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次踏上家乡的热土,心里格外喜悦激动,一直在感叹我们江苏还是那么美好。不忘来时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家乡的父老乡亲对我呵护和爱惜,我也希望能够让家乡人感觉到,我和许许多多的‘小红花’们,在外面没有辜负他们的培养和厚望。”
正值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召开之际,国家一级作曲家、演奏家、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卞留念作为与会嘉宾回到家乡南京。身为从江苏走出去的艺术家,卞留念始终坚持用音乐讲述中国故事。如今,他的殷殷思乡之心,更添一份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尽心尽力的深情厚谊、豪情壮志。5月18日,他携手南京小红花艺术团(南京市艺术小学)成立工作室,为南京“小红花”新增一张崭新的名片,让更多的“好苗子”汲取养分,脱颖而出。对此,记者在“卞留念工作室”举行揭牌仪式之期向其进行了专访。
故土难忘,
在南京深种艺术初心
“是南京这片土壤滋养了我,给了我所有能量。”身在母校,卞留念深情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他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整个教育链都在南京。1968年,小红花艺术团到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挑选学员,7岁的文艺骨干卞留念被选中了,从此,“小红花”成了他的音乐“启蒙地”,他像海绵一样汲取养分。学大提琴、二胡、月琴,学打击乐、学唱歌、学跳舞,练出吹拉弹唱一身好本领,最终逐步成长为集创作、编曲、演奏、合成、演唱于一体的现代音乐人。步入社会后,他也多次参与南京青奥会等重大活动。
因此,当南京小红花艺术团提出合作时,卞留念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就像当年的老师发现我和同学们一样,我们现在也应该学会发现和培育好的苗子和人才。”卞留念深信,长期而完整的培养,不管是在艺术创造上,还是在人生道路上、在做人处事上,都可以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这一次在母校成立工作室,他还邀请了好几十位“老红花”——当年一起在此学艺的同学前来参加。时光荏苒,如今,大家都已是社会各界精英和人才,然而家乡一声召唤,这些从南京、从江苏走出去的游子纷纷放下手头的事情,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建言献策。“这个时候,我深深觉得我们好像还年轻,还沉浸在儿时学艺的那种纯真的喜悦当中。”卞留念不胜感慨。
采“花”酿“蜜”,
向世界讲述江苏故事
“自打离开南京,我心里就怀揣着一个梦,希望向世界讲述美丽南京、美丽江苏。”卞留念风趣地说,他自认为是“南京的小蜜蜂”,蜜蜂授粉酿蜜,让花香远传,他也愿意充当“使者”,不光把中国的文化传播出去,还要把世界优秀的文化带回来。从业以来,卞留念创作了近6000首音乐作品,让民族、现代与古典水乳交融,赢得了国内外广大听众的喜爱及赞誉。他每年不分昼夜,不知疲倦,出行十几万公里,迄今在世界五十多个国家举办音乐会和公益艺术展,让没有脚的音乐,走过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让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与世界潮流融为一体,在这样的“对话”中有所交流,互相进益。
“每一次从江苏发展大会回来,感觉都要带一点礼物,也算是给家乡的父老乡亲交一份作业。”“卞留念工作室”落户南京“小红花”,正是卞留念这次带回来的礼物。“小红花”一直以来承担着对外文化交流任务,盛名享誉海内外,既是南京的文化名片、教育名片,也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名片。卞留念说,成立工作室是开始,接下来准备和孩子们一起编排一部“器乐童话剧”,把民乐与现代音乐结合起来,以剧的形式传播民族音乐,做到与国际接轨——这又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传统结合科技,
为新时代谱写新华章
卞留念曾连续二十多年担任春晚的音乐主创、统筹、指导、总监。他还是2008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音乐总设计师。创新求变,一直是他人生的关键词。即使到了今天,他依然热衷于将传统乐器与科技结合。融合创作出全新的艺术形态。
“我有间专门的‘实验室’,可以用电子琴控制舞台上的灯光,通过手指的运动频率和幅度控制激光来进行演奏……”在卞留念看来,传统音乐更加现代化,电音化更加科技化是未来音乐的发展趋势,“各行各业中已经离不开大数据互联网,所以传统的音乐教育以及音乐的创作制作都需要转型。”
2019年,卞留念把Beamz推出的激光音乐演奏系统带到秦淮客厅文化科技嘉年华上,爵士、摇滚、古典、重金属、嘻哈等音效拧成一股奇妙的音乐,在天下文枢那具有数百年历史的牌坊下响起。现在,从创作,到制作,到演奏和录制,方方面面,他每一年都要收集掌握最前沿的科技,让科技成果能够嫁接应用在音乐的创作上。揭牌仪式现场,卞留念动员社会力量向“小红花”捐赠了提琴、电吉他、电贝斯、电子鼓等多种乐器及数字音乐教室教学系统,将先进的数字音乐及现代音乐引进“小红花”。
“从我创作第一部作品到现在,已经跨过了将近40年。我们很幸运赶上了好时代,给予我们富饶滋养,催促我们步履不停。”卞留念说。作为从江苏走出去的艺术家,卞留念认为江苏的历史、文化、经济、地理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是文化大省,更在推动文化强省建设,“打造文化高地,江苏当仁不让”。他希望继续用音乐语言展现江苏精彩、讲好中国故事,为美丽家乡作一份贡献。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雨阳
通讯员 于赛 汪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