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凌晨1点,室外气温2摄氏度。
大风伴随降温降雨,让疫情笼罩的城市更加寒冷。人们都已沉睡,但这个城市中,还有很多人不能睡。
南京莫愁湖街道文体社区昏暗的路灯下,一个个戴着红袖章的身影虽然模模糊糊,却让人深感踏实。
48小时前,南京发布通告:全面实施小区封闭式管理。最严管控下,800多万南京人生活的小区,都要严格管理门禁,这对有物业的小区来说还能稳妥执行,但很多老旧无物业小区,谁来当这个守门的“健康卫士”?
“高主任,我报名!”
“我也参加,夜里可以值班!”
“自己的门,我们自己守!”
有3400多户、9000多居民的文体社区内一共有5个小区,都是无物业老旧小区。社区主任高李秀正在为辖区内这么多楼栋和单元门的值守发愁,很多居民和党员志愿者已经报名参加。
60多岁的陈心和、张志荣、卞巧云最先入选排班。
“他们都是‘年轻点的志愿者’,还有70多岁的排在白天值班。”高李秀告诉记者,由于是老旧小区,很多居民楼一栋就有一个出入口,甚至一个单元就有一个出入口。为了出行方便,以前很多居民都把门口的铁栅栏私自破开,这几天社区已经组织人紧急焊接起来。
留下的5个出入口,实行四班倒。
上半夜,18:00-24:00,由居民和党员志愿者值守,就是陈心和他们这群60多岁的“年轻志愿者”。
下半夜24:00-7:00,比较辛苦,由社区工作人员把守。
白班7个小时全部由建邺区机关工作人员来换班。
早上7:00-9:00和中午12:00-2:00就餐时间,由社区年纪较大的党员和居民临时值班。
文体社区原称南湖新村,这里是南京最早的大型成片社区。经过40年的变迁,老旧小区无物业管理,已经成为居民们的心病。
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打乱了人们的生活。小区封闭式管理的通知一下来,高李秀就和大家商量,组建党员和居民志愿值守队,轮流严守。进出人员,一律测量体温。
2月4日第一个值夜,由于没有来得及准备,大家摆了一张小椅子,手持一个体温枪就上岗了。2月5日,很多居民捐出了家里的油布、遮阳伞、军大衣和取暖器,大家咬牙又撑过一夜。
“今晚的物资保障,我们正在加紧筹集。目前正在协调路边收费亭,把临时性的岗亭移过来,值夜的人就可以挡风避雨了。
除了值夜,社区13名工作人员还有很多日常事务要处理。“我们社区只有3名男同志,除了夜间值班,还有白天巡查,居民正常诉求要处置。9名居家观察的居民要安排送物资、收垃圾。还有一位社工专门负责采集各种信息,填报各种表格。”
高李秀说,这几天所有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真的是夜以继日地工作。好在居民们越来越理解和配合封闭式管理,还有志愿者加入进来,帮忙拉横幅、贴传单、带着流动小喇叭巡逻,“希望疫情早点过去,大家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交汇点记者 唐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