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医卫 > 正文
全国首个!人类菌脉会客厅在南京揭幕
2023/03/17 20:15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人的全身里里外外布满了约1万种近40万亿个细菌,这些细菌从一个人出生起就与之相伴随,对人体的免疫、神经和代谢起着调节作用。但由于人类对这些菌群知之甚少,甚至影响了很多医疗救治工作。为此,3月17日,全国首个专门讲解人类微生物故事的展厅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落成,同时微生态医学科成立,将为治愈人类疾病再添新可能。

  了解人类菌脉 才能更好为健康护航

  “地球通过数十亿年的演化,先出现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再有植物、飞禽走兽,最后才出现人类。细菌,是联系人类和自然环境最重要的微生物,作为地球最为古老的生命体之一,存在于深海,火山岩浆,母亲的乳汁,病人的血液……”在人类菌脉会客厅中,一幅幅展陈介绍了人类繁衍与微生物演化的关系,主要分布在大肠的细菌们如同身体“加工厂”,分解人体摄入的食物成分,生成能量、维生素和小分子物质进而影响人体健康。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樊代明院士表示,随着人类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让人摄入了越来越多的糖分、脂肪、添加剂、农药和抗生素。好的细菌守不住平衡,坏的细菌疯狂生长,生成大量的毒素,伤害人体,甚至无药可治。特别是西式饮食结构全球化,抗生素人畜滥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菌脉,人类的疾病谱在过去的几十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现在的会客厅就像是上学时公共交流空间,让大家都可以来,人人参与人人都了解菌群如何与人类共处。”

  南京医科大学校长胡志斌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已经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要把人体肠道菌群弄清楚,让它恢复到与人共生的最自然的状态。团队的研究可谓是正在走“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很欣喜地看到通过多年发展,至少菌群和孤独症的关系,正在变为医生们的共识和规范。“但我们研究仍不够,希望二附院抓住机会,整合不同优势学科的力量,为更多患者提供服务。”

  “肺与大肠相表里,从老祖宗的智慧里我们就能看到疾病并不是割裂、孤立的。”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顾民表示,微生态医学科的同步建立,就是因为在临床中看到了菌群疾病已经从原来单一的消化系统疾病打破了边界,和鼻炎、皮炎、孤独症乃至肿瘤等各类疾病息息相关,走向了整合医学的概念。希望以学科成立为契机,从微生态医学肠道菌群为切入点,使用新的手段来解决更多难治性问题。

  被称为中国菌群移植第一人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微生态医学科主任医师张发明是全世界用菌群移植治疗疾病最多的医生。他的目标是“让菌群移植像输血一样安全高效”。尽管通过11年的努力,他及团队解决了从粗糙的粪菌移植发展到洗涤菌群移植所需的概念、设备、器械、技术,但仍有很多人不知道、不相信、不敢做这项技术。“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么多人因为没有享有这项技术而离开这个世界。如果不去普及新技术新知识,知识结构的底层建设做不好不牢,就不可能把这项救命治病的事业做好。”

  从菌群出发 营养不良全国整合救治计划正式启动

  “微生态医学国际视野”第一次会议同期在会客厅举行,会议还启动了“营养不良全国整合救治计划”。

  “虽然现在大家生活条件好了,实际上营养不良的发病率非常高。”张发明介绍普通的营养不良不难治疗,但难治性的营养不良一直是医院、患者和社会面临的严重挑战,有的甚至会导致患者残疾、死亡。“这样的病人需要我们去发现,需要用最好的医疗资源来帮助他们。”

  张发明说,导致营养不良发生的原因很多,肠道疾病、肿瘤、精神障碍等很多疾病都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往往这类患者需要整合治疗手段。张发明团队专注疑难肠病11年,用以洗涤菌群移植为主的新技术、新概念挽救了大量的疑难危重症患者。他解释道,因为吃进去的食物需要细菌加工才能分解为人体内循环的营养成分,所以需要为这类患者重建健康的肠道菌群,利用肠道菌群帮助患者实现疾病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他提醒,抗生素治疗后出现难治性腹泻,明确了艰难梭菌感染,肿瘤放疗后出现放射性肠炎或其他难治性腹泻,都可以考虑这类治疗新思路。

  据了解,救治计划的名称叫“MDT-HIM营养不良整合救治计划”,直接提供“全面发现、整合救治、就近就医”的救治措施。计划旨在改变传统医院内多学科诊疗(MDT)模式,发展从社会面发现更多需要帮助的难治性营养不良人群,跨地域整合宝贵的医疗资源,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提供整合医学(HIM)模式下的核心诊疗服务。

  全面发现,是依靠社会力量,科学普及等方式,去发现这些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难治性、严重营养不良人群,让大家知晓新的救治资源,平等享有被救治的机会。

  整合救治,是依靠优秀的专家资源,通过“大专家.com”等互联网医疗平台,去完成个体化诊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救治方案涉及营养评估、基础疾病治疗、洗涤菌群移植途径选择、营养能量补给计算、心理评估等。肠道微生态重建的介入途径可分为上消化道、中消化道、下消化道3种途径。途径的选择,对于严重疾病,直接影响患者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医疗成本和社会成本。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综合考虑安全性、疗效、成本效果和患者意愿等因素来确定最合适的移植途径。

  就近就医,是就近匹配医学救治团队,让真正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对这部分患者有耐心、有爱心、有信心的专家来直接救治。必要时提供绿色通道转诊。所参与这一项全国救治计划的医生,都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医学中心、微生态医学科接受过长期的进修培训。各地患者接受相同来源的洗涤菌群移植和同质化的营养支持方案。参与医院和医生将持续增加,动态调整。全部过程为非营利性医疗服务。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蒋明睿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