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要闻 > 正文
1年内在江苏法院打借贷官司超5件 将被列入疑似职业放贷人名录
2019/05/20 13:42  交汇点新闻  

  交汇点讯 为规范民间借贷行为,有效维护民间融资市场秩序,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20日公布,建立疑似职业放贷人名录制度。

  职业放贷人是指未取得金融监管部门批准,不具备发放贷款资质,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出借资金以赚取高额利息,出借行为具有营业性、经常性特点的单位,以及以放贷为其重要收入来源,经常性向不特定对象放贷并赚取高额利息的个人,也就是民间俗称的放高利贷的人。职业放贷人向法院提供的所有证据,都是普通的民间借贷,而且是比较规范的法律文书,看不出任何高利贷痕迹;再加上是团队操作,有的职业放贷人还聘用了律师和法律工作者为其代理民间借贷诉讼,因而能够十分熟练地运用法律条文,基本形成了完整的套路,官司一打一个准。以至于法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很多案件的原告其实是同一个职业放贷人。职业放贷人成了法院的常客。

  以往的司法实践中,法官审案往往就案办案,将职业放贷行为作为普通民间借贷来处理,对职业放贷人的借贷关系审查不够严格。有时候,明知原告就是职业放贷人,以放贷为生,却只能采纳其提供的各种证据,客观上容易纵容职业放贷人的种种违法行为,不利于保护借款人的合法利益。

  对此,江苏明确,基层法院在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首先要进行关联案件查询,同一出借人及其实际控制的关联关系人作为原告1年内在全省各级人民法院起诉民间借贷案件5件以上的,该出借人应当纳入疑似职业放贷人名录。疑似职业放贷人名录将包括疑似职业放贷人姓名、居民身份证号码、住所、1年内在全省各级人民法院起诉民间借贷案件的数量。疑似职业放贷人为单位的,应当列明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住所、1年内在全省各级人民法院起诉民间借贷案件的数量。

  对于疑似职业放贷人或其实际控制的关联关系人起诉的民间借贷案件,全省法院将加大审查力度,一旦确定原告是职业放贷人或其实际控制的关联关系人,相应的借贷合同认定无效,借款人应返还借款本金,并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给付资金占用使用费用。如果经审查,放贷人的放贷行为涉嫌“套路贷”刑事犯罪的,法院将裁定驳回起诉,并及时将涉嫌犯罪的线索、材料移送公安机关。

  全省各基层人民法院确定疑似职业放贷人名录后,应经中级人民法院汇总后报至省高级人民法院,同时抄送当地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和金融监管部门。疑似职业放贷人名录中有公职人员的,应当抄送当地纪检监察部门和当事人所在单位。

  该名录实行动态管理,每年更新一次。1年内,如果名录中人员及其实际控制的关联关系人起诉民间借贷案件数量少于规定数量二分之一的,可以将其从疑似职业放贷人名录中撤出。

  交汇点记者 顾敏

标签:
责编:周娴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