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疫情防控是一场“大考”,“考题”又在不断变化。近期,复工复产按下“启动键”,城市开始恢复生机,然而人员流动增多带来的潜在风险也在增加。复工“关键期”如何确保防控安全有序,2月24日,南京江北中央商务区开始上线一款基于3D打印技术的“疫防测控方舱”,可在几秒内进行人脸识别、测量并跟踪个人体温变化,并利用超声波进行“冲淋消毒”,为大批员工返岗铸起一面安全“防护盾”。据悉,该项目将率先在江北建设工地、商务写字楼等地应用。
“这是一套可用于大众公共卫生的防疫、测控与净化的成套设备,用工少、建造时间极短是设备最大亮点。”产品研发负责人李进介绍,由于采用3D打印技术,“防疫测控方舱”的建造非常方便,4~6小时即可建出,且对建造场地的要求不高,无需深挖地基、铺装改造,通过模块化快速建造。此外,该项目还具有“大数据”记录和实时分析的功能,不仅可以快速测量进场人员体温,还可以实现“体温实名制”——跟踪和分析相关人员的体温变化,对体温有增高趋势的人群,进行重点关注。项目负责人表示,如果接入疾控中心的相关数据,该系统从技术上可实现对从“高风险”区域流入的人员进行提示和密切关注。
疫情总会过去,但“疫防测控方舱”还可以在日常消毒除菌方面持续发挥作用。据悉,该设备利用超声波等技术,可在几秒内对人衣物上附着的“活性细菌”进行冲洗,再通过气体装置收集过滤后排放到大气,做无害化处理。
交汇点记者 王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