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行走江南,港澳台青年与非遗诗情邂逅
2023/04/18 18:29  新华报业网  

  江南四月,正是繁花似锦的好时节。

  为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助力港澳台青年更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高质量发展新江苏,4月14日—16日,江苏中华文化学院与南京师范大学共同举办首期“探寻非遗里的文化自信”港澳台青年学生非遗研学活动。活动受到无锡市相关学院的大力支持。

  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32名港澳台青年学生用3天的时间,行走江南,感受千年文脉,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的生动气息。

  触碰

  捺泥模模 雷猴啊!

  4月14日,无锡外国语学校的非遗特色课上,正在“玩泥巴”的小朋友们身边来了一群新同学,一起“玩泥巴”正是此次研学的第一站。

  讲台上,江苏省美术特级教师贾方带来非遗特色课程《泥土芬芳》,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惠山泥人的起源、内涵、种类。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山泥人渗透着江南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形成了由俗而雅、大俗大雅、粗中有细的特色。从形态可人的阿福、阿喜,到气宇轩昂的彩公鸡,“捺泥模模”(无锡方言惠山泥人)已“走红”400余年。

  讲台下,大小学生们跟着老师的节奏“搓、揉、拍、压、上彩”,忙得不亦乐乎,泥土也被赋予了崭新的生命。

  “我这个小泥人一只手捧着爱心,一只手正在打着招呼,跟大家说‘雷猴啊’!”澳门同学谭嘉华开心地比划着,他随后还为这个小泥人捏了一顶专属的鸭舌帽;用手指戳个洞,再把小泥人的胳膊塞进去,香港同学陈思桦毫不在意自己指甲缝里嵌满了泥巴,她开心地表示“第一次捏泥人,好好玩!”台湾同学刘人华说:“小时候就经常玩泥巴,今天跟小朋友一起捏泥人,这个经历特别有趣。”

  指尖划过二胡产业园里的琴弓马尾,仿佛听到了草原上赛马的嘶鸣;手掌搓过的泥巴里,盛满了江南特有的文化腔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个中国人共享的文化密码。行程中,学生们打开非遗的方式,不只是用眼睛看、用相机拍,更是用手、用皮肤去零距离感受,去直接参与。

  4月16日研学的最后一站,同学们来到宜兴,在丁蜀成校体验“最期待”的宜兴紫砂制作过程。在一片拍打声中,切泥、打泥、量泥、修泥、围泥、黏泥、装饰泥……一个个可爱的小陶器上写满了青春的创意。

  “我在鸿山遗址博物馆里看到了‘匜’,它是古代盛水的器具,我就试着把它做出来!”澳门同学陈钰婷的作品非常惊艳,她还创造性地将陶器做成了花瓣的形状,“以前我一直以为这些杯子都是机器做的,没想到是这样用手工一点一点打磨的,非遗文化太有意思了!” 陈钰婷说自己是学设计的,这一趟“玩泥巴”之行大大加深了她对非遗文化的认识,“我想再多多接触非遗文化,还要把视频传给家乡更多的同学看。”

  “上面画上Sweet family,两个太阳代表爸比妈咪,大中小的人代表三姐妹‍‍‍‍……”台湾同学张家瑄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紫砂壶制作”的延时摄影作品,她还拜托丁蜀成校的老师将自己的陶艺作品烧制完成后寄回家,“希望能够漂亮平安使用!”

  感悟

  在研学中读懂江南文化

  无锡,是一座处处充满“文气”的城市。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无锡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名人遗迹、历史遗存,江南文化、吴文化、工商文化、运河文化……它们诞生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是历史荣光的见证,也是文化自信自强的源泉,研学正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重要手段之一。

  研学班在三天内“打卡”了鸿山遗址、惠山古镇、中国泥人博物馆、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无锡窑群遗址博物馆、古运河无锡段、二胡产业园、梅里遗址博物馆、宜兴陶瓷博物馆等,也领略了“泰伯三让”的吴韵悠扬,“拣尽寒枝不肯栖”的江南风骨,“实业报国”的敢于担当。

  “原来小时候看过的卧薪尝胆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原来《孙子兵法》是在无锡献给吴王,从而名扬天下的!”

  “鸿山遗址博物馆,它的外观是斜顶式建筑,问了讲解员才知道原来博物馆的整个设计平面像一把弓箭,象征着吴越争霸的历史!”

  “印象最深的是青瓷温酒器,原来古代人就知道隔水加热法了啊,如果古代有诺贝尔奖的话,估计中国可以拿下好多奖项吧!”

  同学们讨论着,感慨着,吸收着。

  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是在无锡茂新面粉厂的老建筑上建成的,面粉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是由我国著名民族工商业实业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办的,是中国民族工商业最早的企业之一,见证了100多年来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变迁。

  “以前的企业家太牛了,在那么动荡的年代,他们选择了实业报国,还把企业做得这么大!”澳门同学张楚怡一边看展览,一边感叹。在读书期间,她和宿舍里的同学也开始小小的创业,经营自媒体账号,做演唱会的周边,创业是她职业规划的选项之一。

  “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

  四月的无锡,春风和煦,繁花成锦。木香、绣球、蔷薇、紫藤、泡桐,贡献了一整个温柔的江南春色。研学班的同学们行走在惠山古镇、古运河畔,走累了就坐下来在清名桥畔喝一杯明前的碧螺春,点一笼无锡的小汤包,在人间烟火气里感受着流淌千年的江南文脉。

  台湾同学刘人华端着相机,三天里足足拍摄了300张照片,定格的影像中有博物馆的文物,也有江南的小桥流水、古镇里身着汉服的姑娘、运河边喝茶歇脚的游客、窑群遗址上晒太阳的猫……

  传承

  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超好玩!”“超开心!““好靓仔!”“受益匪浅!”“下次再来!”在返程的途中,同学们用简短的话语表达着对这次研学的感受。

  江苏中华文化学院文化交流处工作人员张蕊说,中华文化学院是以中华文化为纽带,面向港澳台和海外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修以及文化交流的重要阵地。这次活动是疫情管控政策优化调整后,江苏中华文化学院针对港澳台同胞组织的第一次中华文化研修活动,旨在给在江苏读书的港澳台大学生提供一个交流互动、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距离了解高质量发展新江苏的平台。

  “研学活动发布后,港澳台同学踊跃报名,当天就有70多人报名。”南京师范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苏蓉介绍,南师大是江苏省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的重要院校之一,港澳台学生在校人数为全省前三。去年,江苏中华文化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推进文化交流领域的合作正是战略合作的内容之一。此次研学活动为港澳台同学提供了一个亲身体验非遗的机会,让大家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江南文化的温婉可人。她说:“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我们相信港澳台学生越是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就越有助于在他们心中巩固同胞情谊、深植家国情怀。”

  这一路,一个个博物馆不断转换;这一行,一张张面孔跃然眼前。“身为中华儿女,我认为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之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台湾同学张家瑄深情地表示。

  “以青年之视野洞察非遗之妙趣,以青年之热忱承继非遗之精粹。”正如在启动仪式上,江苏中华文化学院书记刘步健所希望的那样,做非遗文化的保护者、非遗传承的助力者、中华文化的传播者,通过“探寻非遗里的文化自信”研学,港澳台的青年学子们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活力,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海琴/文 虞越/图 高鑫 邓宇轩/视频

标签: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