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医卫 > 正文
专访|90岁“音乐大家”徐振民:未成曲调先有情
2023/04/26 21:13  新华报业网  

  “从24岁到54岁,我一生最好的时间都是在南京度过的。”4月28日,2023“江南之声”音乐节——“意韵神州”徐振民作品音乐会将在江苏大剧院上演。作曲家徐振民为何在90岁“高龄”办专场?他创作的“南京三部曲”都有哪些幕后故事?4月25日,记者在南京一家康养社区采访了一代音乐大家徐振民。

  徐振民(资料图片)

  在业内,徐振民曾被誉为“中国的柴可夫斯基”。2002年,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到欧洲巡演,两位著名指挥家陈佐煌和李心草分别带一套曲目去演出,结果两人不约而同“相中”了徐振民创作的管弦乐音诗《枫桥夜泊》。此后,这首作品陆续在亚、欧、美、澳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演,并入选“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唐代张继笔下落月啼乌、江枫渔火、古刹晚钟的东方审美意境,通过音符穿越时空打动了世界各地的观众。

  比起作曲家,徐振民更被人熟知的是他的教师身份。195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并留校任教,翌年奉旨调往南京艺术学院,至1988年回到中央音乐学院,徐振民共执掌教鞭50余年,为我国培养了众多音乐人才。

  2010年,他此前唯一的一场专场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举办,则让更多人看见了他的创作才华。

  当天的演出由著名旅欧指挥家邵恩执棒,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演出了他创作的六首管弦乐作品。“这个音乐会极其成功。在北京一票难求,开演了以后还有人想买票,买不到了。”徐振民回忆,不仅《人民音乐》还用了很多版面介绍这场音乐会,时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的王次炤也因此对他刮目相看。在后来的一篇文章里,王次炤院长这样写道:徐振民是我国最具影响的作曲家之一。他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内涵深刻,写作功力深厚,对民族风格、神韵传承的同时注重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他不断与时俱进并创造出自成一家的、极具特色的音乐语言,这都是难能可贵的。

  为何会在90岁高龄回到南京开专场?徐振民笑言,这一次的南京专场本不在他的人生计划之中。“到了考虑养老问题的年纪,我和夫人考察了北京的很多养老院,最后还是选择在南京颐养天年。”

  可以通过作品与南京观众“交流”,让身在养老社区里的90岁的徐振民异常兴奋。尤其是这次演出的幻想序曲《雪里梅园》、音诗《金陵怀古》、管弦乐《南京安魂曲》本就是他写给南京的三部曲。

  1979年1月8日,他独自来到梅园,被雪中盛开的腊梅温暖,一气呵成写下《雪里梅园》寄托对周恩来总理的缅怀;1995年他创作的《金陵怀古》,开头用的是元朝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中的“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结尾收在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上,“王安石是江西人吧,但是他最后在南京养老,就是对南京有深厚的感情!”《南京安魂曲》则是为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七十周年而创作,分为锦绣河山、振兴中华、沉痛的追诉、敌寇入侵、国都沦陷、大屠杀、激情与思考、向往美好和平以及振兴中华七个篇章,“这是一段不应该被遗忘的历史,作为一个作曲家,怎么能看不见?”徐振民作品中的“诗意”,正是来源于崇高的爱国主义激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但上了年纪的他对于这么大场面的演出又多少有些紧张。在跟记者聊天时,他不时可爱地发问:“江苏大剧院我没有去过,会不会离市区太远了?”“我已经离开南京很多年了,普通观众不熟悉我,位置能坐满吗?”……对于“知音”的重视程度,溢于言表。“有的创作者会说,我只管我写得厉不厉害,谁管你听不听。但是老百姓也可以说另外一句话:‘你写你的,听不听在我,你有什么了不起呀,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了’。我希望我的作品能为更多的人接受、喜欢。”徐振民说。

  交响乐一直被誉为“音乐皇冠上的明珠”,具有很高的创作演奏难度,交响乐的创演实力也被认为是一个国家、地区音乐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徐振民告诉记者,1958年他刚到南京时,南京还没有专业的交响乐团。随着教学的开展,他越发觉得:“一个大都市,怎么能没有交响乐团?”但在当时,他的这个想法有些“超前”,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认为盐水鸭是南京一张很好的名片。1979年,江苏交响乐团成立,直到今年他们迎来了一次重要的合作。

  时代的变迁,带来思想观念的革新,也催生了现代音乐。徐振民提到几个现代音乐的例子,比如小提琴家高高举起小提琴,啪地一下摔散,作品就结束了,还有一位钢琴家直接把钢琴推到舞台边的一个大柱子上砸出一个窟窿。此外,在美国作曲家约翰·凯奇著名的作品《4分33秒》中,演奏家坐下来打开钢琴盖,观众们坐在灯光下安静地等着。1分钟,没有动静,2分钟,没有动静……到了4分33秒,钢琴家站起来谢幕:“谢谢各位,刚才我已成功演奏了《4分33秒》。”“我们中国人也有说这个作品好,他们认为这就是老子说的‘大音希声’。我觉得进入多元化时代,现代音乐已经很难评价了。”

  但至少朗朗上口的旋律还是要考究的。“音乐几千年传下来,老百姓喜欢的就是旋律。你如果没有了旋律,没了调性,全都搞成很怪很怪的句型,老百姓没法唱,也没法听。那怎么行呢?”

  回到古典音乐,徐振民始终认为,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适度创新。评判一个作品的创新,并不是简单地看这个作品能不能带来新鲜感,归根结底是看它有没有深刻的内涵,有没有时代精神。

  “内涵哪来的呢?你接触祖国大好河山可能会吸收,你在社会里边考察会得到,也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这个过程中你有了独特的深刻的体会,你才能够写出作品。”一部中国作品,必须具备中国神韵,这是徐振民的音乐理念。在他看来,并不是只有以中国的五声音阶来创作的旋律才具有民族性,更重要的是看作品有没有挖掘到深层次的民族神韵。

  “音乐是真心真情,只有你被感动了,从内心深处发出来的旋律才能真的打动人,一点都做不得假。”徐振民入住康养社区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一幅字挂上墙,“未成曲调先有情”,出处是白居易《琵琶行》,也是他的座右铭。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洁 文/图/视频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