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吴为山向世界“塑”说中国故事、数字时代的公益传播者、买房记 |文艺周刊荐读
2023/03/02 13:09  新华报业网  

  新华日报·文艺周刊(第209期)

  【视点】

  【繁花】

  【新潮】

  【视点】

  50余件作品立于世界近3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

  让中国故事向世界永恒“塑”说

  “在很多国家的公共空间,有一个日日夜夜在讲中国故事的人,那人就是孔子,而且他不用护照。”指尖铸筋骨,泥土塑风貌。数十年来,著名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致力于中国和世界的文明交流,用自己的双手、雕刻刀为时代塑像。那一尊尊雕像凝聚理想和情感,跨越时间和空间,透现生命的信仰,彰显精神的价值,成为一座架于作者、观者和表现对象之间的永恒桥梁。同时,它们也是一个个走进国际视野的精彩中国故事,在世界各地进行着文化对话和心灵沟通。

  青铜铸就、石头雕琢,

  这些“中国人”立于世界舞台

  “我创作的7.8米高的青铜孔子、老子像,今年要去遥远的乌拉圭,这将是我走出去的最大作品!”

  迄今为止,吴为山创作了600余件雕塑作品,其中50余件以杰出中华历史人物为主题的雕塑作品,落成于世界近30个国家和地区。2012年9月,吴为山受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和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邀请,赴联合国总部举办个展。展览开幕式上,潘基文在吴为山创作的孔子像前面对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外交官发表演讲时指出,“这些作品表现的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更是全人类的灵魂。”吴为山作品世界巡展也由此开启。当年12月,他的青铜雕塑作品“天人合一——老子”亮相卢浮宫国际美术展,并获得“2012卢浮宫美术展”雕塑类金奖,成为该奖设立126年以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艺术家。在巴西库里蒂巴市政中心广场,他雕塑的4.5米高孔子像高高矗立,为此,该广场命名为“中国广场”;在马克思故乡德国特里尔市,吴为山雕塑的马克思像成为文化地标;在日本,他这几年又先后在长崎县落成了《隐元禅师像》,在东京落成了《鉴真像》……

  吴为山雕塑作品《问道》伫立在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

  “作品受到当地民众积极的反馈,更增强了我对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影响力方面的自信。”吴为山说。

  在文明互鉴交流的过程中,让吴为山印象深刻、尤为感动的一个细节是,2019年他将刻画留法勤工俭学的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群雕《百年丰碑》立于法国蒙达尔纪邓小平广场的当天,全场奏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般都是你拿到一枚奥运金牌,升国旗奏国歌。没想到一个雕塑作品,也有如此隆重的礼遇。我觉得之所以我的作品能在国际上、能在西方这些国家主流的广场上和重要的博物馆陈列展出,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我个人的创造,更是中国走到这个时期被世界所关注、所认可。”

  十年多来,许多国家的公共广场和著名博物馆都永久陈列吴为山的作品,韩国还建立了吴为山雕塑公园。由青铜铸就、石头雕琢的这些“中国人”,尽管不讲话,但他们的形象、他们的表情、他们所有的姿态都是中华文化的符号,讲述着平和、仁爱、仁德的中国文化的智慧。

  2007年夏日的一个深夜,吴为山在创作《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雕塑》

  “对我而言,雕塑创作如同一颗颗文化交流的种子,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未来,我将继续通过雕塑艺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积极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用彰显中国精神、展现中国气派、体现时代风格、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雕塑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吴为山说。

  塑形、塑神、塑魂,

  展现中国文化自信

  “这个房子外面看起来很小,里面却很深。” 记者在南京大学雕塑艺术研究看到一张老照片,199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访问当时还是小平房的研究所,看到吴为山创作的历史文化名人系列雕塑后说。

  无论是巡展还是永久落户,不断走出去的吴为山雕塑作品,也在通过雕塑家所首创的“写意雕塑论”,写意雕塑技法和风格,以有别于西方写实的独特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的面貌与色彩。

  人们乍看到吴为山塑的孔子像都觉得很特别,一张面含春风、智者仁像的“脸”,身躯却为何是峰壑互生的“山”?“孔子的概念,早已超越了‘古人’孔子,而化为一座超越时空且巍然屹立的文化泰山。我在人的生理结构与山体之间找到结合点。”吴为山说,经过历代人的投射,历史文化名人已然成为一种符号,他们的思想与时代也融为一体。

  《上善若水——老子》

  孔子是“山”,老子是“水”。在《上善若水——老子》中,人物全身的衣纹如依山而下的山泉瀑布,营造了一种“水”韵,喻示老子慧如涌泉的精神境界。而到了《老子出关》又起兴于枯木,用枯瘦干硬犹如一段槁木的造型表达老子的“似遗物离人而立于独也”。《似与不似之魂——齐白石》的灵感则来源于齐白石笔下的一幅画——一块巨石上蹲着一只小鸟。鸟与石的关系,便成为该作品中头与躯干的关系,其中的大小对比、粗细对比,生动再现了齐白石艺术的美学精神……

  吴为山说,写意不是逸笔草草的任性塑形,而是对客观对象精微观察之后的神妙表现和诗性表达,本质而论,它是深入而深刻的。“它的文化含量不同于速塑,就好比写意画不同于速写。”

  吴为山在创作中

  吴为山雕塑文化名人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国家经济腾飞的同时,文化环境泥沙俱下,让他深切感受到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林散之、高二适、胡小石、萧娴、费孝通、季羡林、吴作人、熊秉明……他开始塑造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希望通过他们形成丰碑,影响民众,也向世界展示中国人的风采。“跟他们接触多了,我觉得他们都是文化的传人,在他们身上就有孔子、老子的身影、形象、气韵。”吴为山开始广泛涉猎各行业的杰出历史人物。没有照相机的年代,比如孔子到底长什么样子?吴为山透露,除了参照唐代吴道子的孔子画像、《左传》中对孔子的评述外,他还从匡亚明、冯友兰、费孝通等一批现代文化人物的形象中找到因子,通过研究综合出来对古代人的塑造。

  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人物自己所述、所著的《论语》《道德经》等典籍真正走进其内心,以意象的大跨度组接打破物理时空秩序,打破线性认知结构,重筑瞬间感受的心理空间。“许许多多的雕塑出自我的手中,我觉得我不是在塑一个人,而是在表达我对这个人的情和意,让他们知道我是他们的知音。”吴为山说,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艺术中寻找丰富的矿藏,深谙中华文化的价值所在,才能明晰自身在世界多元互动与多元共存中的文化角色。

  一个个人物,从历史里、从文字里、从传说里,从想象里“解放”出来,更加可触可感;一尊尊雕塑,通过塑形、塑神、塑魂,矗立于不同的文化热土上,呈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

  一张脸、一颗心、一个魂,

  与西方这样对话

  如何让不会开口的雕塑“说话”,让全人类产生共鸣?吴为山认为,“对话”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全世界谈到雕塑必谈古希腊,在那样一个地方做一个雕塑,怎么做呢?”2021年,接到为希腊创作一组雕塑的邀请时,吴为山思考了很久。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雕像之前很多人做过。如果以中国雕塑家的思维方式和创作手法来表现西方的伟大祖先,可能被认可,也可能不被认可。“最后我做了孔子和苏格拉底两个人的对话。他们生活的年代相距数百年,但同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泛舟,他们的对话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

  手捧书卷的苏格拉底像一根古希腊的神柱,挺拔健硕;孔子衣纹的塑造手法则很“写意”,有种沐浴春风的飘然而至……“侃侃而谈”的《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也是有着近三千年文明史的希腊首次将中国艺术家的作品立于其文化核心之地。

  吴为山 《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青铜 2021年立于希腊古市集

  艺术无国界,超越时间,也不需要语言。不同文明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坚守秩序。这可以使我们的文化更具包容性,同时也更具时代发展气息。在吴为山看来,讲好中国故事还必须要有代表性人物。

  达·芬奇用右手指向天空表现对科学和理性的尊崇,而齐白石的手杖像一条线,上连天、下接地,象征着中国文化的宇宙观、艺术观……在达·芬奇出生地意大利芬奇市,巨大尺幅的《超越时空的对话——达•芬奇与齐白石》让意大利艺术巨匠达·芬奇与中国画家齐白石并肩“站”在一起。

  在中意两国重要嘉宾的见证下,吴为山雕塑《超越时空的对话——达·芬奇与齐白石》在意大利芬奇市隆重“落户”,永立利奥纳多·达·芬奇博物馆和图书馆

  “在绘画里面,中国没有一个画家的知名度可以跟达芬奇相比,但是他们的艺术成就,我认为绝对可以对话。”达芬奇的作品尽管很写实,但也有很多杳渺的意象,而齐白石写意之外,也有写实。你看他画那些小草,没有科学性,没有对事物认真的观察,尊重客观世界规律的精神,他怎么能画得那么好,怎么能画得那么惟妙惟肖?”吴为山说。

  此外,也有一个人“对话”的。如在东京落成的《鉴真像》,立于日本长崎县的《隐元禅师像》、分别再现了唐代鉴真大师、明代隐元大师“东渡”日本的博大胸襟和大德风范。

  对于如何与世界对话,吴为山有自己的艺术经验。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泛舟,他强调一张脸、一颗心、一个魂:一张脸,就是中国文化鲜明的文化特征;一颗心,是指真诚、平和的心;一个魂,则是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心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博爱之魂。

  精神的琼浆、生命的细胞,

  如何活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就像一个家族,祖先很优秀,但是我们不能老拿着祖先的照片去给别人看我的祖先怎么漂亮。我们应该自己长得好看,而且我们的孩子也要长得很好看,这个时候这个家族才能很兴旺。”吴为山打了一个比方,来说明今天活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在他看来,近二十年来,国内艺术院校的学生数量逐年递增,但整体上基本功水平大不如前。“受到一些当代主义的影响,有的学生认为没有基本功仍然可以搞观念艺术等。”吴为山说,没有西方写实的功底,怎么能把齐白石做得像?没有中国的写意,做出来的雕塑就是一个刻板的模型,它绝对不会是一种精神。作品要达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都离不开基本功。应高度重视基本功训练,夯实艺术人才可持续成长的基础。

  “如果你不了解真正的中国文化,你就不能真正地爱国;你不了解世界文化,你就不能爱自己的中国文化。”他提出,加强新时代学校美育建设,要立足于“幼、小、中、大”一体化思路构建美育体,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文化自信要从教材编写开始,此外还需要积极推进美育“馆校联动”等机制。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世界文化,创造当代文化。“中国精神是深厚的传统文化以改革开放为代表的创新精神,是中国人自主自强的独立精神,是中国人兼容并包的博大精神,是中国人崇德尚礼的人文精神,是中国人在追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夸父逐日’的矢志不渝的精神。”吴为山总结:“将这种精神融于艺术创作,让民族文化的集体基因在艺术家个体身上成为精神的琼浆、生命的细胞,就会生发出新的生命气象。它是我们可以在世界多元文化交融与碰撞中,恪守中华民族之本的精神支柱。”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洁 受访者供图

  【繁花】

  对话第九届紫金奖·公益传播设计大赛评委——

  数字时代,每个人都是公益传播者

  2月25日,第九届紫金奖·公益传播设计大赛终评工作在南京启动。本届大赛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参赛者来自国内高等院校、媒体单位、广告产业园区、专业广告公司等,参赛作品覆盖28个省(区、市)。来自学界与业界的评委大咖们汇聚一堂,对入围终评的1293件作品进行评审。本届大赛青年创作者在公益传播设计上有哪些特点?如何将时代元素融入公益传播中?如何通过公益作品讲好中国故事?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采访了本届大赛的几位评委。

  大赛一半参赛作品来自青年学生

  本次大赛收到的征集作品数量超过5000件,其中青年学生的作品超过一半,担任本届赛事主任评委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陈刚感到非常欣慰。

  相比往届,陈刚表示,许多参赛作品的文案十分突出。“在视频作品中,除了视觉的力量,还要运用文案进行铺垫,两者相互呼应。有一些视频作品之所以打动我们,离不开文案中包含的情感和深度,配合视频的内容形成了一个很好的传播效果。”此外,表情包、H5等新媒体元素、技术的运用也让青年创作者的参赛作品增色不少。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陈刚

  陈刚认为,新媒体时代赋予了公益传播新的机遇与要求。在传统媒体时代,公益传播以公益广告为主,“在过去,传播资源有限,传播成本高,因此对专业的要求更加突出,希望以专业的力量来保证公益传播的品质和价值更完美地实现。”如今走入数字传播时代,公益传播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公益广告,形式更为多元,传播也更加便捷。“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可以直接通过自己的热情和创造性参与到公益传播中,因此本届大赛作品有一半来自学生并不意外,每一个青年学生都是公益传播的直接支持者和行动者。”陈刚表示,通过本次大赛,既是激励青年学子把自己对公益的热情与专业结合起来,也为他们的优秀作品搭建了传播的平台,更是对当代青年人乃至全社会公益意识的再提升与再塑造。

  平面类参赛作品《文化兴邦》

  将摄影更好地用于公益传播中

  作为本届大赛平面类、新媒体类业界专家评审之一,马马也文化传播创始人、CEO莫康孙坦言,本届大赛作品较前几届明显提升,也能反映出当下我国公益传播水平的不断提高。

  党的二十大是本次大赛中参赛者聚焦的创作主题,在此基础上,环保、社会民生、乡村振兴等都是参赛者们关注的创作角度。“有些作品虽然是平面的形式,但是很具动感,很好地反映了数字媒体传播时代公益传播作品应该具备的特点。”莫康孙说。

  平面类参赛作品《华章》系列

  莫康孙发现,参赛作品制作软件技术提升的同时,青年人的审美也在悄然提升。“青年人们平常就是信息的消费者和受众,他们每天刷手机时看到各大互联网平台丰富的信息,这时他们是受众。当成为创作者的时候,他们就会尽可能满足受众对内容和审美的需求。”

  “今天的受众是蛮挑剔的,如果你不断重复没有变化的话,他可能就不会再看了,所以创作者必须拿出有创意、鲜活的表现形式去吸引并改变受众。”莫康孙认为,今天的平面公益传播作品早已突破了传统平面作品的二维框架,从本次赛事来看,青年学子已经尝试运用技术,增强作品的客观性,拿出不少“抓眼球”的作品,但仍然有上升空间,还可以更大胆创想、更有动感、更具想象力。

  马马也文化传播创始人、CEO莫康孙

  “这次平面参赛作品中,我们发现摄影的因素欠缺。”莫康孙指出,摄影是现实生活中非常常见的艺术形式,他希望广大参赛者,能将摄影更好地用在平面公益传播中,提高作品的吸引力和创新性。

  善讲“小”故事,敢于“破圈”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人们的守望相助、困境下的坚持……在本次大赛中,涌现出越来越多触及人心、以故事传递正能量的视频类公益传播作品。

  视频参赛作品《爸爸的职业》截图

  担任视频类专家评审之一的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教授金定海感触很深,“我担任过多届紫金奖·公益传播设计大赛的评审,最大的感触是视频类参赛作品越来越多,也符合当下社会大众传播的需求,受众更容易被打动。”金定海说。

  “一支盲人群体组成的足球队,不断突破自身限制,拿下优异成绩,打破了盲人只能做按摩师的狭隘偏见……这样的作品会触动很多人的心灵,激发受众对他们的关爱和帮助,实现真正的公益价值。”金定海说,“我们需要有这样一种相信的力量、一种温暖的力量、一种坚持的力量。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精神,也与本次大赛强国复兴有我的主题相契合。”

  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教授金定海

  作为学界代表,金定海认为,从已有的公益传播中,可以发现有很多作品在视频中通过讲述个体命运与生活,来诠释公益主题。他认为,“个体的命运可能分散在社会中,大家不一定很关注。但是通过视频的方式把它集中化、典型化、形象化,这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展示主流价值以及公益的内涵。”

  平面类参赛作品《强国有我谱新篇》

  “对受众说话的时候,形象的力量很重要,如果只是单纯的口号、概念,传播效果会差很多。”金定海还特别提到,当下青年创作者们将他们喜欢的技术、设计等带到公益传播中,本身没有问题,但要注意视角的局限性。“他们不缺表现形式,缺少的是经历和故事。年轻人的创作最好能‘破圈’,能真正走入到社会中,深入社会底层,了解更深层的东西。”

  从个体故事中讲述时代情怀

  “这次大赛视频作品涉及的主题十分丰富,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乡村振兴等时代命题,到邻里关系、言谈举止、帮助他人等事关社会文明程度的主题。把大家平时不是特别关注的一些细节放大并表现出来,更有振聋发聩之感。”本次视频类作品评审之一、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姚曦说。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姚曦

  随着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传播媒介不断增加,公益广告的概念逐渐外延为公益传播。“公益传播要达到的效果,一个是从认知层面上的改变,另一个则是情感态度层面的改变。”姚曦表示。

  姚曦以本次大赛中不少创作者聚焦的乡村振兴话题为例,“我在一些作品中看到,一些年轻人选择离开繁华的城市生活,投身田野,去当村官、当乡村教师……他们把自己新的知识、观念、技术和方法带到乡村去,为乡村贡献自己的力量。一个个这样的缩影,背后是一群人为了乡村美好明天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他表示,通过塑造一个个好像就在大家身边、“接地气”的形象,讲述他们看似平凡而又不凡的经历,有助于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

  视频参赛作品《爸爸的职业》截图

  姚曦近年来观察发现,年轻人愿意主动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来制作公益传播作品,并善于采用微电影、vlog等新颖的故事载体,用年轻人最能接受的方式讲公益故事。年轻创作者的技术手法也更为多元,“他们很注重场景运用,并且会搭配不同的表现手段,比如利用动漫、剪纸、说唱、MV等来表现主题。”姚曦鼓励青年创作者们大胆创新,同时他也建议,未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或许也可以尝试赋能公益传播,从而提高传播效率。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姚依依/文 赵宇/视频

  【新潮】

  买房记

  文 |毕宝祥

  小时候,我们一大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和两个姐姐,还有表姐及叔叔的孩子,近十口人住在租来的两间房子里。两间房一大一小,大的面积不超过20平方米。

  赭色为我们家使用 白色为房东使用 绿色为院子。毕宝祥手绘

  房间是用木板间隔的,隔板厚度约1公分,拼接的,有缝隙。门是会吱吱响的对开木门,也有三条门缝。所以房间既漏风又漏声,只能用报纸把缝隙糊起来。地板也有缝隙,小时候我就爱撬地板,会有意外的惊喜,比如找到硬币、皮筋、洋画(小画片),甚至还找到过玻璃球。堂屋铺的则是地砖,地势比门口路面低不少,发大水时会被灌水,往外舀水成了我童年抹不去的记忆。

  我稍大后,父母征得房东同意,在院子里搭了一小间房让我住。后来,父母又把租的房子买了下来,然后改造成两层楼。这时两个姐姐出嫁了,爷爷已去世,奶奶原来住的那间房被拆迁后,分了一个单间在旁边楼房里。这样我们家就宽敞了,我一个人住在了二楼,一大间加一小间,有30平方米左右。我结婚就在这间房子里。

  平房改造成楼房 毕宝祥手绘

  1993年左右,我们的房子被拆迁,我和夫人及孩子先住在南师大西山的一个小房子里过渡。复建房建好后搬了回去,新房在来凤小区,三楼,三室一厅,90平米。一家三口住这么大的房子,这在当时相当可以了。有客人说他要是有这么大房子,睡着也能笑醒!

  接着进入了“学区房时代”。当时女儿上小学了,考虑到优质教育问题,寻思买个学区房。首选是力学小学,南京三大名小之一,而且就在我的单位南师大旁。我们看中了汉口西路的一套二手房,两室一厅,55.35平方米,要价大概是32万。我们对房子基本满意,但那时工资不高,希望能降到30万。中介坚决不答应,我们只好放弃,但直觉告诉我,他们会再联系我的。果然,过了一段时间,中介打电话来,说可以30万转让了。我心中窃喜。因为此前又看了一些房子,有的面积太大,总价太高,承受不起;有的地段不好、朝向不好……

  自此,每当看到学校门口浩浩荡荡的接送大军时,我都暗自庆幸,觉得这套房子买得太对了!但老破小的缺点也很明显:面积小,楼层偏,除了房子、过道和一排敞开的公共车棚外,什么都没有,当然也没有物管和门卫。

  改造后的车棚

  不过,当时为了这套学区房,还贷款压力太大,左手拿的工资,右手就送银行了。我们一咬牙一跺脚,把原来“能让人睡着笑醒”的房子卖了,一次性还了房贷。

  再后来,娘俩养了两只狗,其中一只是大金毛。金毛小时候还好,奶乎乎的,大了以后,占地面积比人还大,家里“交通”明显拥挤。并且每天要遛两次,住五楼又没电梯,楼道还没灯,天黑下楼遛狗时常会吓着人。再后来,女儿上了高中,学区房的光荣使命完成了,我们觉得,有必要再改善一下了!

  开始到处物色房子。我的想法是,一定要买景观房,这样在家就可看到风景,既养眼又养心。那段时间,我常围着紫金山转。先是看了板仓街一处二手房,露台几乎连着紫金山,缺点是离山太近,观山空间不够。又看了太平门一套房,紫金山尽收眼底,但临街,且是主要干道,车辆川流不息。

  后来我们终于来到聚宝山附近的一个楼盘。我到仙林上班会路过这里,本来觉得又孤又偏,不成气候,像城乡接合部。进来后却发现,里面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景观丰富且讲究,特别是后面有座聚宝山,可以游园、散步、登山。在售楼处,看完沙盘,我直奔主题:有没有能看到山的房子?销售人员推荐了一套跃层,房屋面积173平,单价6644元。坐在家里就能看到山,楼顶是平顶,有栏杆,实际上也是一个大露台,在上面可三面观山:南观紫金山,西观朝阳山,北观聚宝山……

  我的山景房

  看房过程中,我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其实在看到山的第一眼时,我就怦然心动了!就它了。由此,我们的住房由刚需型变成了舒适型。

  2017年1月,南京地铁4号线开通,聚宝山站就在小区门口。地铁通了后,房价涨了多少我不知道,但我们出行更方便了,幸福指数大大飙升。

  再后来,随着国家的飞速发展,我家的经济条件也越来越好。圆了山景房的梦想,我还有个田园梦,想过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都说“人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2015年,我买了一栋远可观山、近可赏水又面朝田园的房子!

  有了这栋房子,我们的居住条件又从舒适型变成了享受型。

  有一次,《新华日报》记者看到我在他们报纸上发表的《造园记》,就采访我,让我谈谈买房的理念。我说买房“要把自然带回家”。有条件的话,优先买带院子的房,哪怕位置偏一点,因为有了院子,就可栽花种草,家里就有了自然的气息。如果没有条件,不妨在家里的露台上弄点石头和盆栽。总之,人来于自然,就应该多亲近自然。

  “房”字上面是个“户”字,“户”为“家”之意,“房”和“家”两者紧密相连。中国人的家庭观念重,自然也会把房子看得很重,也因此才会有大宅门、私家园林、九十九间半……

  其实,房子是有多重属性的:既有商品、资产、投资的物质属性;又有团圆、享受、呼应志趣的精神属性。所以,房子并不那么简单,买房也不只是买房……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