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以来,南京市江宁区、徐州市铜山区等地,以及宜兴环科园、无锡软件园等园区,相继举办免费“暑托班”,为职工解决假期孩子托管难题,受到了舆论好评和年轻父母的欢迎。
“放下工作养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每当寒暑假来临,不少年轻父母因忙于工作,无暇看护孩子。尽管一些有条件的企业、单位关注到这方面问题,提供暑期子女照顾的便利措施,但是辅助作用、受益人数也有限。我省不少地方通过“暑托班”来解决年轻父母带孩子的后顾之忧,用显微镜体察民生细节,主动发现、解决群众身边烦心事、揪心事,折射出民生服务“颗粒度”的细化。
“颗粒度”原为胶片成像术语。感光度相同的底片,颗粒度越细,图像的清晰度就越高。在实际工作中,“颗粒度”越细,表明细节越详尽,越有助于问题解决。微粒社会下,社会数字化程度前所未有地加深,个体间细微的差异被更深度地解析。如何让每一个“微粒人”通过“颗粒度”民生服务,收获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考验着广大党员干部的智慧和担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们在解决民生问题前,应多确立“颗粒度”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善于从多角度、多层次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做到精准把握、深入剖析。从广大群众、企业最需要的地方入手,把民生大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精准回应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在这方面,我省一些地方作了很好的探索。比如,把每年的各大类民生实事项目细化成具体的“微幸福”民生工程,一些脏乱的“夹花地带”翻新成为农趣园,荒芜的桥下空间被盘活成为运动空间,居住多年的“老破小”历经改造焕发新生机。
依照“颗粒度”细化原理,我们在提供民生服务时,除了满足群体需求,还要注重满足高度差异化的个体需求,尤其在医疗健康、教育、交通出行、社会保障等公共领域,提供多样性、层次性、针对性的服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策”,力求让每一位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最近,一些地方推出的增加“小修小补”摊点、设立“买不到柜台”、发布“露营亲水地图”、开放防空洞纳凉等,都是细化民生服务“颗粒度”的体现。
事不避难者进,志不求易者成。细化民生服务“颗粒度”,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责任。党员干部要敢于破除固化思维和路径依赖,时刻用最高标准,对问题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和拆分,压实责任“颗粒度”。要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对民生服务工作分工明确,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制订严格的管理措施,奖罚分明、防微杜渐,倒逼民生服务不断细化“颗粒度”。
(孟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