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那些为人民牺牲的同志们,大家都还记得吗?”“记得!都记得!党没有忘记,人民没有忘记,祖国没有忘记!”4月4日晚,由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出品,南京广播电视集团、紫麓戏剧制作的原创历史话剧《长明》在南京紫麓·雨花梦想剧场上演,这也是首届全国小剧场“紫金杯”优秀展演剧目之一。
该剧由著名编剧、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李向民担任总编剧,紫麓戏剧创始人冯勉作为编剧,著名导演殷弘毅倾情执导。该剧讲述了1927年到1934年,中共南京地下党组织遭到八次重大破坏,每一次被破坏后又迅速恢复重建。该剧的故事,还原了中共南京党组织“八挫八起”的历史真相,用创新的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带领大家重温那段烽火岁月。
八任书记,六位烈士,一位失踪,第二任书记,也是唯一的幸存者黄逸峰成了最大的嫌疑。《长明》打破了常规线性叙事方法,将不同时期的英烈们置于同一空间之下,即一座勾连着生与死、历史与现实的火车站;以黄逸峰为线索,勾连起谢文锦、孙津川、黄瑞生、李济平、李耘生、顾衡等六任书记从上任到被捕,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英勇事迹。
“每个人物都很鲜活,每一句台词都感同身受。不是直接说教,而是通过情感碰撞和矛盾冲突,把观众带入故事之中,不仅让人感动,更让人震撼。”来自中国电信江苏分公司的观众陈鑫鑫说。
那么剧中人物事迹和精神为什么能打动观众?李向民告诉记者,因为这故事并不是编出来,所有的人物,所有的故事都是真实的。剧中的大部分台词,都是根据史料进行还原,都是烈士们经历过的事,说过的话。
“当初我们开始创作这部剧的时候,感觉非常困难,一是这八批共产党员全部要出现,一次不能少。二是所有的人物必须用真人真名,一个字不能改。我们不可能让一批一批的人来讲述他们的故事,最后我们跳出了原有的框架,设计了车站相遇这样的形式。通过牺牲后的烈士,让他们在一起来探讨革命的内涵、工作的得失、牺牲的经过,同时排查叛徒。既把革命烈士在不同时期真实的经历告诉了观众,又不感觉庞杂和纷乱,同时也把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传递给大家,这是这部剧最重要的价值。”李向民说。
为什么会选择车站作为所有人集中的空间呢?冯勉表示:“这是个完全虚拟的空间,我们想过客厅、监狱,最后还是选择了车站,因为车站是人来人往的地方,下了车人就不见了,上了车奔向新的生活。所以车站是一个比较好的集散地,灵魂在这里相聚,相识相交,惊心动魄的故事都浓缩于此,使剧情更有张力,更有震撼力。”
殷弘毅告诉记者,八个人来南京上任当书记,极有可能坐火车来,从车站离开。我们查阅了大量史料,许多共产党员也是在火车站被捕。所以这个车站,既是现实的,又是超现实的。“所以舞台上的铁轨、站牌都是飞在空中的,观众也可以理解成这就是黄逸峰做的一个梦,现实和梦幻都交织在这里。火车最终到站,驶向远方,让观众感悟到先烈是用生命传递革命的火炬,革命的精神薪火相传。”
剧名为什么取为《长明》?“寓意是革命精神长明,能够代代相传。”李向民说。
该剧在舞台布景和音乐选择上同样追求真实。本剧舞台布景以南京老城墙为背景,采用实景3D模型和多媒体全息投影,生动还原那个动荡年代的真实面貌。“我们为争取那自由,昂起头奔向前方”“光辉灿烂的劳动红旗,定要插遍全世界”,中共南京市委首任书记谢文锦改编的苏联歌曲《光明赞》贯穿全剧,苏联民歌和中国民间小调融合其中,既气势恢宏,又浪漫悠扬,动听的歌曲感动了所有观众。
“八任书记,包括他们所代表的革命志士,牺牲了亲情、爱情,只为光明的未来。其中顾衡跟他父亲之间的对话让人印象深刻,他和父亲其中一个只要同意签字,就能够活下来,但顾衡没有同意,而是从容赴死,他们身上那种信仰的力量鼓舞着我们前行。”观众辛章意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