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啦!青瓷羊在这里。”“这个驮着包袱的是灰陶马!”十几个五六岁的孩子在南京博物院内“寻宝”生肖文物。他们参加的是南京博物院设计的少儿夏令营——文物里生肖动物的故事派对,在这个幼小衔接的研学课程中,不仅体验生肖剪纸和皮影戏,还会自主编排演绎生肖故事。
施以“量身定做”的课程内容、沉浸体验的教学形式,让文化艺术殿堂有“趣”有“识”,江苏博物馆正在用“游学并重”的研学敲开文旅融合的大门,赋能旅游发展,彰显文化魅力。
善“研”:丰富课表焕发新活力
今年暑期,“昆虫营”“恐龙营”“天文营”等组成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丰富的研学“课表”。昆虫的身体结构与人有什么不同?剑龙的“剑”能用来打架吗?孩子们怀揣着奇思妙想来到博物馆,收获满满的科学知识后“下学”。
“馆内研学活动主要分为三类。”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运营部主任王森介绍,“第一类是馆内常设活动,比如玩转博物馆,包含专业讲解、观看3D电影和化石修复;第二类是根据博物馆特色,开发与自然学科相关的课程,时长3个小时左右;第三类是营地活动,通常在暑期开展,3-4天,‘昆虫营’‘恐龙营’就是其中的课程。”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内研学课程主要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办公室主任王冠群告诉记者,馆内课程专业性较强,有一定的稀缺性,经常一上线就被一抢而空。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安排课余生活,家庭对于传统学科教育外的研学需求迅速增加。江南时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共举办社教活动162次,近三千人次参与,其中,未成年人占比超过五成。
围绕“煮海为盐”主题,南通博物苑自2016年起开展亲子研学活动,家长和孩子一同到古盐场,通过亲手制盐、晒盐,品尝海盐,探秘盐的世界;苏州博物馆蚕桑之旅主题研学游带孩子们认识丝织类藏品、采收蚕茧、制作蚕茧手作,了解苏作工艺的悠久历史与精湛技艺;在江宁织造博物馆“跟着名著学语文——寻找地铁里的《红楼梦》”活动中,孩子们一起寻访南京地铁中的《红楼梦》元素,了解江宁织造与《红楼梦》的历史文化渊源,结合地铁壁画从文学、美学等多角度探讨、解读《红楼梦》原著中的经典篇章和重点人物……涵盖社会历史、自然科学、民俗技艺等内容,“双减”后的第一个暑假,江苏的博物馆找准自身特色与定位,正在积极探索更加科学、丰富、个性化的研学模式。
会“学”:馆校合作激活新引擎
“我选择的城市榨菜特别有名。”“我的城市里有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7月14日下午,南京博物院三楼会议室里,一群孩子正在兴致勃勃地猜谜。
今年暑期,南京市民陈婧婧为11岁的儿子王浩成报名参加南京博物院为期4天的探索长江文明之文史篇夏令营。“这两年因为疫情,我们都在南京市内选择一些研学项目。”从2018年开始,陈婧婧每年暑期都会给儿子报名参加不同的研学活动,“博物馆的研学课程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不受天气影响。报名之前,我也了解了课程内容,既有长江文明史知识,还有辩论赛这种互动交流过程,设计很科学。”
课程由南博志愿者邓敏玉、王汇源和南京博物院社教专员刘香一起带教。“2018年,我开始和邓敏玉一起策划研学夏令营。”王汇源在一家文化创意公司工作,“辩论赛和历史剧是我们课程设置的特色,又有趣味性还有参与感,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参加课程的10岁的陈欣媛最喜欢的环节就是历史剧:“我们在排演的是‘擂鼓战金山’,我在剧里扮演韩世忠部将呼延通,他可是能生擒金国猛将的厉害人物。”
除了博物馆社教专员和志愿者的协同效应,学校和博物馆的合作、不同博物馆间的联动也催生出更多的优秀案例。
今年5月,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与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开展了《园林·昆韵》主题音乐课,这是双方共同打造的“馆校合作”教育项目《江南·园林》美学系列课程的一部分。
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打造的传统工艺美术课程——织染“绘”江南主题营,与南京云锦博物馆、江南丝绸博物馆等联动,包含了展厅导学、工艺体验、实践考察等内容,参与课程的学员们每天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沉浸式的探究性学习。
“我们整合了其他两家博物馆的资源,通过‘大馆’带‘小馆’,来把研学课程实施得更好。”南京博物院研究员、南京博物院社会服务部副主任陈刚说。
为进一步加强博物馆社教专员与教师的交流合作,南京博物院开展的“种子教师培训计划”以“一对多”的形式培训中小学教师,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博物馆展览及相关文物内涵,共同发掘教学资源,策划教育活动。南京博物院社会服务部副主任高梦琛介绍,截至目前,南京博物院线下培训教师已超过2000人次。
乐“游”:沉浸体验增添新动能
博物馆怎样才能承担起研学的任务,接纳更多的中小学生到目的地?
教育部等11部门于2016年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
“研学游不能脱离学校教育,但也不仅仅是把课堂搬到校外,它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带着课本去旅行》一书作者、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研学实践项目组成员晓晴认为,博物馆研学游产品应该符合中小学生各个成长阶段对知识的需求特点,把教材中的知识在博物馆中放大呈现。
加强研学旅行与学科课程的衔接,南京博物院先行一步。南京博物院联合教育专家和大运河沿线33家博物馆共同编写面向中小学生的大运河文化读本《大运河的故事》。该读本对标历史、地理、自然科学、语文等学科,以大运河示范段江苏段为重点,为9-14岁的学生展现大运河沿线民族文化基因的传承。
区别于单纯的参观游览,研学旅行不仅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也要强调参与感和体验度。“博物馆研学游既要有研究性的学习内容,也要有沉浸式的体验项目。”晓晴认为。
江苏博物馆在展陈更新和互动体验上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研学旅行和各具特色的展览语言和空间环境碰撞,产生更多的“化学反应”。
2020年,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进行了近1年的改造,重新开放的“升级版”增加了更多可触可感的环节:通过3D投影,观众可以“认养”寒武纪生物;在达尔文实验站,观众还能亲自动手从岩石中清理出化石。
前不久迎来一周岁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自开馆以来人气一直居高不下,沉浸式的游览环境让运河两岸文化、文物“活”了起来。在“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展,观众可以置身数百年前的大运河客船之上,一路从苏州府到北京城;位于地下一层的“运河迷踪”展则专为青少年打造,在这个融合古风和二次元风格的空间里,青少年可以通过密室逃脱游戏,了解运河水工科技,领略运河沿岸风物。
从殿堂到学堂,履行公众教育职能是博物馆的义务和责任,开发高质量、专业化、有深度的研学旅行产品是题中应有之义。
将研学旅行时间轴、空间轴进一步拉大,今年暑期,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与苏州博物馆、吴文化博物馆推出“双城记”研学项目。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告诉记者,从展厅内的单一空间转向更多遗产的空间、城市的空间,“双城记”将更多文化产品组合输出,促进运河城市文旅融合加速发展,推动文旅价值增幅。
来源:江南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