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国与广大国家不断深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断拓展合作领域,谱写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华丽篇章。共建“一带一路”的每一个国家都是平等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民心相通”已成为最突出的成果,也成为“一带一路”合作行稳致远的“压舱石”。
古丝绸之路的开拓,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满载善意的驼队和满载友谊的宝船。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传承着古丝绸之路和平合作的基因,并在实践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老挝中老友好农冰村小学教学楼校长将学校师生写给习近平主席的信和赠送给习近平主席的画册《我们的丝路故事》一起交给中方工作人员。58幅精挑细选的学生画作,讲述了共建“一带一路”给学校、家乡和地区带来的变化。习近平主席在给该校全体师生的回信中表示:“欢迎你们早日乘上中老铁路列车来到北京。”如今,中老铁路上列车飞驰,坐着火车来中国已不再是梦想。
电视剧《山海情》里,福建专家手把手教会宁夏农民种植菌草的故事感动了无数的中国人,而相同的一幕也在非洲上演。莱索托的西奥艾赫拉是两个女孩的母亲,还有老父亲需要赡养。微薄的工资收入远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正在无助之时,她参加了中国援莱索托菌草技术合作项目。她说:“在中国专家耐心细致的指导下,经过4年的菌草菇种植,我的收入大大提高,生活有了保障。” 如今,中国的菌草技术已在100多个国家推广,帮助无数的贫困家庭摆脱贫困,走上致富的道路。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鲁斯兰现在是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的全球新闻官,主要负责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工作,对接和服务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他当年在海南大学留学时,就无偿捐献稀有血型Rh阴性血救助中国病患,十多年来从未间断,迄今已献血近10000毫升,被誉为 “中哈友谊的使者”。鲁斯兰说:“我献血这个事情,主要是想做一个好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想帮助更多人。”如今,“一带一路”上的各国人民更加便利地往来、交流,互帮互助,已成为新时代一道最美的风景线。
十年来, “一带一路”讲述了无数民心相通的故事,它们也成为“一带一路”合作坚实的民意基础,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最好的诠释。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沿线国家共同发展,让民众过上好日子是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心。”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目标,聚焦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实实在在惠及共建国家人民。展望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将始终致力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造福共建国家人民。
胡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