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学经典遇上国粹京剧,会叠加出什么样的文化美感?当青春学子与传统文化“双向奔赴”,现场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3月24、25日,江苏省戏曲名作京剧《骆驼祥子》走进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连演两场,两千多名师生现场观看了演出。
台下的多数师生都熟悉老舍先生的著名小说《骆驼祥子》,京剧《骆驼祥子》正是由其改编创作而成。上世纪20年代北平军阀混战,人力车夫祥子的人生理想一次次幻灭,由此揭示出旧社会底层人物的悲剧命运。剧中一道“填空题”出现了三次——“什么都是假的,只有是真的”,祥子分别写了车、钱、家,但刚买的新车就被霸占了;好不容易攒下点钱又被敲诈走;最后老婆虎妞带着未出世的孩子难产而死……原本年轻、朝气、有远大梦想的祥子被吃人的社会吞噬,只剩下麻木、颓废的躯壳,无法摆脱与其他人力车夫共同走向精神坟墓的悲惨命运,让年轻观众在唏嘘之余更深刻地明白了“时代与人民”的关系。
《骆驼祥子》是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代表性剧目之一,1998年创排以来已一揽所有全国性戏剧大奖。去年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重启京剧《骆驼祥子》的复排工作,陈霖苍、黄孝慈的弟子黄金朝、高飞接过老一辈京剧人的衣钵,分别饰演剧中的“祥子”“虎妞”。传承经典,让传统焕发新生。如今,这部剧又因“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走进学校,来到青年群体中间,拥有了生命力满满的“流量”。
京剧的念白分为“京白”和“韵白”两种,其中前者是以北京方言为标准的话白。记者在现场看到,以“京白”为主的《骆驼祥子》让年轻学子欣赏起来毫无障碍。而无论是祥子的奋力挣扎,还是虎妞的泼辣精明,亦或是小福子的悲惨坎坷,该剧跌宕起伏的剧情、色彩鲜明的人物,以及嘎嘣脆的动作和节奏,都牢牢地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好!”2个多小时的演出途中,不时响起一声声京剧独特喝彩,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之前,我也看过老舍先生的原著,今天看戏剧表演,好像那种震撼来得更加直观一点。”
“我之前和姥姥一起看过京剧,也在抖音上看过京剧变装,对京剧有一些了解,今天现场观看演出,让我更是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作为‘00后’,我们希望能有多一些这样的机会,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
面对着镜头,这群20岁不到的年轻学子侃侃而谈自己的观后感。而演出时坐在第一排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张卓鑫同学和工程造价专业的姚惊龙更是激动不已。
张卓鑫:小时候我在电视里看过京剧,那时候京剧给我的感觉是一条“直线”,直来直去的;今天是我第一次在现场看京剧,老师们的表演很触动我的心,我突然感觉京剧变得“波澜起伏”,我的心情也随着祥子的遭遇一高一低的,各种情绪在心里翻滚。我是学建筑的,建筑是有情感的,京剧也是,它们之间有共通处。
姚惊龙:因为我坐在第一排嘛,然后就能清晰地看到演员们的神态,他们的表情和动作,就感觉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就是那个剧中儿女,跟着他们一起在舞台上表演。虽然读过《骆驼祥子》的小说,剧情发展全部了然于胸,但是表演艺术似乎就是有一种魔力,让你忘记所有,跟着他们走。
任何题材,都是向观众传输“当下”的感受。演出后,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大一学生夏楚尧感触颇多:“老舍先生曾经说过,《骆驼祥子》完全没有技巧,只有简单的叙述。以前读小说的时候感到这是一种非常平和、非常朴实的语言,而今天在舞台中看到这样的一出京剧,给我留下了极大的震撼。我想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把这种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而不应该是仅仅停留在自己的观看之中。有时间,我们也应该更多地走出校园,走出家门、走进实践,走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之中,进行与传统文化心灵的对话。”
值得一提的是,京剧院也在演出前向学生们普及了“传统京剧应该如何叫好”的观戏礼仪。演出精彩处,一声声浑厚、动情的“好”,让记者不禁恍惚,好似周围坐了一帮票友!
结束了这最后两场演出,《骆驼祥子》此轮14场高校巡演也划上了完美的句号。京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以其无限的艺术魅力被称为“国粹”。通过戏曲进校园的活动,京剧院的演员们发现,学子们对于传统戏曲的热爱与日俱增。“我为你终日奔波血汗淌,你随我春秋冬夏走四方……”剧中,祥子的“人力车”是重要的道具。在演出开始前的导赏环节,江苏省京剧院青年演员、剧中“祥子”的扮演者黄金朝邀请四位同学上台学拉车,一下子就跑上来了七位同学。这样的情况,在巡演中屡屡发生。
而高校行也给剧中虎妞的扮演者、一级演员高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有2000名大学生坐着小马扎在体育馆看演出的“盛况”,也有演出结束后上台要求合影的人数太多,一个小时都走不掉的“火热”……高飞在朋友圈写道:演出结束在化妆间里正准备换衣服,一帮大学生突然拥了进来,打头的小姑娘突然抱着我就哭,说虎妞没了好难受,旁边的男孩子说我们刚刚在台下哭成一片,说着同学们又都哭了起来,弄得我也跟着掉眼泪,挨个抱着安慰“虎妞在这儿呢”!谢谢你们,是你们让我今天成了真“虎妞”……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洁/文 王悦谋/摄影、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