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部分河道水质不稳定,有返黑返臭现象,问题出现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市政管网覆盖不到位,部分水污染隐患难以排除,有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提升水环境质量,我市接下来还有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
5月24日,南京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举行,会议听取和审议南京市政府关于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并以联组会议形式对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进行专题询问。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列席的市人大代表与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围绕水污染防治的热点、难点一问一答双方,深入互动。
交汇点记者了解到,经过两年的努力,南京建成区已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去年南京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综合考核结果位列全省第一。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包洪新给出了一组非常有说服力的数据:2018年,南京22个省考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7条省控入江支流中,6条达到省定要求;今年一季度,全市7个主要入江断面已全部消除劣Ⅴ类。”
尽管成水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龙翔指出,在前期几轮水污染防治执法检查中,发现了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滞后、部分两区交界处的河水严重黑臭,整治效果不佳,返黑返臭等污染问题。
专题询问中,列席的市人大代表从蓉犀利发问:“制约我市解决黑臭水体问题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南京市水务局局长张孝科坦诚回应,虽然目前南京已经基本消除明显黑、臭的河道,但返黑返臭的现象确实存在,特别是雨水季节表现较为明显。他指出,河道返黑返臭的根源依然是污水下河,原因主要是污水收集、输送、处理能力不足等。如何破解“治反复”,他表示,下一步将严格按照规划规定任务,通过主次干管网全覆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等措施,实现水清岸绿常态化。
根治黑臭水体,雨污分流工程建设是破解之策。“南京雨污分流工程进展如何,实际效果如何?”南京市常委会委员姚正陆发问。
针对这一问题,南京市建委主任黄辉介绍,根据《南京市雨污分流攻坚计划(2017-2019)》,全市划有8000多个雨污分流片区,目前已经完成7500个,现在进入了攻坚阶段,争取今年底完成近500个片区雨污分流建设。从南京废水处理、河道水质、排水等改善情况来看,雨污分流工程确实有明显作用。
“水的问题,看似在水上,根源还在岸上。市政府在实施情况的报告中提出水污染防治设施有比较大的欠缺,然而我们已经工程,例如雨污分流建设管网高标不一,错接、漏接等问题比较突出。”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克勤通过一组数据提问:2012年以来,市区两级财政在水污染管理、治理方面投入的资金是217亿元,项目资金占一半预算收入比重逐年增高,年均增长34%。资金投入多少、项目做了多少,水的问题反复治、治反复。“财政资金的投入的绩效、财政资金如何监管、资金使用部门对项目是如何管理评价的?”
面对这一问题,黄辉直言“非常尖锐”。她表示,近几年政府加大水污染防治以后,在水的项目上的投入比例非常大。雨污分流工程通过加强财政资金计划管理,确保科学合理规划财政使用和项目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成严格的项目立项、审查机制等,保证项目资金与计划同步、达成预期效果。从几个阶段的工作来看,的确存在施工过程管控不到位情况,正在通过“回头看”积极补救,并对工程质量和效益综合评估,完善工作方案,通过科学性规划设计和工程质量管控,把每一分资金切实使用好。
龙翔表示,对于一些长期问题、顽固问题,要透过现象本质,把问题成因排查清楚、分析透彻,并且举一反三、以点带面,以完善体制的角度推动水污染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交汇点记者 胡兰兰/文 朱占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