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之约,书向鸿笺;红叶之盟,载明鸳谱。冷清秋小姐,你愿意嫁给金燕西先生吗?
——越剧《金粉世家》
《金粉世家》的原著作者张恨水先生与南京颇有渊源,曾在南京创业,并以南京为背景,先后创作出多部与南京相关、具有南京特色的长篇小说。
作为“金陵小剧场”展示季的重要内容和2021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的竞演剧目,今天,越剧版《金粉世家》在南京上演。戏剧是我们看待世界的另一扇门。
方飞 摄
随着“金陵小剧场”展示季和2021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的开启,南京正以颇具特色的小剧场和丰富多样的小剧场演出,展示“最文艺”城市的气质,让人们换个角度认识这座世界“文学之都”。
打造特色品牌
107个小剧场展示“文艺气质”
据不完全统计,南京市现有小剧场总计107个,秦淮区最多,达到24个;其中具有售票资质,可商演小剧场17个;室内小剧场68个,室外39个;有稳定演出团队并有常态演出的小剧场50个。
这些小剧场像一颗颗珍珠,在南京城区、高校和社区等不同的角落熠熠发光:
位于主城区的兰苑剧场是南京目前颇有名气的小剧场,因着时光的沉淀,这里有着当下都市人求之而不得的一种优雅情调,渐渐成为这座城市的又一处文化地标。
2011年,依托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文学院,南大黑匣子剧场得以建立,这是中国高校第一剧场和国内剧坛最具活力的剧场之一,也是南京文青向往的戏剧文化高地。
百姓编、百姓演、百姓看、百姓乐,迈皋桥街道山水园社区小剧场,则在居民家门口搭起了戏台,唱起了曲……
图片来源:栖霞视点
“结合南京‘11+1’区小剧场的特色,各区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品牌。”南京市演艺集团负责人介绍说,比如:
秦淮区的“非遗小剧场”依托辖区内南京白局、秦淮灯彩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沉浸式演出促进文旅融合;栖霞区发挥校地融合优势,让富有青春气息的戏剧文化空间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近戏剧、爱上戏剧;浦口区以书法文化为主题规划建设“墨剧场”,将书法元素融入演出空间设计,推动书法与戏剧跨界融合;溧水区用好用活新四军旧址等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李巷小剧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创排史诗剧《红色李巷》、锡剧《军民情深》等特色剧目,把红色故事搬上舞台,让革命传统教育更加鲜活生动。
不同的小剧场满足了不同群众的文化需求。作为南京现有107个小剧场大家庭的代表,有多个小剧场成员被打造建设为“金陵小剧场”样板基地,并一起亮相于日前正式开幕的“金陵小剧场”展示季,展示着当下南京小剧场建设的丰富性和多样化,彰显南京小剧场的原创力、传统性和现代性。
激活文化空间
让小剧场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整个城市就像一座大大的剧场,街头巷尾发生的每一件有趣的事,都是这个剧场上演的内容,我们既是观众也是表演者。这一切丰富了生活,成就了对一座城市的记忆。”这是一位网友对南京小剧场氛围的印象。众多小剧场积聚起的声浪和光影,以及以此为代表的公共文化艺术空间的建设和兴起,正在为南京打出一张特别的城市名片。
事实上,不管是老厂房,还是老戏台,不管是繁华城市,还是阡陌乡间,南京小剧场都在群众日常生活旁边,其要点就在于科学利用了城市空间。
兰苑剧场,位于朝天宫原江宁府学旧址,院子古色古香,让人一下子从现代穿越到古代,随着夜晚来临,昆笛响起,幕布拉开,外面的喧嚣就此被隔绝开来。
山水园社区小剧场,充分利用社区闲置空间,位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楼,从2016年开始启用,主要供山水园社区戏友扬剧团每周三、周四、周五下午常态化演出,以及社区其他文化艺术活动开展使用。
秦淮河畔的文博场馆、园林景点、历史街区、河厅河房、公共空间等近30处载体被重新拓展,打造成小剧场群。
助力精品创作
10部原创孵化小剧场剧目竞演
据南京市演艺集团负责人介绍为了满足群众多样化的观演需求南京小剧场打造了一批“叫好又叫座”的原创精品剧目。国民小剧场聚焦街巷文化,将城市系列舞台剧《丹凤街》《长江路》《珠江路》创作纳入“长江路文化旅游集聚区”文化建设重点项目。大华大戏院·群剧场邀请青年编剧李卓群担任艺术总监打造京剧《鉴证》,自2020年首演以来获得观众和市场的高度认可,并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京剧《鉴证》。图片来源:花影重门
作为江苏省剧本创作孵化中心的孵化项目之一,2021紫金文化艺术节新设了小剧场板块,将通过“紫金艺术节小剧场单元”推出越剧《金粉世家》、话剧《生活在天上》、音乐剧《李叔同》、儿童剧《我的朋友叫墨菲》等10部原创孵化小剧场剧目。据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院长陈捷,从最初征集到前期遴选,经过专家评选,30部剧目中的10个将先期实现从文本到舞台的转化,届时,将在紫麓剧院、青春剧场等小剧场进行演出。
不久前,这些剧目在南京艺术学院进行了内部表演,即从每个剧目中选取一个段落进行表演,时长15-20分钟。这10个剧目不但题材多样,在表现风格上也是传统与实验兼顾,既有与传统戏曲息息相关的越剧《金粉世家》、表现亲人情感的话剧《老人与海》,也有红色题材话剧《我的父亲瞿秋白》和《似是故人来》,还有颇具实验性的音乐话剧《李叔同》等。其中,话剧《生活在天上》改编自著名作家毕飞宇的两部小说《生活在天上》和《彩虹》,聚焦都市空巢老人的情感世界;话剧《老人与海》则来自演员的亲身经历,和剧中情节一样,他目睹父亲患了渐冻症后在生活中面临着诸多困难。
10个剧目都由青年写、青年编、青年演,据陈捷介绍,他们还通过现场授课、构思分享、学员分组和导师指导等环节综合提升剧目创作质量。而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为纪念鲁迅《故乡》发表100周年,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的原创剧目《故乡》刚刚完成连续三天的表演。作为一部不断“生长”的作品,该剧从2019年12月31日南京大学恩玲剧场的首演版本,到2021年6月阿那亚戏剧节的版本、7月苏州湾大剧院的版本,不仅舞台形式和表演风格完全不同,而且经历了从悲剧到喜剧的重大转变。
《故乡》演出照。图片来源:南大黑匣子
这边,大家还沉浸在《故乡》的后劲中,其原创剧目《世外》又将在南大上演:往日的乡村变成一个豪华别墅小区,城里人带着世外桃源的梦,纷纷来到这里。然而别墅里的园丁、保安、保姆们却是这片土地过去的主人。在房子主人不在时,他们便成为别墅的“实际使用者”。《世外》用幽默的对话与充满象征意义的反讽,展现了时代洪流下既被成就也被碾压的人生图景。
培育戏剧观众
“金陵小剧场”“梅花戏剧角”
营造浓浓文艺氛围
随着11月11日“金陵小剧场”平台的上线,小剧场和人们离得更近了。
“金陵小剧场”收集整理了全市超100家的小剧场资源,并整合成为“金陵小剧场地图”,观众可随意切换到南京各区,了解该区域内的小剧场的分布情况,查阅最感兴趣的小剧场相关信息。点击进入“金陵小剧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2021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首部竞演剧目是南京市越剧团打造的越剧《金粉世家》。作为一部小剧场戏剧,越剧《金粉世家》将在剧场中打造一场赏心悦目的沉浸式戏剧体验。观众除了坐在台下欣赏,也可以成为剧中人。
在南京,与戏剧亲密接触的机会有很多。以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竞演在宁举办为契机,这座城市在奇点书集、江宁织造府等文化场馆打造了“梅花戏剧角”,为戏剧爱好者提供展演空间和出彩机会,培育促进小剧场繁荣发展的群众基础。位于奇点书集的“梅花戏剧角”通过组织多场公益活动,面向少年儿童普及戏曲艺术;推出“在梅边”戏曲名家表演工作坊,邀请多位梅花奖得主,与观众近距离对话交流,每场活动都反响热烈。
江宁织造博物馆。诸少东 摄
11月1日,南京成贤街小学四楼阶梯教室里,南京市京剧团2021年“戏曲进校园”成贤街小学公益专场受到孩子们欢迎。《三岔口》《天女散花》等精彩表演以及红色经典剧目《红灯记》的生动讲解,给孩子们带去一场魅力无穷的戏曲盛宴。
《天女散花》经典片段在南京市成贤街小学演绎。图片来源:南京市成贤街小学订阅号
此外,南京还有长江路小剧场话剧节、江宁喜剧节、六合扬剧节、江北青年戏剧节等各具特色的品牌活动,并且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戏曲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营造“天天有演出、月月有活动”的戏剧氛围,让更多观众走近戏剧,爱上戏剧。
换个角度来看南京,这座世界“文学之都”,小剧场无疑是一个充满青春气息和文艺气质的窗口,“金陵小剧场”展示季则是一次,“最文艺”的集中展示和交流。
顾树荣 摄
小剧场让历史与现实、空间与想象、城市与个体的完美互动成为可能,普通百姓正是通过身边的一座座建筑、一个个小剧场,连点成线,连线成面,最终连面成体,构筑起他们对这座城市的记忆。
让更多观众,走近戏剧、爱上戏剧,在南京的小剧场,感受文学之都的文艺范儿。
来源 : 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