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台手术即将开始。
3月29日早上8点,来自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的3岁小女孩张兴语,正在病床上做最后的术前准备,她是“心佑工程”青海行第八批救助的52名患儿中第一个接受手术的小朋友。
“心佑工程”是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中心组织发起的免费救助困难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健康扶贫项目。3月25日,52名患儿抵达南京,在完成各项评估、检测后,陆续进入手术阶段。
小女孩不太清楚自己即将面对手术,在病床上好奇地四处张望,而她一旁的父母脸色却有些凝重,“手术前医生找我们谈过话了,说像她这个情况,手术风险很小,没什么问题,但说不担心是假的。”小女孩的爸爸张修斌告诉记者,早在孩子3个月大的时候,因为肺炎住院就被查出卵圆孔未闭,当时医生建议每半年复查,心脏上的“洞”有可能会随着年龄增大自动愈合。没想到的是,这个圆孔始终没能闭合,也由此成为家长的一块“心病”。
卵圆孔未闭属于房间隔缺损的一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卵圆孔形成于胚胎发育的第6-7周,是胎儿时期左右心房之间的一个血流通道,一般随着新生儿出生逐渐闭合,多数患者没有症状,但随着长大成人受到剧烈运动等压力,可能会引起不明原因的脑卒中、偏头痛。所以一般要手术干预,预后较好。
指针指向8点半,即将到手术时间。“不要紧张啊!”“去看个电影马上就出来了,回来的时候你要告诉阿姨看了什么电影。”张兴语被妈妈抱在怀里送往手术室,不少医护人员围上来安慰她,她眼神里充满紧张,两只手绕过妈妈的脖子紧紧攥在一起。
手术室的门把张兴语和爸爸妈妈隔开,护士的安抚声和小朋友的哭声一并被隔开。妈妈坐在等候椅上,摩挲着一大早新买的娃娃,打算孩子手术出来送给她;爸爸则眼睛有点红,赶紧扭头走到窗前去吹风。
不到9点半,手术顺利结束,小兴语被推回病房,从移动平床探起小脑袋撒娇喊妈妈的时候,记者明显注意到爸爸紧皱了一个小时的眉头舒展开来。
“手术很成功。”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邵峻告诉记者,考虑到孩子年龄比较小采取了全身麻醉,从腿部动脉处行介入封堵手术,穿刺点几乎没有出血,对孩子生理没有影响,3-5天休息后即可出院恢复正常生活。
邵峻介绍,这批孩子超过一半都是比较简单的先心病,今天安排了6台手术,全部都是房间隔缺损的患儿。采用微创的方式来治疗既能和外科手术达到同样效果,对患儿损伤也较小。还有一部分患儿是比较复杂的先心病,团队即将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进行远程会诊,“一人一方案”确定最终手术方案。
根据患儿病情不同,预计将用一个月时间,完成全部手术。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蒋明睿/ 文 滕升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