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政府大院东侧有个公教一村社区,北靠玄武湖,东邻九华山,小区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南京市曾有五个公教新村,都是由著名建筑学家杨廷宝主持设计完成的,公教一村只是其中之一。
南京为什么要建公教新村呢?据南京地方文史研究者陆晖介绍,1946年,抗战时期随政府迁出的众多机关、学校也大举返回南京。随政府返回的公教人员(即公务员和教师)及家属达43万多人,城市人口骤然增加,出租房源供不应求,为了应急解决住房问题,国民政府行政院成立“中央还都机关房屋配建委员会”,在市区赶建了五处简易宿舍区,以低廉的租金专供公教人员居住。这些宿舍区因此被称为公教新村。
杨廷宝先生是中国第一代建筑设计师的代表人物之一,参与了大量新首都公共建筑的设计与建设。他参与设计的中央体育场、中山陵音乐台、谭延闿墓、中央医院、金陵大学图书馆等建筑,都是采用高标准高质量的建筑材料建成的,成为南京近现代建筑之典范。
这一次,政府则要求他用较低标准的材料,用较少的投入和较快的建设速度,设计出适合普通职员居住的廉价住宅。
5个公教新村的总体布局,根据各处地界面积大小、地形位置等进行单独规划。简易宿舍单体按照甲、乙两种标准设计,以便在有限投资内,较多地增加住户数。总建筑面积达3.7万平方米,可供近1000户人家居住。
甲型住宅入口
甲型宿舍采用集体生活方式,每户仅有卧室、起居室各一间,另设公共食堂、公共盥洗室和公共活动场所。它以一幢等边六角形建筑为中心点,平面呈放射状。六角形的中心建筑内集中布置楼梯、公共浴室和厕所,四周为六角形外廊,一边作为宿舍的总入口,其余五边分别连接五幢二层宿舍,每幢上下住20户,其中一幢宿舍底层是公用食堂,设有餐厅和厨房。
乙型住宅外观
乙型宿舍采用家庭生活方式,为一梯两户的二层楼房,每栋上下住8户,居住面积分为约27平方米和39.5平方米两种户型,除了有卧室、起居室,还设有独立厨房和卫生间,建筑结构和甲型相似,也采用简易材料建造。
甲型住宅单人宿舍内景(1948年)
这样的设计方案,满足了投资省、用料简单、建筑速度快的要求。5个公教新村,按建成时间先后,分别以一至五顺序命名,分布在南京城区各处。各新村内,甲型住宅以天干排序,命名为甲字楼、乙字楼、丙字楼、丁字楼、戊字楼等。
乙型住宅背面
乙型住宅则以地支排序,命名为子字楼、丑字楼、寅字楼、卯字楼等。公教新村都邻近院部机关或学校,公教人员上下班很便利。
公教一村甲型住宅(1948年)
公教一村是公教新村中最早建成的一处,在鸡鸣寺蓝家庄附近,考试院路(现北京东路)北侧、国民政府考试院(现南京市政府)东侧,分东西二部,各有甲型住宅90户,乙型住宅24户(本文各公教新村初期住户数据取自《中央日报》1947年10月15日报道《公教新村参观记》,后期实际入住情况略有变动。)如今小区主路还基本保持原格局,但原有民国建筑已全部拆除。
公教二村,在南京城西的水佐岗回龙桥(现虎踞北路北段东侧,镇江路之东),有甲型住宅90户,乙型住宅40户。如今原地名已废,并入回龙桥8号和6号小区。
回龙桥6号院内还有两幢原公教二村的乙型住宅楼。
陆晖告诉记者,在实地探访时,他意外发现在回龙桥6号院内尚存两幢老建筑,与历史地图及影像等资料比对后,确认为原公教二村的乙型住宅楼。这是当年5个公教新村唯一还有留存建筑的一处。
公教三村广州路大门(1948年)
公教三村,在广州路东段,青岛路附近,分甲乙两部,分别位于广州路南侧及青岛路西侧。现已拆除,原地名已废,分别并入青岛路2号小区、广州路99号(海苑大厦)。
公教四村甲型住宅楼的屋顶
公教四村,在鼓楼二条巷一巷东侧、渊声巷北侧,分为南村和北村两部分,南北各有甲型住宅5幢90户。现已拆除,原址建为两幢高楼,原地名已废。
公教五村原址在今马府新村西部区域
公教五村,在南京城南的马府街(现郑和公园之南),有甲型住宅5幢90户,乙型住宅6幢48户。现已拆除,改建为马府新村的一部分,原地名已废。
公教新村住宅虽然采用廉价的简易材料,依然达到了较高的建筑效果。虽是简易宿舍,却仍然上有天花板、下铺地板。底层地板下有高数十厘米的龙骨承托架空,使其与地面相隔,避免地板被潮气侵蚀,使室内保持适宜的干湿度。
房屋外观美观大方,楼间空地种植柏树作为点缀,住宅楼内公共设施齐全。在战后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南京城里,新型住宅区公教新村格外引人注目。
入住人员在公教新村服务部办理迁入手续
公教新村住宅建成后,只允许租给政府机关职员和学校教员居住,房租十分低廉,甲型宿舍月租仅3万元法币,乙型宿舍月租6万或8万元法币,这很大程度应归功于杨廷宝先生采用的低成本设计方案。
但是,相对全市十万以上的公教人员而言,5个新村所能提供的房屋仍是杯水车薪。还都机关房屋配建委员会不得不采用抽签方式。据当时的《中央日报》报道,能够住进新村的公教人员,不到全体公教人员的1/134。
公教新村里本就是采用简易材料建成的应急性建筑,即使上世纪60年代进行了加固改造,也无法持久抗拒岁月侵蚀。它们已超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后来被陆续拆去也在情理之中。
上世纪八十年代公教一村里的大楼
公教新村“五兄弟”的名字,随着旧房拆迁而逐渐消亡,只剩下“公教一村”名字留存至今,房屋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建起的。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图片由陆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