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租房人员复杂,流动性大,房屋分布形势复杂,一直是城市治理中的一大难题。据了解,位于高淳区经济开发区的古柏街道江张村下辖村民596户,其中群租房就有30户,共计495人,占江张村总人数的26.9%之多。近年来,江张村党委围绕群租房管理、消防安全设施建设、私拉乱接电线、人员流动管理等突出隐患和显性共性问题,借助“党建+网格+警格”管理模式、大数据闭环管理等长效管理机制,成功打造出高淳区群租房专项治理“样板”。
党建红+强服务,做优群租建设
江张村地处高淳经济开发区,周边厂区较多,外来务工人员较为集中。因租房需求量大,江张村很多村民将自建房改建之后进行房屋出租,各种安全隐患、管理难题也随即而来。面对严峻形势,江张村党委坚持党建引领,统筹规划,探索路径,成功打造出“党建+网格+警格”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化解难题,跑出民生服务加速度。
江张村积极推动“红色物业”创建,深入实践“党建+网格+警格”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把责任党员、网格员与社区民警有机统筹起来,加强网格化社会治理宣传,每月对辖区群租房进行管理检查,切实推动共建共治共享。“因为流动人口较多,导致管理上更多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所以2019年的时候我们对江张村综治中心进行了一次提档升级,共投入了30万元资金。”江张村党委书记江三才向记者介绍道。走进综治中心,微型消防站、警务室、纠纷调解室、“一站式服务大厅”等服务区域一应俱全,有效提升了问题解决的时效性、高效性和便捷性。以“党建”为引领,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服务宗旨,江张村一直将做优群租房管理作为“创文”的重要一环,全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主责任+增设施,做全安全管理
“过去很多租客跟我们反映房屋内充电线乱飞,现在村委管理加强了,给租客们增加了公用充电桩,不用在出租屋内乱拉电线,居住环境安全很多。”江张村的一位房东说道。针对“飞线充电”、消防通道拥堵、消防设施空缺等管理难题,江张村加强宣传引导,不断落实各方主体责任,增设多项安全设施,切实提升人居环境的安全保障水平。
由街道成立“群租房”整治安全领导小组,坚持“以房管人,人房同管”,压实房东、承租人、房屋中介三级主体责任,“我们会根据群租房消防安全、设施建设等情况进行星级综合评定,并对五星级出租房户主进行奖金激励,从而科学有序引导出租房提高安全和居住品质。”江张村党委委员江亮亮介绍道。在落实各方责任的基础上,对于重点区域的安全设施建设也是群租房管理的一大重点。建设公共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切实解决群租房“飞线充电”乱象;组织辖区内群租房户主签订《南京市房屋出租户综合管理责任书》和《居住出租房屋治安、消防责任书》,统一购置消防器材,从责任上、思想上、源头上整治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落实好群租房安全管理责任制,改善群租房安全状况,确保江张村村民和外来流动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大数据+铁脚板,做准人员流调
“在群租房门口,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身份码’,手机扫码便可了解到该出租房的信息,这些信息跟警方紧密联动,能够随时掌握人员流动情况。”进行安全走访的网格员一边核查租客信息一边说道。自2020年3月起,江张村全力推进一户一档,以“大数据+铁脚板”的管理模式详细核查村群租房登记户,切实做到底数清、登记全、安全隐患问题摸排清。
给每栋群租房安装“身份码”——高淳警方二维码、楼栋信息码和场所码“三码联动”,将外来人口登记数据、疫情期间来淳人员数据复合比对,及时掌握流动人口变化情况,精准掌握建立辖区群租户与群租人员基础档案库,利用“大数据”管理打通了群租房安全管理障碍和数据壁垒,切实将数据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江张村实行“一年一登记”工作模式,告知房东每次更换租户必须到村委进行办理登记、销户等手续,充分利用辖区民警、社区干部、网格员力量,统筹整合江张村党员志愿者、平安志愿队等资源,开展“逐栋、逐层、逐户”地毯式筛查,实现居住人员、安全隐患“双见底”。
靶向治理显成效,用心服务打“样板”。江张村坚持推进群租房长效管理机制,抓住群租房隐患整治重在防止反弹的痛点、难点,针对性制定群租房整治方案,为高淳区群租房管理提供了“江张”智慧。下一步,江张村将继续压实责任,整治隐患、严防反弹,着力将基层打造成幸福的根据地,为建设幸福安居新高淳贡献“江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