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发现”号下潜10次获得200多种海洋生物样品
2019/06/07 15:52  新华社  

  新华社“科学”号6月6日电(记者张旭东)中国科考船“科学”号正在对马里亚纳海沟南侧系列海山进行调查,船上搭载的“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6日完成了本航次第10次下潜作业,10次下潜共采集到海洋生物样品200多种。

  “科学”号正在执行的是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西太平洋典型海山生态系统科学调查”航次任务。航次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徐奎栋介绍,本航次“发现”号的作业效率非常高,目前已下潜10次,获得了非常丰富的样品,包括50多块岩石样品及200多种海洋生物样品,如珊瑚、海绵、海百合、非常罕见的海蛞蝓(俗称海兔)、身体透明的海鞘和半透明的深海扇贝等。

  

  “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采集到的两只海兔(5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旭东 摄

  “获得的样品对研究海山的生物多样性和连通性,以及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徐奎栋说。

  另外,本航次的调查海域在热带西太平洋,是典型的寡营养海域,海底生物应该非常稀少。但在海山迎流面的一些巨大岩石上,科考队员通过“发现”号回传的高清视频看到了色彩斑斓的珊瑚林,柱星螅等在其中集聚生长,海百合、蛇尾、铠甲虾等附着其上,鱼类游弋其中,形成壮美的“海底花园”。

  “科学”号于5月18日从青岛起航执行本航次任务,计划6月23日返回厦门。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