久全由石匠女儿说了算。

  

  莫言还看了《踏平东海万顷浪》《红旗插上大门岛》《烈火金刚》《苦菜花》《红日》《红岩》等。他那时读的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是《三家巷》,书中主人公区桃那甜蜜又忧伤的爱情故事让莫言如痴如醉,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不断在他脑海里萦绕。后来,区桃在游行中被子弹打死,莫言伤心不已,趴在草堆上就抽泣起来。

  无书可看时,他甚至看《新华字典》,尤其喜欢字典里的生字。后来,莫言靠着《中国通史简编》度过了那段岁月,接着又背着这套书走出家乡。而这套书,是莫言的母亲卖掉了结婚时的首饰来为他购买的。

  2人民

  “自己的故事总是有限的,讲完了自己的故事,就必须讲他人的故事。于是,我的亲人们的故事,我的村人们的故事,以及我从老人们口中听到过的祖先们的故事,就像听到集合令的士兵一样,从我的记忆深处涌出来。他们用期盼的目光看着我,等待着我去写他们。我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姑姑、叔叔、妻子、女儿,都在我的作品里出现过,还有很多的我们高密东北乡的乡亲,也都在我的小说里露过面。”莫言说。

  

  比如,《丰乳肥臀》就是以莫言的母亲为原型,《蛙》中的姑姑万心,则是以莫言的姑姑为原型。他站在高密东北乡的高粱地上,摊开历史的褶皱,让个人在芸芸众生中凸显而出,让人民的悲欢成为文学的主角,谱写了一曲曲壮阔的生命交响。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说:“在莫言的作品中,一个被人遗忘的农民世界在我们的眼前崛起、生机勃勃,即便是最刺鼻的气体也让人心旷神怡。”

  3民间

  莫言努力从《聊斋志异》《封神演义》、元杂剧,从民间故事(大量出现的鸟仙、狐仙、鬼神故事)、民间艺术(高密扑灰年画、高密泥塑、高密剪纸和茂腔等)等文化资源中汲取营养,又从丰富的现实生活中获得鲜活的养料,给自己的创作插上了翅膀。

  特别是流传于山东高密、胶州一带的传统戏曲茂腔,深刻地影响了他的童年及其创作。莫言曾在采访时说,茂腔是他最早接受的艺术熏陶:“茂腔所演的剧目多数是移植自其他剧种,内容也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忠孝仁义、轮回报应这些传统题材,但茂腔毕竟带着我童年的深刻记忆。假如我的故乡有旋律的话,茂腔的旋律就是我故乡的旋律。我当年在老家的时候,就有过写剧本的梦想,曾经动过念头要把“孙文抗德”这个发生在高密的历史事件写成一部戏(后来写成小说《檀香刑》)。我当时的水平是无法完成的,拿起笔来在笔记本上写了几千字的不成形的东西而已。”

  

  受民间文化感染,莫言一直喜欢写打油诗。在回忆故乡的韭菜肉包时他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韭菜炉包肥肉丁,白面烙饼卷大葱。再加一碟豆瓣酱,想不快乐也不中。

  4形式实验

  莫言不断进行文本形式的探索和语言的创新。例如语言的反常修饰,这种语言的反常修饰集中体现在逻辑矛盾的修饰上,如《红高粱》里“ 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类似的语言在其作品中比比皆是。

  莫言的小说中,可以很容易发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他有意识流小说的内心独白、幻觉梦境、时空颠倒等,也有魔幻现实主义的隐喻、神秘、魔幻。也正因为如此,诺贝尔文学委员会称莫言“是继拉伯雷和斯威夫特之后,也是继我们这个时代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之后比很多人都更为震撼人心的作家”。

  

  莫言和《红高粱》剧组合影

  情浓处,我们的脖子交缠在一起,犹如两只嬉水的天鹅。真是说不尽的缠绵,道不尽的柔情。我们并肩站在河边一潭静水前,看到了倒映在水面上的我们的形象。我们的眼睛放光,嘴唇肿胀,爱使我们美丽,我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驴。——莫言《生死疲劳》

  5书法

  近年来,莫言把大量时间花在了研习书法上。去年,莫言的首个书法作品展“笔墨生活——莫言墨迹展”在北京举行。在这场展览中,莫言又玩高雅,又接地气,除了书写古代诗词,还有不少是随笔及感悟,如回忆腊月里跟着爷爷赶集卖草的往事,瘦骨嶙峋的老师天热脱衣,讲到得意处手拍得排骨胸膛啪啪作响,儿时看雨的心情,找北京中医推拿针灸的经历,以及如何陶醉于悠闲自在的老年生活,等等。这些作品情感饱满真挚,笔形亦珊珊可爱,令人得以一窥大师充满童真的内心。

  

  

  莫言在《墨迹展自序》中很谦虚地说:“我从来不敢把自己的字称为书法。过去不敢,今后更不敢,我涂鸦的这些玩意儿,充其量也就是用毛笔写得字而已。如果非要给予一点价值,那就是给方家提供一点笑料和供批评的鹄的。”

  既然有如此的自知之明,那为什么还要写呢?莫言答道:“写字如嗜烟酒,一旦成瘾,实难戒除也。”真是个可爱的顽童。

  

  以上是关于莫言的几个关键词

  不知有没有帮助你们更好地了解大师?

  读者朋友

  明晚不见不散

  莫言先生,

  金陵,等你来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

  “致敬经典 宁聚青春 新华之夜”2019-2020南京跨年诗会“大地的模样”莫言作品朗读会

  嘉宾名单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家

  孟非嘉宾主持

  张清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许钧著名翻译家、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

  何莲珍浙江大学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浙江省特级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刘伟冬南京艺术学院院长、艺术史教授、《美术与设计》主编、《艺术博物馆》主编

  程永新职业编辑、业余作家,现任《收获》主编

  范小青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

  毕飞宇当代作家、南京大学教授,曾获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

  徐则臣作家,曾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

  贾梦玮文学博士,现任《钟山》主编,江苏省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散文工作委员会主任

  王宁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陶泽如著名电影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教授,江苏省电影家协会主席,省文联副主席

  祖峰中国影视男演员,导演

  主办单位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

  联合主办

  共青团南京市委

  南京市青年联合会

  鸣谢

  南京艺术学院

  承办单位

  新华日报大型活动中心

  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