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怪红无影,如今小雪时。又到小雪节气,古人说小雪气寒而将雪,也就是说小雪时节冷空气活动逐渐开始变得频繁,降雪也将来临。传统中医将四季养生概括为春生、夏长、秋收和冬藏,伴随寒冬的到来,我们不仅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肠胃不好的人还需要做好保养,预防各种肠胃疾病的发生。同时,这一时节也是冬季养生进补的好时机,合理进补可以帮助我们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本期《节气话养生》栏目记者邀请到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江苏省名中医田耀洲为我们讲解小雪节气的养生要点。
视觉中国 供图
小雪时节虽然还没有天寒地冻,但大家已然感觉气温骤降、越来越冷。那么这一时节有哪些防寒保暖的方法?需要重点保护好我们的哪些部位呢?“这一时节人的许多系统都会出现毛病。比如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关节疾病等慢性病,由于季节变换就容易复发。”田耀洲提醒,保暖的重点部位主要集中在头、脚、腹部、背部,尤其是背部的保暖被很多人所忽视,背部的保暖对整个人的血液通畅、气血循环是很重要的。此外,还可以用食补、药补的方式驱寒保暖,适量的运动也是必要的,比如五禽戏、八段锦,但要注意动静结合,动能养生、静能延年,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
冬季也是肠胃疾病的高发季节,在这样的时节,很多人会觉得体内寒气很重,并且肠胃不舒服。那应该采取哪些办法驱散身体当中的寒气?针对消化道疾病我们应该如何调理改善?“在家可以多拿生姜和大枣泡水,再辅助以薏仁、山药祛湿,这些都可以有效保护肠胃。”田耀洲说,“天一冷肠胃就不舒服,我们把它叫做‘功能性肠胃病’。功能性肠胃病就是有症状,但查不出器质性的问题。这类疾病有六类二十二种,比如胃食管反流、功能性消化不良、腹胀等,这类疾病使用医疗手段可以取得短期效果,但长期还是要以养生保健才能巩固。”
视觉中国 供图
田耀洲给大家梳理了几个认识上的误区,首先杂粮、粗粮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是健康的,不同地域、种族的人体质不同,对于蛋白质摄入比较多的人来说,粗粮的摄入是必要的,但对于本身饮食结构中五谷就占主要部分的人来说,如果还加大粗粮摄入,则会导致消化不良。另外甜食、烟酒浓茶、咖啡饮料都需要少摄入。其次,不仅是冰箱里拿出来的东西是生冷食物,水果也是生冷食物,如果是腹泻患者,水果也要少吃。最后,肠胃功能跟情绪、精神心理也有关系,压力大也会导致肠胃功能的紊乱。“所以中医上讲: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做到这几点,身体一定能健健康康。”
冬季很多人会出现“寒包火”的症状,一方面怕冷,一方面又容易内燥上火。“中医对此有几个专门的术语:上热下寒、下寒上热、或是寒热夹杂。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人的体质各有不同,另一方面胃病肠病的症状重叠就会出现寒热交杂的症状。”对此,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去用药。
关于冬日如何适量运动,保持气血通畅,田耀洲也介绍了一些养生技巧。“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但并不是说人也像动物一样冬眠,而是要动静结合、适量运动,以微微发汗为度,防止水分流失带走人体内的气以及电解质失衡。平时多注意开窗通风,多泡脚。”
最后,关于冬日进补,田耀洲提醒:“在食补上,由于冬天的特殊性,人们可以选择多吃一些肉食,但要注意适量,不能补而不消化,这样既是浪费粮食也是增加肠胃负担。另外,膏方并不适合每个人,如果要选择膏方调理,不要自己随便在医院或者药店购买,要尽量到中医门诊请主治医生进行个体化开方进补。”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甜 王梦菲(实习生)/文 陆丹丹/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